李淳風這話倒也不是刻意拍李承乾馬屁,畢竟李承乾的聰明機智那是大唐人盡皆知的事。

不過李世民聽了這話依然欣喜,畢竟無論李承乾多牛逼,那都是他兒子,看見他就得喊一聲爹。

“哼...”李世民凡爾賽道:“身為太子,整日不務正業,就知道研究這些稀奇古怪的東西。”

“陛下,您這話可是有失偏頗了。”李淳風上前辯解道:“太子殿隨口吟誦便是千古絕句,在農業,政治,經濟,軍事上的建樹,堪稱前無古人,您怎麼可以說太子殿下是不務正業。”

“大唐有您這樣的帝王,有太子殿下這樣的儲君,那是大唐的萬幸。”

“大傢伙私下都議論,說太子殿下是最像您的,最有您年輕時的風範。”

李淳風前面的話令李世民有幾分不悅,但後面的話卻讓他欣喜萬分。

別說,這話就是比魏徵那些諫言聽著令人舒服。

“好了...”李世民擺了擺手,“旁的事我們稍後再敘,你先跟朕說說,這青火彩票博得頭獎的機率是多少。”

李淳風急忙回應道:“根據微臣的計算,這四十九個木球有五百多萬種排列方式,也就是博得頭獎的機率是五百萬之一。”

此話一出,李世民甚為震驚,“如...如此之低的機會?五百萬次才有可能中一次頭獎?”

“怪不得承乾如此有恃無恐,原來他早就算好了。”

李世民沒想到,這小小的四十九顆木球,竟然有這麼多種編號排列組合的順序。

不過他的堅信是對的,李承乾萬不會幹賠本的買賣。

緊接著,李世民著人去請李承乾,想要印證此事。

李世民不由一笑,“快快將承乾叫進來,朕倒是問問他,這遊戲他究竟是怎麼想出來的。”

不多時,李承乾被請到了甘露殿。

“父皇。”

李承乾進殿,看到李世民微微揖禮。

他望著散落在殿內滿地的稿紙,與一旁站著的李淳風眉頭微微蹙起。

搞不懂李世民又在搞什麼名堂。

李世民欣喜道:“承乾,你來的正好,淳風昨日在甘露殿中算了一夜,終於算出你這青火彩票博得頭獎的機率了。”

李承乾愣了一下,他終於明白了,滿臉黑線。

這李世民與李淳風兩人是有多無聊,想知道機率直接問不就好了嗎?硬生生的算了一夜,也是人才。

李淳風興奮的上前道:“太子殿下,這青火彩票的排列方式是不是有五百三十六萬九千八百二十種。”

話落。

他一臉期待的看著李承乾,眼中滿是期許。

李承乾淡淡的搖了搖頭,“不是。”

李世民:???

李淳風:???

陳琳:???

合著這這一宿李淳風是白忙活,算來算去,算出的結果也不對。

“這...”李淳風跑到案牘前,拿出自己計算出的結果,喃喃道:“怎麼會?怎麼會不對呢?我明明已經驗算過了,這四十九個球的排列組合就是五百多萬種呀。”

李世民疑惑的看向李承乾,問道:“承乾,那你說說,有多少種排列組合?”

“有一千七百七十二萬一千零八十八種排列組合。”

幾人一聽,好傢伙,這還真是差到姥姥家去了。

這若不是李承乾親口說出來,他們萬萬不會相信李淳風竟然錯的如此離譜。

不是他們對李淳風太過信任,只是這大唐若是連他都無法計算出來,那還真是沒有人能算的出來。

畢竟李淳風是大唐數學領悟天花板的人物。

“陛下,太子殿下,不知道你們可否給微臣一個機會,讓微臣再算一次。”

雖然已經知道答案,但李淳風依舊不死心,這題他若是解不出來,他是不會善罷甘休的。

畢竟,若是沒有這點執著的勁頭,李淳風也能不成為數學領域的專家。

李承乾與李世民相互望了一眼,點了點頭,表示默許。

李淳風這股執著勁令兩人敬佩。

他在外殿繼續算著四十九顆木球的排列組合方式。

李承乾與李世民兩人移步到了內殿。

入了內殿,兩人分坐,一旁的侍女端上茶。

李世民端起茶,啖了一口,輕聲道:“承乾,還沒吃飯吧,與朕在這甘露殿內共用早膳吧,朕也許久沒有與你一起用膳了。”

李承乾揖禮道:“全憑父皇安排。”

緊接著,李世民轉頭望向老宦官陳琳,“今日這早膳朕就在這裡與承乾一同吃了。”

陳琳應聲道:“是陛下,卑職這就下去準備。”

話落,他便轉身出了內殿。

“怎麼?青火商行遇到難處了?”

李世民抬起頭望向依舊風輕雲淡的李承乾。

他看著李承乾這副模樣,有時候也很困惑,好像李承乾從來不知道什麼叫犯難,什麼叫困難。

無論何時,何地,何事,總是冷靜的可怕。

“還好,不過是青火商行的資金週轉暫時出現了問題,不過很快就會過去,如今青火商行已經打通了吐谷渾都護府和吐蕃都護府的商路,兩地的青火商行分號也在緊鑼密鼓的籌備中,用不了多久便會盈利。”

李承乾淡漠如煙的說著,瑣碎銀兩並不能令他感受的危機。

“商路打通了?”李世民驚歎道。

兩地都護府剛剛建立沒多久,許多政務還在處理中,沒想到李承乾已經將商路開通好了。

論起商業遠見,這大唐境內還真是無人可與李承乾匹敵。

青火商行所售商品,大多都是獨家壟斷,沒有競爭對手。

空白市場對於青火商行那就是一塊巨大的肥肉。

旁的不說,單單是細鹽,紙張,玻璃製品這三類商品,便會令李承乾賺的盆滿缽滿。

李承乾點了點頭,“吐谷渾與吐蕃都護府建立後,兩地軍事主要任務便是掃清各自領地內不聽調令的小部落與各地土匪,流寇等。”

“大局定後,內部環境是重中之重的大事,只有保證兩地內部的穩定,才能穩穩的發展。”

“如今的大唐,雖然像一頭巨龍,盤踞一方,但我們依然不可掉以輕心,沒有穩定的內部環境,便無法應對可能出現的突發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