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師莫急...”李世民揮了揮手,示意他坐下說話。

李靖剛坐下,李世民的話便跟了上來,“這軍事學院院長的職位,不是還有朕呢嗎?”

聞言,李靖騰的一下從蒲團上站了起來,他沒想到李世民竟然在這等著他呢。

李靖急忙道:“陛下,您是大唐皇帝,九五之尊,怎可輕易擔任這軍事學院院長的職務,這點小事,怎可輕易驚動您的大駕。”

“無妨...”李世民若無其事的擺了擺手,“這白鹿書院院長的職務朕都當得,這軍事學院院長的職務朕怎麼就當不得?”

“況且,朕不是怕你政務繁忙,無心操勞此事嗎?朕這也是心疼你。”

“這...”

李靖被李世民這話懟的啞口無言,十分鬱悶。

他心道:你特麼這哪裡是心疼我,這不是扯犢子嗎?

哪有皇帝左一個院長掛職,右一個院長掛職的。

李承乾上前插話道:“父皇,你們不必因這事而煩心,依兒臣之見,父皇掛職軍事學院院長一職,李靖將軍任副院長,為軍事學院實際掌控者,總領軍事學院所有事物。”

他看的出來,李世民對軍事學院院長一職垂涎已久。

今日若是不答應他,恐怕他不會善罷甘休。

再者說,李承乾平日裡也沒少坑這便宜爹,關鍵時刻還是要給他幾分薄面的。

而且李靖這軍事學校副院長的職位也不差啥,畢竟他是實際掌權者。

“好,那就依殿下所言。”

李世民還沒有回應,李靖倒是迫不及待的應了下來。

相對於虛名來說,李靖更在意的是軍事學院本身,他聽聞李承乾手中有幾本古兵法,會在軍事學院招收學子的時候拿出來當做鎮院之寶。

這幾本古兵法是李靖最看重的東西,他對兵法的研究已經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

既然李靖應允下來,李世民當然也沒有了其他意見。

這件事也就算敲定了。

李世民看向李承乾繼續道:“承乾,對於武考的考試科目你有沒有什麼想法。”

李承乾淡聲道:“此事還是由父皇定奪吧。”

他看著李世民這副模樣,分明就是朕早就有了想法的樣子。

其實在大唐,武舉考試雖然辦的十分火熱,但與科舉考試來說,地位是十分尷尬的。

其一:武考沒有設定常科,並不像科舉考試那樣常態化,考試的時候都是皇帝臨時下旨,作為臨時增設的制科來進行的,臨時下旨,這會使得許多人都來不及參加,以至於發展成,有人無科,有科無人的現象。

其二:武考考試的難度十分大,錄取的人數極少,這使得很多人棄武從文,都去走文官科舉之路。

其三:後期大唐慢慢發展成了重文輕武,武將提升空間變越愈發狹小,武舉考試也沒有了出路,這使得武考變的形同虛設,儘管中了武舉,還是要透過戰爭才有晉升的希望。

李承乾就是為了杜絕這種現象的發生,才會打算重開武舉,建立軍事學院。

將武考作為常科。

重文輕武,重武輕文,都不利於大唐的發展。

只有兼顧文武,才能使大唐發展的更加平衡。

李承乾一直信奉的一句話,槍桿子裡出政權,你沒有強大的軍事力量談什麼發展?

你發展的再好,國家再富有,那也不過是別人嘴邊的一塊肥肉罷了。

看似強盛,但脆弱的不堪一擊。

李世民起身,踱步於殿中,“好,那依朕來看,便開設四個科目,第一科:騎射,第二科:騎槍,第三科:力量,第四:才貌。”

“這四科決出一百人進行第二場科目:軍事策略演練,軍事策略演練決出前十名。”

“軍事策略演練前十名進行第三次科目:金殿比武,金殿比武決出前三名。”

“如此一來,簡單明瞭。”

李世民娓娓道來,顯然早已做好了功課。

聽到【才貌】兩字,李承乾眉頭緊蹙,他還真是將這件事給忘了。

在這個時期,才貌確實是武舉考試的一個科目,才貌雙全是標準之一。

沒想到古人也是外貌協會。

那時候選武將,講究的是人高馬大,儀表堂堂,在兩軍交戰時對敵軍有一定的威懾力。

其實也不是長相多麼帥氣,只要是沒有太大缺陷的都能過關,但身高卻是硬性要求。

身高最低要求是六尺,也就是說,達不到六尺你連參加武考的資格都沒有。

六尺多高,那可是1.86米,這個要求不知道將多少人拒之門外。

李承乾上前輕聲道:“父皇,您說的其他幾項,兒臣倒是沒有異議,但這才貌一項,兒臣建議還是取消吧。”

此話一出,殿中眾位國公皆是楞了一下,疑惑的望向李承乾。

他們沒想到,李承乾竟然會針對這項。

“怎麼?”李世民眉頭皺起,望向李承乾,“你對這項有什麼不同的想法?”

李承乾諫言道:“兒臣以為,武考選拔,斷不可以貌取人,我們為大唐選拔的是軍事領域的頂尖人才,而不是選美作秀,才貌固然重要,但並不是必要條件。”

“笑話...”李世民大手一揮,正色道:“選拔武將,講究的便是身材偉岸,人高馬大,在敵軍陣前一站,得有氣勢,雄赳赳,氣昂昂,具有極大的威懾力。”

“歷來武考中這都是重中之重,怎可輕言廢除。”

李世民說的言之鑿鑿,振振有詞。

眾位國公想上前勸阻,但互相望了一眼,沒有上去,因為李承乾還沒還擊。

他們還是決定先當一波吃瓜群眾,免得引火燒身。

李承乾走上前去,眼睛緊緊盯著李世民,“父皇,今後大唐的軍事領域將會涉獵極廣,作戰也將逐步演化為多兵種聯合作戰。”

“將刀槍劍戟作為主武器的時代馬上就要過去了,今後熱武器必然是大唐軍隊發展的必然趨勢。”

“兒臣想要選拔的人才不單單是那些高大威猛善於衝鋒陷陣的猛將。能謀善斷,機謹果決的優秀人才也是大唐所需要的。”

“再勇猛的將軍帶領再強悍的騎兵,也禁不住神威火炮的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