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吞金巨獸
大唐重生開局融合3個呂布 知魚小生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聽了這話,李世民還在暗暗思忖之時,戶部尚書劉政會卻是最先忍不住了。
“太子殿下,老臣斗膽問一句,修建這瀝青路的造價貴不貴,工期有多長。”
關內洪災剛剛結束,戶部主導的災後重建工作還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每日花費的銀兩都是一筆鉅款。
李世民又新投了神威火銃專案,這又是一筆不菲的花銷。
最主要的是,關內洪水,致使交通全部陷入了癱瘓,往來商路被阻斷,經濟發展出現短暫滑坡,今歲不知道要少收多少商業稅。
按照劉政會的粗略估計,今歲稅收收入會有將近八成的虧空。
可見這場洪災對大唐的影響有多大。
李承乾淡淡道:“若是單單修建瀝青路,重建關內道交通的費用投入至少要翻上五翻。”
他這話說的漫不經心,但周圍的幾位國公可是不淡定了,尤其是李世民和劉政會臉都變了。
“你...你說翻上多少?”
李世民驚愕的看著李承乾,難以置通道,他感覺李承乾這話是跟他在這扯犢子。
“五翻啊?”李承乾輕聲道:“父皇感覺很多嗎?”
“你感覺不多嗎?”李世民像看著二傻子一般的看著李承乾,“你當這是白菜嗎?隨便翻個五翻,朕連眉頭都不會皺上一皺。”
“這是交通重建,你知道光是修建成原來的土官道就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嗎?翻上五翻,你以為隨便動動嘴這錢就能被大風颳到國庫嗎?”
李世民感覺有些頭疼,尤其是李承乾一搞些發明創造的時候,他是頭疼欲裂。
他不知道李承乾這拿錢不當錢的性格是什麼時候養成的。
“太子殿下。”劉政會在一旁附和道:“這錢,戶部不是拿不出,是真的拿不出,關內善後工作剛剛展開,所需要投入的費用不計其數,神威火銃首批資金也已經劃撥走了,今歲國庫虧空將近八成,而且稅收是持續下降的,不知道何時才能緩上來。”
李世民與劉政會兩人,你一言我一嘴的對李承乾說著。
說來說去就是兩個字:沒錢!
李承乾就這麼靜靜的站著,臉上沒有絲毫動容之色,“父皇,劉大人,大唐交通是關乎國計民生的大事,這洪水過後,關內交通基本已經陷入了癱瘓,路不通則商不通,商不通大唐經濟何以發展?”
“莫說洪水,即便暴雨都會使大唐境內的交通陷入癱瘓,並且每年為之花費的錢財不計其數,難道只是當時沒有花多少銀兩便說明花費的錢少嗎?”
“若是大唐境內的官道全都改成瀝青路,除了個別道路的整修之外,經受洪水洗禮過後的關內交通不要說癱瘓,即便是影響都是微乎其微的。”
“這其中的利弊,父皇您難道不清楚嗎?”
其實李承乾已經知曉了大唐國庫錢財不多的事,但交通改善勢必要進行,並且他可以自掏腰包,出一部分錢,但前提他需要把這些錢全都撈回來。
畢竟青火商行賺取的每一筆錢都是有用處的。
“是啊陛下...”魏徵上前勸說道:“太子殿下所言極是,雖然現在的日子過的苦一點,但我們咬咬牙,總歸是能過去的,太子殿下所說的皆是國計民生的大事,若是僅僅因為所花銀兩多而否定太子殿下的計劃,這是否有些太過武斷了些。”
“陛下,您是聖君明主,這其中的利弊,老臣以為您是可以掂量的清的。”
李世民眉頭緊鎖,心道:你們這話說的倒真是輕鬆自如,若是拿不出錢來,這一切還都是空談。
緊接著,劉政會突然開口道:“太子殿下,您剛剛說,若是單單修建瀝青路是什麼意思?”
“這話本宮一句話,兩句話也說不清,還請大家移步外院。”
李承乾說著,向外院走去。
李世民一聽這話可是淡定不了了,聽這意思,你小子還想搞其他花樣,這翻五翻根本就沒到極限。
此時,李世民反倒是不急了,債多了不愁,蝨子多了不癢。
本來這五翻的道路建設費用他都不想掏,大不了這錢他就不掏,讓青火商行承擔,反正青火商行富的流油。
“好,今日閒來無事,朕就奉陪到底,走咱們一起去看看,這路究竟還能修出什麼花樣。”
李世民就要向外面走。
劉政會在後面哭喪道:“陛下,您還要跟著去看?”
其實李世民與劉政會都不糊塗,瀝青路的好處與優勢他們怎麼會看不出來,況且有李承乾擔保,這路修出來的質量,只會好,不會次。
他們之所以百般阻撓是因為國庫收入真的跟不上李承乾推動大唐發展的速度。
農業改革,商業改革,軍事改革,官吏整頓,兵工廠,軍醫院,白鹿書院,神威火炮,神威火銃…
李承乾已經幹了好多好多事,但除了商業改革,沒有一個是向國庫裡摟錢的,全部都是花錢的專案,而且每個專案都是吞金巨獸,都是無底洞一般的投入。
大唐豐盈的國庫那是抄了多少國家的國庫才填滿的。
這填滿還沒多長時間,便被李承乾向外掏出了大半。
按照他們目前的估算,哪裡用的上三五年,估計連後年都挺不過去,李承乾就要將國庫給搬空了。
李世民作為大唐皇帝,怎麼會不希望大唐發展?怎麼不希望大唐日益強盛?
但他的思路根本跟不上李承乾推進大唐的發展速度。
唯一能看見的便是劉政會遞上來的賬本。
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醬醋茶。
李世民的想法肯定跟魏徵他們不一樣,他們哪裡會考慮這些,只要是他們感覺對大唐有益的事都會大力支援,但這哪裡是勒緊褲腰帶便能解決的問題。
“你慌什麼?”李世民瞪了劉政會一眼,“錢,錢,錢...你那腦子裡全都是錢,朕總是教導你要多學一些掙錢的方法,不要總是想著如何省錢。”
“開源節流你不懂嗎?省錢固然需要,但想辦法提高稅收收入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