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冗兵問題
大唐重生開局融合3個呂布 知魚小生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涼亭中。
眾位國公分坐於李世民兩旁。
侍女將長孫皇后送來的糕點與涼茶給李世民與眾位國公分食。
唐朝,君臣之間還沒有那麼大的凡俗縟節。
皇帝坐著,文武站著,皇帝吃著,文武看著的情況亦是比較少見的。
李世民更是開明,邀請眾位國公吃吃喝喝也是常有的事。
畢竟,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藥師,大唐如今的西疆防線推到了哪裡,愛莎回到波斯後有兩種結果,一是同意大唐在波斯境內建立軍事基地,不然便是聯合西方各國共同防禦我大唐,畢竟神威軍的名氣已經打出去了,不管他們相信還是不相信,但敵意總歸是有的。”
“承乾為大唐打下了這麼多的疆土,我們這些老傢伙可不能將差事給辦糊塗了。”
李世民這話說的十分有親和力,沒有流露出半分帝王威儀,就像幾個老朋友在嘮家常一般。
李靖回應道:“陛下放心,此事末將已經著手操辦了,自從太子殿下滅了西突厥後,張雄便率領高昌軍向西不斷拓寬疆域。”
“那些之前依附於突厥的諸多草原小部落,不戰而降,全都併入到了大唐,安西都護府的籌建工作也已經到了最後階段。”
“末將打算將伊州軍,高昌軍和那些遊牧部落計程車兵進行整編到,然後混編到一起,成立安西戍衛軍與安西府軍,安西戍衛軍的人數編制大概在十二萬左右,安西府軍的人數大概在一萬左右。”
“安西戍衛軍主要的任務是戍衛西疆各邊城,邊關,安西府軍的主要任務是伊州以西地區的治安巡防。”
李靖身為兵部尚書,天下兵馬大元帥,這些事辦起來,那是信手拈來的。
李世民嘴中咀嚼著糕點,心中盤算著李靖說的話。
隨後轉頭看向諸位國公,“藥師所提的籌建安西都護府,與安西戍邊軍和安西府軍的整編問題你們有何意見?”
聽到這裡,李世民的錢袋子,戶部尚書劉政會不禁皺起了眉頭。
“陛下,近幾年大唐的軍事擴編速度過快,士兵數量從二十萬擴編到了將近八十萬,這還沒算上大唐各城的巡防營,若是加到一起恐怕要將近百萬了。”
“吐谷渾,高句麗與吐蕃的軍事編制還沒匯總編入我大唐,如此數量龐大計程車兵數量,致使冗兵問題十分嚴重。”
“而且,太子殿下改革軍制後,無論是士兵的俸祿,待遇亦或是伙食,那標準都定的極高,每年戶部在軍費上的開銷是成倍增長的。”
“若不是近幾年大唐府庫確實充盈,我們的家底早就被掏空了。”
劉政會此話一落,眾人皆是陷入了沉思。
冗兵問題對於大唐來說不是小事,這是戰時擴編軍隊所面臨的無法解決的問題。
畢竟戰起時,能招募到士兵那就算不錯了,哪裡還顧得上士兵的年齡與身體素質。
等到戰爭平息之時,軍隊還在繼續擴編便出現了冗兵的問題。
如今大唐境內共有七百多個府,均由十二衛和東宮六率分領,每府府兵歸折衝都尉管轄。
並規定在設府的地方,人民有充府兵的義務。
服役年齡是二十至六十歲,應徵充當府兵的人,平日務農,農閒教練,徵發時自備兵器,資糧。
這實際上是一種兵農合一的兵役制度。
徵調服役的人,定期宿衛京師或戍邊。
戰時出征,戰事完畢,即“兵散於府,將歸於朝”。
但這種軍制已經適應不了大唐的發展速度了。
這也是李承乾極力改革軍制的原因。
沉默半響。
房玄齡開口道:“老臣曾跟太子殿下討論過關於冗兵,冗官的問題,對於冗兵問題,太子殿下是這樣說的。”
“如今大唐兵將的待遇已經十分高了,每年都有大量的壯年男子報名參軍,已經不需要對適齡男子進行強制服兵役。”
“而且,大唐農作物的產量每年是成倍增長的,不需要士兵再去進行農耕,士兵發放的俸祿也能維持家裡面妻兒老小的日常開銷。”
“殿下還說,我們應該精簡現有軍隊,裁減年齡超過五十歲的老兵,招募士兵的年齡降低到十八歲,提高從軍入伍各方面素質要求,如此一來不但解決了冗兵的問題,還能增加大唐整體軍事實力。”
眾人聽著房玄齡的話,細細思忖著。
李承乾這些話對於大唐軍事改革是具有顛覆性意義的。
兵農合一,那是自古傳承而來的。
古代為何有的軍隊戰鬥力十分低下,那是與生產力低下有直接關係的。
士兵平日裡若是訓練,那便會消耗巨大的體力,消耗的體力越多,那飯量肯定越大,消耗的糧草便多。
但古代哪有那麼多糧草,士兵平日裡能吃飽飯那就不錯了,哪有多餘的糧草供他們訓練所用。
所以許多軍隊平日裡乾脆就不訓練。
而且他們在農忙時是要務農的。
原本糧食的畝產量便低,士兵若是不參加耕種,那糧食根本就不夠吃。
在生產力低下的年代裡,很多事不是隨便說說便能實現的。
往往若是一家之主被抓了壯丁,這一家被餓死都是常有的事。
遇到災荒年景,赤地千里,餓殍遍野那是常有的事。
不過李承乾的出現慢慢改變了大唐的現狀,從農業到商業,從政治到軍事,一點一點發生著翻天覆地般的改變。
李世民端起涼茶喝了一口,轉頭看向李靖,“藥師,你是兵部尚書,你對此事怎麼看。”
李靖回應道:“冗兵問題確實是需要解決的,太子殿下已經給出了大致的整頓方向,剩下的旁枝末節,末將與兵部眾人商議便好了,估摸著年底前應該可以解決冗兵問題。”
“冗兵問題得以解決,應該會節約出一大筆軍費。”
劉政會突然插話道:“即便如此,微臣還是感覺大唐在軍費上的投入過大,陛下微臣建議還是將軍費開支削減一番吧。”
劉政會倒不是故意找茬,他掌控著大唐財政,不能單單考慮軍費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