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

甘露殿。

“將軍!”

李世民將炮對準棋盤上的紅色帥棋。

“呵呵...”魏徵坐在李世民對面搖頭苦笑,“陛下,微臣又輸了。”

“陛下,微臣這棋藝不行,您為何總愛讓微臣與您下棋。”

李世民將手中棋子扔到棋盤上,“那是因為你不會刻意讓著朕,無論輸贏,朕玩著舒心,不像他們,言不由衷。”

周圍幾位圍觀的國公聽了,皆是沉默不語。

他們可沒魏徵那兩下子,無論諫言還是下棋,都不會給李世民留有半點餘地。

魏徵尷尬的笑了笑,他不知道李世民這是誇他,還是在罵他,不過他並不在乎。

不過程咬金卻是耐不住性子,直言道:“陛下,俺跟您下棋,可是沒有半分藏拙,那是用盡了俺的智慧。”

此話一出,周圍幾位國公皆是不由的笑出了聲。

李世民撇頭看向他,挑著眉毛,“朕若是還需要你來讓,這棋朕不下也罷。”

程咬金聞言沉下了臉,他感覺這句話怎麼也不像在誇他。

話說此時,老宦官陳琳從殿外疾步而來,臉上噙著喜色,“陛下,吐蕃方向傳來捷報,太子殿下打了勝仗。”

李世民急忙從蒲團上站了起來,迫不及待道:“承乾大獲全勝了,快快將捷報呈遞上來。”

幾位國公聽了此話,皆是揚起笑容,吐蕃與吐谷渾戰事平息,大唐周圍邊疆便再無強敵。

收復高原地區,真是前無古人。

“哈哈哈...”李世民一邊看著捷報,一邊放聲大笑,“真是朕的好兒子,沒想到承乾才用了不到半年的時間,便將吐蕃與吐谷渾攻了下來。”

“你們看看這捷報上寫的,神威軍架設神威火炮於多彌關外,對吐蕃營地進行火力覆蓋,不到半個時辰,連同松贊干布在內的二十萬吐蕃大軍葬身火海,吐蕃軍事遭到毀滅性的打擊。”

“朕就說這神威火炮威力巨大,果不其然。”

話落,周圍的幾位國公眉頭微微皺起,當初也不是誰說神威火炮徒有其表,上不得檯面。

如今卻又嬉笑連連。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

雖然心裡想著,但該客套還是要跟李世民客套兩句。

李世民轉頭對陳琳說,“承乾現在何處,何時回長安,朕要重重賞他。”

陳琳揖禮道:“回陛下,驛卒說太子殿下已經出了大非關,按照時日推算,估摸著還有半月便能回到長安。”

李世民連連點頭,“好,甚好...”

攻下吐谷渾與吐蕃之後大唐便真的可以休養生息了,周圍再也沒有能威脅大唐的國家。

與此同時。

李承乾率領白袍軍已經行進到隴西地區。

現在是五月下旬,天氣轉暖,今年的雨水比往年要豐沛。

淅淅瀝瀝的已經下了將近七天。

農田旁的雨棚內,幾個農家汗望著田中的莊稼,臉上噙著欣喜。

今年定會有好收成。

幾個孩童在官道的泥濘中嬉戲玩耍,其樂融融。

看著滴落在蓑衣上的雨點與官道兩旁的農田,李承乾也不由欣慰。

自己的努力總歸沒有白費,百姓漸漸過上了安穩的日子。

“唉...這雨也不知道幾時能停。”一旁的尉遲寶林傳來了嘆息聲。

“這雨不好嗎?”李承乾側頭看向他,“春雨貴如油,百姓們可就指著這春雨過生活呢。”

“也不說不好。”尉遲寶林又嘆了一口氣,“太子殿下您看看這官道,哪裡有官道的樣子,滿是泥濘,我們白袍軍走起來都如此費勁,更別說百姓了。”

“呦呵...”薛仁貴策馬走上前來,“看不出來嘛,尉遲少爺什麼時候學會關心民生了。”

尉遲寶林不好意思道:“薛大哥,你就別拿我打趣了。”

白袍軍各營統領,在戰場上都是鐵骨錚錚的漢子,下了戰場都變成了普通人。

李承乾回應道:“寶林的話有些道理,這片土地上戰亂多年,百姓剛剛過上溫飽的日子,大唐境內很多基礎設施都有待完善。”

“基礎設施?”尉遲寶林聽的一頭霧水,“殿下,什麼是基礎設施。”

李承乾解釋道:“這官道便是基礎設施,路不通,則人不通,農不通,商不通,所以修路對如今的大唐來說是一件十分必要的事情。”

“大唐要想發展,首先便要將這些官道修通。”

聽了這話尉遲寶林滿心歡喜,“你們聽聽,你們聽聽,太子殿下都認可我說的話了,我就說這路太難走了吧,只下了小雨便成了這個樣子,軍隊走的都不方便,更別說百姓了。”

現如今的官道,皆是由朝廷批覆,戶部劃撥銀兩,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修建的,級別相當於現代的國道。

古代科技落後,沒有水泥路,只有土路,沙路,石頭或者磚路。

如果遇到陰雨天氣,官道上到處都是爛泥,即便磚路亦是十分溼滑,很難走,有些山路,河邊路走起來更是危險。

用石頭和磚鋪官道是極為少見的,一般都出現在城裡。

磚路放在現代那都是步行街標準的,所以可見古代交通是有多麼的不方便。

俗話說的好,要想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種樹。

薛仁貴咂舌道:“話雖如此,可這需要花費多少銀子啊,我們大唐如今有這麼寬闊的土地,照我估計,這比修建一座長安城的銀兩還要多。”

提到這事,一旁的王玄策也來了興趣,策馬來到他們身旁,“仁貴,其實話也不是這麼說的,修路與大唐的發展是樣的,本就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這件事貴在堅持。”

“如今看起來可能有些困難,但若是百年之後再看此事,那大唐的官道又將是一副什麼樣的場景。”

“玄策說的沒錯。”李承乾回應道:“今後我們為大唐發展做的很多事,可能都不會在短期之內看出效果,甚至是隻見真金白銀的往裡砸,看不見任何回報,但越是這樣的事,越能推動大唐的發展。”

“這些事都將是大唐的百年大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