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李承乾回朝
大唐重生開局融合3個呂布 知魚小生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李承乾看向兩人繼續道:“你們覺得若是用吐谷渾士兵去攻打吐蕃呢?”
王玄策愣了一下,疑惑道:“吐谷渾兵將?”
這他還真是從未想過,一旁的羅通也是一臉懵逼。
李承乾直言道:“剛剛那慕容白是吐谷渾小可汗,不過他在吐谷渾的境遇不太好,但卻有一顆憂國憂民之心,他打算率領吐谷渾併入大唐,前提是本宮助他得到大汗之位。”
“若是順利,慕容白便會將軍權交出,本宮可以用這十萬大軍攻打吐蕃,屆時大唐西部地區將全部併入我大唐版圖,我們的勢力也將更近一步。”
話落。
兩人皆是露出喜悅之色。
如果是這樣,對於大唐來說絕對是一件好事。
松贊干布雖然沒有直接參與此事,但他的做法已經觸犯大唐底線。
此番若不是李承乾力挽狂瀾,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破李幻林聯軍,那最後會造成什麼樣的結果,真是不堪設想。
而且李幻林勸退吐谷渾邊境前的吐蕃大軍,開出的是什麼樣的條件,不言而喻。
他定是將大唐土地許給了松贊干布,不然他絕不會退軍。
對於這種人,李承乾沒有放過他的道理。
欣喜過後,王玄策突然眉頭緊鎖,“好是好,不過太子殿下卻有把握慕容白會真心投誠嗎?”
“而且,若是想要幫助慕容白得到大可汗之位,絕不簡單,需要有人去吐谷渾操縱此事,先要搞清吐谷渾的內部狀況同時探查清楚慕容白的底細,只有這樣才能斷定此事是否可行。”
王玄策考慮的細緻入微,說出心中擔憂。
李承乾回應道:“玄策說的沒錯,這正本宮所想,所以本宮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需要你去辦。”
王玄策起身拱手道:“太子殿下示下,末將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李承乾淡淡道:“本宮想派你前去吐谷渾首府伏俟城督辦此事,為本宮探查此事的可行性。”
他的能力李承乾瞭解,他是一人滅了戒日國的狠人,這事交給他去辦,肯定辦的明明白白。
王玄策拱手道:“末將領命,定不負太子殿下所託。”
翌日清晨。
李承乾率軍向長安城趕了回去。
他給慕容白留了口信,讓慕容白直接回吐谷渾便好,為了讓他在吐谷渾爭奪話語權,李承乾並沒有獅子大開口,只是象徵性的讓吐谷渾賠款。
畢竟這事不可能一點賠償也不要。
此事慕容白若是運用得當,對他在吐谷渾地位上的提升肯定有所幫助。
畢竟現在的李承乾可是大腿,誰要是抱上他這條大腿定能扶搖直上九萬里。
慕容白接到李承乾的口信,歡喜異常,一刻都沒有耽擱,直接向吐谷渾趕了回去。
他也要為今後的事開始佈局了,等與李承乾半年之約到後,他勢必奪得吐谷渾大汗之位。
長安城。
太極殿。
李世民望著朝中文武百官,意氣風發,臉上喜色已不知噙了多少日。
朝堂中的杜如晦,房玄齡等人亦是跟著高興。
李幻林被斬,伊州軍歸降,大唐土地重歸版圖。
不但如此,李承乾更是佔領了西突厥千里土地,史上還沒有哪個國家佔領過如此幅員遼闊的土地。
“承乾西征已兩月有餘,不但平定了甘州與伊州的叛亂,更是將我漢家宿敵西突厥亡族滅種,立下這不朽的曠世奇功,你們說說朕該如何封賞承乾。”
李世民看向朝中文武百官問道。
如今若說犯難,這是他最難的一件事,他真的不知道該如何封賞李承乾。
想當初他還是秦王的時候,征戰天下,力抗諸侯為李淵打下這大唐江山。
可若是與李承乾的輝煌戰績比起來,他的功績還真是略顯慘淡。
“唉,這還真是件難事,太子殿下親自率軍南征北戰,為大唐立下無數奇功,哪有什麼嘉獎能配得上太子殿下的戰功...”
“太子殿下,大仁大義一切都是為了大唐江山社稷,為了大唐百姓,這些俗物虛名殿下根本不在乎...”
“若說財富,太子殿下富可敵國,若說地位,太子殿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還真沒有什麼在意的東西...”
文武百官在朝堂中議論紛紛,卻也沒有一個好的方法。
李世民轉頭望向長孫無忌,開口道:“輔機,你可有什麼好的想法?”
“陛下。”長孫無忌上前拱手,搖頭苦笑:“太子殿下立功無數,早已獎無可獎,賞無可賞,不過微臣倒是有一個其他建議。”
“哦?”李世民挑起眉毛,“說來聽聽。”
長孫無忌拱手道:“太子殿下最為注重的便是戰後犧牲以及傷殘將士的撫卹工作,雖然戶部已經成立專門的撫卹部門,但所劃撥的銀兩一直不多,陛下可以提升一下將士們的撫卹金額。”
“再有,如今大唐百姓已基本解決溫飽問題,陛下可以放寬一些商業政策,成立一些官營作坊,聘請這些犧牲的將士家屬或者傷殘將士工作,以此來彰顯陛下與太子殿下的仁德。”
“太子殿下常年領兵在外,最能體會三軍將士們的疾苦,太子殿下商行所得收入每年也會補貼到撫卹金中。”
“陛下若是能施以這樣的國策,那比嘉獎太子殿下任何東西,都能令他高興。”
長孫無忌說出了心中想法。
眾人聽了皆是連連點頭,看來長孫無忌對待這個問題是下過功夫了。
李承乾平日裡面最為關心的便是國計民生與三軍將士。
能想到的,他全都做了。
即便每一個想法都投入了海量的真金白銀。
“克明,你覺得輔機所言如何?”李世民看向一旁的杜如晦。
杜如晦上前拱手道:“微臣以為長孫大人所言,甚有道理,我大唐三軍將士為國征戰,奔波勞碌,理應得到應有的待遇,畢竟一旦失利他們付出的是性命。”
話落。
李世民點了點頭,“既然大家都覺得此事有道理朕便準了。”
“長孫無忌上前聽旨。”
“微臣在。”
“我命你主理此事可有難度。”
“沒有,微臣定當竭盡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