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擺了擺手,“張將軍言重了,這是本宮應該做的,倒是你,領高昌軍在四十萬突厥大軍的圍攻下,血戰不退,這才得以保全大唐疆土,一旦統葉護越過高昌,進入河西,後果不堪設想。”

張雄道:“殿下謬讚,這都是末將分內之事。”

“不過天色已黑,突厥潰軍不可再追,若是遇到泥沼,流沙我軍將損失慘重,得不償失。”

他說著心中擔憂。

李承乾點了點頭,這也是他所擔心之事。

況且全軍血戰一日,早已疲憊不堪,而且他們連給養都沒帶。

擊敗統葉護,李幻林沒了援軍,也翻不起什麼浪花。

“撤軍!”

李承乾大手一揮,各軍迅速撤回。

不多時。

李承乾入城。

城中百姓,立於街道兩旁,臉上洋溢著笑容,士兵享受著劫後餘生。

“恭賀太子殿下凱旋,太子殿下萬壽...”

“恭賀太子殿下凱旋,太子殿下萬壽...”

“恭賀太子殿下凱旋,太子殿下萬壽...”

......

雖已深夜,卻沒有一個百姓入睡,皆是歡呼慶祝,迎接李承乾進城。

若不是李承乾率軍擊敗突厥,援救高昌,那麼接下來他們將迎接怎樣的命運,他們心裡清楚。

李承乾嘴角上揚,笑臉回應,令兩旁百姓如沐春風。

他們怎麼也不能將這個英俊瀟灑,滿臉和氣的大唐太子爺,與城外血戰四十萬突厥大軍的魔太子聯絡到一起。

不過他們內心清楚,李承乾愛民如子,以天下為己任的大義絕不是裝出來。

不然他怎會親率數萬大軍,星夜兼程數千裡救高昌百姓於水火。

回了太守府。

李承乾隨意找個房間便深深睡了。

與叛軍作戰一月有餘,他還沒好好休息過一夜,實在是太累了。

不光是他,白袍軍將士亦是疲憊無比。

有的將士還沒來得及褪去盔甲,便倒在營帳中睡了。

李瑗已滅,突厥已敗,吐谷渾也被趕出了大唐。

全線大捷。

這一夜,他們終於能睡個踏實覺。

翌日清晨。

東方天際泛出魚肚白。

李承乾正坐在高昌城頭,端著一碗熱粥,望著城下正在打掃戰場的漢軍。

吃著粥,望著堆積成山,被熊熊烈火焚燒著的突厥屍體,李承乾眸中露出了欣慰。

勝利終於還是屬於大唐。

“太子殿下,您這麼早便起床了。”

張雄走到李承乾身邊,問候著。

看著他佈滿血絲的雙眼,李承乾笑道:“張將軍,一夜未睡,辛苦了。”

戰爭雖然結束。

但打掃戰場也不是一個輕鬆的事。

屍體,傷兵,戰馬,燃燒的營帳...

需要處理的事很多。

張雄回應道:“殿下哪裡的話,這都是末將分內之事,如果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好,那末將還真是妄為高昌都督。”

李承乾對他極為信任,總攬高昌大權,而他對大唐亦是極為忠心。

李承乾瞭解他的為人,繼續道:“張將軍,滅了西突厥,本宮要設立安西都護府,總攬高昌及以西地區軍政大權。”

“你要做好上任安西都護府大都督的準備。”

李承乾開口便扔了個炸彈。

安西都護府大都督,這權力有多大,張雄心裡明白。

張雄急忙擺手道:“太...太子殿下,這萬萬使不得。”

只此一句話,他便能知道,李承乾對他有多大的信任。

“呵呵...”李承乾輕笑道:“你先別高興的太早,此事沒那麼容易。”

“大唐各地叛亂的事你都聽說了吧,說說你的想法。”

聞言,張雄心裡犯難。

“這...末將不敢妄加揣測。”

李承乾的目光望向城下,“沒關係,本宮饒你無罪,儘管暢所欲言,四州叛亂,兩國來攻,本宮都沒放在心上,何況你幾句話實話。”

言語間,盡顯風輕雲淡。

張雄愣愣的看著李承乾,心中敬佩不已。

這是怎麼樣的心性才能令李承乾有這種性格。

集殺伐與親和於一身。

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行於左而目不順。

伊州何文進,雲州梁師,甘州盧江王李瑗,同州義安王李孝常,加之西突厥與吐谷渾兵發邊疆,吐蕃蠢蠢欲動。

李承乾能在僅僅一月之中,以巨大的兵力劣勢,力挽狂瀾,奪嘉峪關,殺李瑗,敗西突厥。

這究竟是怎樣的人,率領怎樣的軍隊才能做到這一步。

頓了頓。

張雄正色道:“朝廷軍權過於分散,地方軍軍權過大,兵不識朝廷,只識地方將軍。”

“而且,地方軍權與行政權掌握在一個人手中,並不是一件好事。”

“這與藩王沒什麼區別。”

“軍權,政權,巡查使,情報系統,一樣都不能少,每個地方行政地區都必須牢牢掌控在朝廷手中,有任何風吹草動都必須在第一時間內,傳進朝廷,以採取相應措施。”

“而不是像現在這樣,他們只是殺了幾個刺史便可迅速起兵叛亂,由此可見朝廷對地方的控制力度不及他們一半。”

他一針見血的說著。

其實不光是何文進那幾個人,就算是張雄想要判出大唐自立,那也只是分分鐘的事。

張雄總攬高昌軍政大權,長安城距此數千裡,真真正正的山高皇帝遠。

李承乾點了點頭,“你說的沒錯,父皇就是太信任那些地方官員了,不過這也是無奈之舉。”

李世民剛剛繼位兩年,很多東西還並不完善。

官吏改革也是剛剛開始。

但軍制改革也要進行了,還有一個屬於他的情報機構。

他要及時掌握大唐境內任何地方的風吹草動。

張雄道:“不過殿下您做的也夠多了,如此大風大浪,若沒有非人手段,怎可一一擺平。”

“末將相信,用不了五年,我大唐會更加繁榮,百姓安居樂業,不再經受風吹雨打,食不果腹之苦。”

李承乾的能力,他十分認可。

這也是為什麼他寧願高昌城被攻破,也絕不開城投降的原因。

他已將自己當做了唐人,已認可李世民這個皇帝與李承乾這個儲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