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社會性死亡達標了
大唐重生開局融合3個呂布 知魚小生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陳琳笑著上前勸解:“陛下,太子殿下一向孝順有加,沒有叫您,那定是有何原由。”
“原由?”李世民擰著眉頭:“他能有什麼原由?整日無所事事,也不知道為朕分憂。”
想起自己整日為國事操勞,李承乾卻沒事就去勾欄聽曲,他就氣的發抖。
這孩子真是對這皇帝之位一點也不上心。
別說上朝,他幾乎都不怎麼去給李世民請安。
“對了,太子拿什麼宴請皇后。”李世民話峰突轉。
“這...這卑職就不知了。”陳琳回應道:“不過太子殿下倒是從西郊農場拉了幾扇豬肉回來。”
“豬肉?”李世民面露疑惑:“這不孝子不會拿這輕賤之物宴請皇后吧。”
“應該不會吧。”陳琳替李承乾辯解著:“太子院有那麼多佳餚,怎麼用豬肉招待皇后娘娘。”
“哼...”李世民拂袖,有些不悅:“你也不用替這不孝子辯解,朕一去便知。”
“起駕太子院。”
太子院。
長孫皇后嚐了紅燒肉便不肯再吃。
李承乾疑惑道:“母后,您怎麼不吃了?這些菜餚不合胃口?”
“沒有的事?”長孫皇后柔聲道:“你父皇還沒來,我們便動了筷子,這成何體統。”
“已經這個時辰了,你父皇還沒有來,你派人去催一催吧。”
長孫皇后有些期待,他們一家三口已經很久沒有在一起吃過飯了。
國家安定,家庭和睦,是長孫皇后最高興的事。
“父皇?”李承乾淡淡道:“兒臣沒有叫他啊,今天只單獨宴請母后您。”
“你沒請你父皇?”長孫皇后甚是驚訝,恨鐵不成鋼道:“你這孩子,平日裡聰明至極,怎麼關鍵時刻卻不靈光。”
她沒想到,李承乾會犯下如此低階的錯誤。
不過,李承乾並不在意,不動聲色。
“兒臣不請父皇有何不妥嗎?”
他這話音剛落。
李世民陰陽怪氣的聲音便從院中響起:“不請朕有什麼不妥,朕也不是什麼大人物,請不請朕沒什麼不妥。”
他特地沒有張揚,悄悄摸摸的來到太子院。
“參見陛下。”
“臣妾參見陛下。”
“兒臣參見父皇。”
一眾人急忙起身行禮。
“都免了吧。”李世民擺了擺手,上下打量李承乾:“看來,朕來的不是時候呀,打擾了你們母子的雅興?”
李承乾一聽。
得,便宜爹這是吃醋了。
這酸的呀。
長孫皇后急忙替他辯解:“陛下不要責備承乾,他知道您日理萬機,忙碌萬分,正要派人去請您呢。”
她說著,還向李承乾打眼色。
“哦?是這樣嗎?”李世民看向李承乾,幽幽道。
“不是。”李承乾果斷道:“兒臣本來就只想宴請母后一人,這沒什麼可撒謊的,既然父皇來了,不過就是添副碗筷的事。”
“父皇若是沒用午膳,便一起吃點吧。”
長孫皇后:“???”
李世民:“???”
秦風:“???”
99+:“???”
周圍眾人,面露愁容,到底是太子爺,這莽起來,連臺階都不給。
李世民就這麼站在原地,面色鐵青。
尷尬,大寫的尷尬。
自從五姓七望沒落後,除了魏懟懟,他每天都會面對無數彩虹屁。
哪裡還遇上過這麼尷尬的事。
就好像你去朋友家上廁所,完事後發現馬桶堵住了,衝了兩下,黃澄澄摻雜著不明物體的液體,順著馬桶邊流了下來。
而此時,主人帶著一大波朋友正在靠近。
生理性死亡沒做到,社會性死亡達標了。
“呼...”李世民盡力調整著自己的心態:“娃娃是自己生養的,是親生的...”
平復了下心情。
李世民拉出一把椅子便坐了上去:“吃點就吃點。”
只要朕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
長孫皇后不敢相信的望了望李世民,急忙道:“快給陛下添副碗筷。”
李承乾也深感佩服。
便宜爹的道行是越來越深,越來越不好對付了。
“陛下,您嚐嚐這紅燒肉,這是臣妾吃過最好的美食了。”
長孫皇后說著,親自夾了一塊,放到李世民面前的盤中。
李世民本就有些餓了。
聞著香氣,食指大動。
長孫皇后看向一旁:“對了,承乾,你還沒告訴母后,這紅燒肉是用什麼肉燒的。”
李承乾輕聲道:“豬肉。”
“額...”李世民將馬上放入嘴中的肉,又放了下去。
尷尬,大寫的尷尬。
氣氛突然安靜的可怕。
李世民強忍心中怒氣:“承乾,你是不是要氣死朕,你才甘心。”
長孫皇后急忙打著圓場:“你這孩子又說些什麼胡話,此肉鮮美,哪裡是充滿異味,難以下嚥的豬肉可以比擬的。”
長孫皇后瞪著李承乾,恨鐵不成鋼。
其他皇子巴結李世民還來不及。
這孩子可倒好,生怕給李世民留下好印象,說話一點也不委婉。
“兒臣所言都是真的。”李承乾目光堅定:“這確是豬肉,您要是不信,可以去後廚探查。”
“豬肉!”李世民氣的咬牙切齒:“你竟然給朕和你母后吃如此輕賤的東西,你是何居心!”
“你眼中還有沒有朕這個父皇,還有沒有朕這個皇帝!”
在他看來,李承乾這是赤果果的挑戰他的底線。
李世民已忍無可忍。
無需再忍。
今日他有理,他不怕李承乾。
李承乾不卑不亢:“父皇,您作為大唐天子,萬民之主,豈可人云亦云,沒有自己的判斷?”
“您萬不該道聽途說,這豬肉就在您面前,輕不輕賤,一試便知。”
“哼...”李世民胸有怒火:“朕就算是餓死,也絕不吃如此輕賤之物,腥臊異臭的豬肉,朕怎會食用,又怎屑去食用。”
李承乾淡淡道:“您不吃便不吃,兒臣也沒有逼您去吃。”
“兒臣只是在跟您講道理,您無需動氣。”
“氣大傷身體。”
長孫皇后在一旁道:“你這孩子,偏要與你父皇為難,有什麼話就不能好好說嗎?”
“兒臣冤枉!”李承乾淡笑道:“自始至終,兒臣也沒有跟父皇高聲說一個字。”
“倒是父皇,聲如洪鐘。”
“但有理不在聲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