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兵臨平壤
大唐重生開局融合3個呂布 知魚小生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淵蓋蘇文一死,遼東軍的精神信仰被徹底擊垮。
丟盔棄甲,倉皇逃竄,哀嚎遍野,慌不擇路。
李承乾眼中沒有絲毫憐憫。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在大唐百姓面前。
容不得李承乾有一絲聖母之心。
他的眼中只有一個字,殺!
白袍軍在李承乾的率領下,對遼東軍展開了無情的絞殺。
李世民策馬立於唐軍營帳前,望著已經潰敗,了無勝算的遼東軍滿心歡喜。
此戰結束,高句麗便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了。
少傾。
傳令兵來報:“陛下,淵蓋蘇文已經被太子殿下斬殺了。”
“哈哈哈...”李世民高聲狂笑道:“承乾真是當之無愧的大唐戰神,萬軍從中取敵將首級,猶如探囊取物。
真不愧為朕的皇兒,李家的驕傲。”
李靖在一旁道:“陛下,戰鬥就要結束了,這群遼東軍...”
他欲言又止,不知如何開口。
聞言,李世民眉頭緊蹙,戎馬沙場十數年,他有一顆鐵血之心。
但對於高句麗大軍,他也不知如何是好。
李世民扭頭看向傳令兵:“太子現身在何處?”
傳令兵拱手道:“太子殿下傳令白袍軍,殺光遼東軍,不留俘虜。”
“嘶...”
周圍眾人倒吸一口涼氣。
到底是無雙太子爺,手腕依舊鐵血。
對於侵犯大唐百姓的人,李承乾從來不會給他們道歉的機會。
聽了這話,李世民陷入沉思,進退維谷。
不過李承乾已下了命令,他也不好提其它想法。
他看白袍軍這架勢,不屠光遼東軍是不會善罷甘休的。
誰要是敢去阻攔,怕不是會被一塊收拾了。
少傾。
李世民沉吟道:“傳令三軍,不留活口,朕要世人知道,這就是犯我大唐邊疆的下場。”
此時,他也只能按照李承乾的軍令去行事。
接下來,便是無情的血腥屠殺。
要怪便怪他們招惹了大唐百姓,侵犯了大唐邊疆。
遼東城下的戰爭直到第二天傍晚才結束。
血色殘陽,伏屍遍野,血流成河。
近二十萬遼東軍無一倖免,全都倒在了唐軍的屠刀之下。
李世民騎著高頭大馬,入駐遼東城。
歷時一個多月,唐軍在李承乾的率領下,以極小的傷亡為代價,滅了高句麗五十萬大軍。
將整個遼東地區納入大唐版圖。
而高句麗剩下的那片土地,對於李世民來說,唾手可得。
高建武手中已經沒有牌了。
李世民站在遼東城頭,望向城下幾十萬唐軍,意氣風發。
開疆拓土,橫掃諸國,這是每個馬上皇帝的夢想。
李世民才剛剛繼位兩年。
想到兩年前面對突厥二十萬大軍壓境,自己那種彷徨與失措,恍然如夢。
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李承乾開始進入世人之眼。
李承乾立下的豐功偉績便不說了。
他那種對於大唐江山與大唐百姓那種發自骨子裡的關心與責任,便不是常人所能比擬的。
“父皇,戰爭就要結束。”
李承乾登上城頭,來到李世民身旁。
李世民望向遠處沒有回頭,幽幽道:“承乾,高句麗計程車兵全都殺了,那高句麗的百姓呢?他們是無辜的。”
“無辜?”李承乾淡淡一笑:“雪崩了,沒有哪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李世民轉過頭來,一個人怎會如此極端。
對於臣民發自骨子裡的關愛。
對於敵國發自內心的狠辣。
不過他卻也能理解李承乾的內心。
畢竟他已經登上帝位兩年了,有些事根本無法用對錯去衡量。
慈不掌兵,情不立事,義不理財,善不為官。
若是以天下萬民來說,李承乾所做之事,一點也不過分。
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
這歷史上已經有無數位帝王印證了這句話。
李世民眉頭緊蹙:“可...可這會不會過於極端了,畢竟那是上百萬的百姓。”
對於士兵來說,李世民還可以接受,但面對一國百姓,他心中猶豫。
“父皇,您是一國之君,遵從本心即可,兒臣只管殺那些會對我大唐百姓構成威脅的,至於其他,您就自己決定吧。”
李承乾淡淡丟了一句,把選擇扔到李世民手中,轉身下了城頭。
李世民望著李承乾遠去的背影,一臉懵逼,你特麼的在教老子做事?
關鍵時刻你不做決定,壞人讓老子當?
老子不傻,老子才不當壞人。
其實,李承乾這句話已經給了李世民答案,他對高句麗百姓並沒有那麼大的仇恨與執念。
若是有,他還會跟李世民商量?早就亡族滅種了。
大唐打下來的地盤與江山越來越多。
除了那些滅絕人性,吃人不吐骨頭的種族。
李承乾還是願意給其他國家百姓一條活路的。
畢竟這些地盤總歸要有人建設,總歸要有人生活。
不過死罪可免,但他們在李承乾心中肯定不能與大唐百姓相比。
他們還需要一段時間去同化。
下了城牆,李承乾向城內走去。
“叮!系統任務:攻下平壤城,覆滅高句麗。獎勵:【孫武兵法】【孫臏兵法】【孟德新書】...”
“任務可拒絕,拒絕無懲罰。”
李承乾喃喃道:“接受。”
若是系統再不出來,他還以為這次攻打高句麗沒了獎勵。
三本兵書,李承乾暗自思忖。
其實開辦講武堂的想法,一直縈繞在他的腦海中。
只是一直沒有付諸實踐。
若是有了這三本兵書,倒是可以當作鎮院之寶。
畢竟這三本兵書的真跡早已斷絕。
後世所流傳的也是斷章殘篇。
李承乾的目標是將大唐的旗幟,插在世上的每一寸土地上。
白袍軍再猛,李承乾再勇,也不可能守護大唐的所有地盤。
開辦講武堂,培養優秀將領刻不容緩。
兩日後。
唐軍向建安關外挺進。
除了遼東郡,高句麗還剩五郡。
不過這些郡城空有其表,除了李勣牽制的那最後的十萬大軍。
高句麗已經湊不出多少人馬了。
唐軍一路勢如破竹,摧枯拉朽,將高句麗的土地全部收於囊中。
大軍在平壤城下和軍,將平壤從圍了個水洩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