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大戰一觸即發
大唐重生開局融合3個呂布 知魚小生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李世民御駕親征,直奔遼東,劍鋒直指高句麗。
李靖領河北道行軍大總管,與李世民隨行,為征討高句麗總指揮。
李勣與李孝恭領副總管,率唐軍水師,至萊州,走水路,直插高句麗沿海城,卑沙城。
李承乾則率領白袍軍先行出發,向遼東地區飛馳而去。
大唐東征高句麗的訊息,一經傳出,舉國譁然。
此舉也將李世民的聲望推向了頂峰。
大唐皇帝李世民,為國為民,討伐蠻夷,御駕親征。
所過之處,百姓無不高聲凱歌,預祝唐軍,旗開得勝,馬到功成。
高句麗。
平壤。
榮留王高建武看著手中戰報,雙目猩紅,面色陰沉。
啪。
他將戰報甩至殿中,望向高句麗大對盧,寒聲道:“淵蓋蘇文,你不應該給本王一個合理的解釋嗎?”
大唐營州百姓失蹤,為何與你順奴部扯上了關係。
遼東軍又為何會與唐軍在營州劉山鎮發生衝突。
你眼中還有王法!還有本王嗎!”
大殿中,淵蓋蘇文坐於蒲團之上,面色淡然,沒有絲毫畏懼:“王上,你莫要聽信讒言。
且不說此事,是否是大唐栽贓陷害。
即便如此,我高句麗六十萬雄兵,還能怕了他大唐?
隋煬帝楊廣,三徵高句麗,不照樣大敗而歸,最後落得個滅國的下場。
在我遼東軍鐵騎下,唐軍不堪一擊。”
言語間,沒將唐軍放在眼中,更沒將榮留王高建武放在眼中。
“放肆!”高建武怒髮衝冠:“如今李世民已親率數十萬大軍,向我高句麗而來。
與之同行的,還有大唐太子李承乾與他麾下的白袍軍,陌刀衛!
東突厥,扶桑那血淋淋的教訓還不夠嗎!
你想讓我高句麗步入他們的後塵嗎!
你淵蓋蘇文,居心何在!”
高建武聲嘶力竭,怒衝雲霄,恨不得上前斬下淵蓋蘇文的狗頭。
聽到白袍軍,淵蓋蘇文微微一滯。
前些時日,遼東鐵騎與白袍軍交過手,被殺的大敗而歸,鎩羽而還。
只一瞬。
淵蓋蘇文眼眸又恢復了冷淡,站起身來:“王上,我不明白你在怕些什麼?
區區突厥,爾爾扶桑,哪個能跟我遼東鐵騎相提並論。
漢人士兵,不過土雞瓦狗,百萬隋軍都被我高句麗,屠殺於遼東城下。
蠅營唐軍,何懼哉!”
與此同時。
高句麗小使者(官職)金木戍走進朝堂:“大唐使者修書一封,稟承王上。”
高建武瞪了淵蓋蘇文一眼,寒聲道:“呈上來。”
兩國外交,不見使者只有一封信函,這本身就是一種侮辱。
高建武接過信函,緩緩開啟。
“交出主謀,俯首稱臣,歲歲納貢,放我漢家百姓歸國,如若不然,我大唐鐵騎將踏平高句麗每一寸土地。”
看罷。
高建武只覺心頭一顫,只怕大唐這次是來真的了。
“遼東城急報,李世民親率二十萬大軍現已陳兵遼東城外...”
“卑沙城急報,李勣,李孝恭率領十萬唐軍水師從萊州出發,正向卑沙城攻來...”
“新城急報,秦叔寶,尉遲恭率領十萬大軍現已陳兵新城外...”
此時,一道道緊急軍情傳入朝堂,驚的高句麗滿朝文武,一身冷汗。
李世民大軍壓境,兵鋒直指高句麗。
“哈哈哈...”高建武冷笑道:“好一個大唐,好一個李世民,前腳給本王修書一封,後腳便大軍壓境,這是在逼本王臣服啊。”
淵蓋蘇文幽幽道:“王上,我早已與你言明,李世民居心叵測,窺探我高句麗江山已久,這本就是他們設下的圈套。”
“哼...”高建武面露陰寒,此事多半是淵蓋蘇文所為,他又怎會不知。
但向大唐俯首稱臣,他萬萬做不到。
此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大唐興兵來伐,我高句麗也不是吃素的。
高建武沉聲道:“淵蓋蘇文,本王命你領兵二十萬,趕往遼東郡,堅守遼東城不得有誤。”
淵蓋蘇文上前一臉傲氣:“王上放心,本將定會讓那李世民,有來無回。”
“金大安,本王命你領軍十萬,趕往卑沙城,抵禦唐軍水師不得有誤。”
“末將領命。”
“樸林車,本王命你領軍十萬,趕往遼東郡,堅守新城不得有誤。”
“末將領命。”
“金木戍,修書李世民,他若戰,本王奉陪到底的,讓他莫要忘了,遼東城下那數十萬漢軍的屍骸,不要步入隋朝後塵。”
“臣下領命。”
隨著高建武一道道軍令發出,高句麗開始有了動作。
一支支軍隊奔赴前線。
大唐與高句麗之戰,一觸即發。
遼東城外。
遼水河畔。
唐軍連營百里,旌旗招展,浩浩蕩蕩。
這是李世民繼位以來,第一次御駕親征。
中軍大帳。
李世民,李承乾,李靖與蘇定方赫然在內。
李靖看著自己的愛徒蘇定方,滿眼慈愛。
蘇定方身為白袍軍統帥。
北伐突厥,西討高昌,東征扶桑,立下不世之功,年紀輕輕便已官拜五品,定遠將軍。
儼然已是大唐炙手可熱的傑出將領。
此番征討高句麗,若是大勝,蘇定方的官位便能更進一步。
幾人正在看遼東地區的地圖,營外使臣回營:“稟陛下,榮留王高建武回書。”
李世民沒有抬頭:“念。”
其實他心裡已有答案。
使臣拿出信函:“若戰便戰,莫要忘了,遼東城埋了多少漢家屍骸...”
“哼...”李世民輕蔑道:“朕早就料到高建武會這麼說。
劫掠我大唐百姓,隻字未提,他高建武就沒把我大唐放在眼中。”
李靖在一旁道:“陛下不必動怒,高句麗定會為他們的無知,付出代價。”
李世民點了點頭,看向地圖,面帶自信:“三路大軍已經就位,我唐軍,兵多將廣,裝備精良,糧草富足,朕這輩子沒有打過這麼富裕的仗。”
此戰,李世民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不破高句麗,絕不回還。
身為大唐天子,此戰定要打的漂亮。
隨後他將目光掃向李承乾與李靖兩人:“承乾,藥師這仗怎麼打。”
頓了頓。
李靖將目光投向李承乾:“太子殿下,還是您先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