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落,程咬金與尉遲恭一臉期待的看著李世民,上前蹭了幾步,生怕李世民將他們兩個給落下。

李世民看著兩人,一本正經道:“程咬金,尉遲恭朕命你二人為伐倭先鋒將,輔助柴紹和承乾征討扶桑。”

“謝陛下,末將定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兩人上前,拱手謝道,臉上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

扶桑國。

藤原京。

一個穿著華服的男子端坐在推古天皇一旁,前面坐著扶桑國的文武官員,氣氛顯得顯得十分的凝重,朝堂內壓抑無比。

推古天皇原名額田部,是一位女性天皇,不過朝政卻不是她把持。

扶桑國的政權掌握在這位華服男子,聖德太子的手中。

他是扶桑國的攝政大臣,勢力極大,權傾朝野,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聖德太子作為扶桑食祿三百萬石的超級大地主,親自坐鎮藤原京。

他安排了十數萬的民夫,仿照大唐的長安城,修建了這座藤原京。

藤原京作為扶桑的的都城,地理位置極為講究,風水極佳,聖德太子特地請了大唐的風水先生前來勘探,這裡是扶桑國的龍脈所在。

北面有一座鬼斧神工的俊秀丘陵,丘陵上一條蜿蜒大河由北向南流淌著,地勢北高南低。東面是福生山地,西面是藏寶山脈,在其包圍中的盆地的確是個理想的建都場所。

數年前這裡還是一片了鳥無人煙,荒涼無比的土地。

不過經過這幾年的發展,這裡成了以藤原京為中心,城樓一百三十六座,東西三十六坊,南北十八坊,全城四萬煙灶,超過十五萬人口的超級大城了。

聖德太子表面上親和無比,但是內心卻陰狠毒辣,冷血異常,也是一個殺人不眨眼的主。

任何膽敢和他為敵的人,都沒有好下場,不是房子被燒,就是全家橫死,大家戰戰兢兢,說話都不敢大聲。

聖德太子掃視著朝中的兵部大輔桐山大介,冷冷道:“怎麼樣?登州和萊州方向還沒有傳來訊息嗎?這都過去多長時間了?”

曲文德與聖德太子勾結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

為了收買曲文德,聖德太子可是沒少花費心思,金銀珠寶,寶駒美人,高官厚祿,最後還是從隱太子李建成入手,才將他拉上了自己的戰船。

平日裡與曲文德聯絡的都是兵部省次官,兵部大輔桐山大介。

用天花攻破大唐這招,他們計劃了很長時間。

如此危險的招數,需要特定的時間和特定的條件才能完成。

為了等這個機會,聖德太子不知道花費了多少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而且這件事情極為的危險,一不小心都可能將扶桑置於險境。

扶桑使臣在長安城被殺,大唐咄咄逼人找他討要說法,這件事徹底勾起了聖德太子心中的怒火,強行將天花植入了萊州土山城。

在計劃的最後階段,他們已經看到了勝利的希望。

聖德太子特命吉竹大志為西征大將軍,攻佔登州城,以此為跳板,為全面進攻大唐做準備,他對大唐的資源早就窺視已久了。

不過按照時間推算,登州城應該已經被吉竹大志拿下了,就算遇到什麼變故也應該傳來訊息,但現在他還沒有收到任何訊息,心中難免產生憂慮。

桐山大介看著聖德太子那怨毒的眼神,冷汗直流,顫顫巍巍道:“回...回攝政大人,大...大唐那邊至今還沒有傳回訊息,不過我已經派人前去探查了相信用不了幾天便能將訊息帶回來。”

“幾天?”聖德太子冷冷看著他,“桐山大介,你身為兵部大輔,這就是你給我的答案嗎?”

“七...七天...”桐山大介咬著牙說道:“七天內要是帶不回訊息,就請攝政大人治我的罪。”

聖德太子淡淡道:“好,我就給你七天時間,七天之後要還是沒有訊息,你自己向天皇謝罪。”

此時的扶桑國根本就沒有太大的軍事實力,海戰還可以,但陸戰的水平一般,欺負欺負小國還可以,但攻打大唐還欠些火候。

不過聖德太子是一個不安分的主,雖然明知大唐的實力強盛,卻一直在算計著大唐。

此次扶桑使臣被殺的事情,讓他不得已不出手了,如果任由大唐如此發展下去,那麼他們扶桑便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了。

而且如果這次行動失敗,大唐的怒火必將燒到扶桑。

李承乾的威名他有所瞭解,被突厥稱為魔太子,其手段的狠辣可見一斑。

聖德太子在朝堂中揣測不安,心急如焚,他費盡心思才做到了攝政大臣這個位置。

如果李承乾真的派人攻打扶桑,別說他這個攝政大臣的位子,就連他的小命保不保得住都難說。

他看向朝堂上的左大臣道:“道木健鬥,登州的計劃要是失敗了,大唐會不會派兵來攻打我們?”

左大臣是扶桑的正二位大臣,相當於大唐的正二品大臣,而且由於扶桑的正一位大臣太政大臣沒有什麼實際權力,左大臣便是政府中實際最高的職位。

左大臣:統理眾務,舉持綱目,惣判庶事,彈正糾不當者,兼得彈之。

由此可見,左大臣道木健鬥在扶桑內的地位之高,權力之大。

同時,他也是聖德太子一派的核心人物,唯聖德太子命是從。

道木健鬥回應道:“回攝政大人,我感覺此事倒也不要這麼悲觀,即使我們的計劃失敗了,我們也可以向大唐賠款求和,到時候隨便推一個人出去頂罪便是了。”

聖德太子皺著眉頭,“如果大唐不接受我們的賠款,執意要對我們用兵呢?”

道木健鬥接著道:“大唐即便再強大,那也只是在陸地上強大而已,大唐與我們之間隔著的不是山脈,而是茫茫的大海。”

“他們若是派兵來攻打我扶桑,那便先要越過茫茫的海洋,還要在士兵完全適應的情況下才能到達我們扶桑,而我們只要切斷他們的補給,他們便束手無策了。”

“他們奔襲如此之遠來攻打我們,最好的結果也只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李世民定然不會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