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寒門子弟,世家門閥
大唐重生開局融合3個呂布 知魚小生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李承乾擺了擺手:“魏公,這些客套的話在本宮這就免了吧,既然你我二人一拍即合,今日不妨商討一下細節。”
他說著,突然響起了敲門聲。
魏徵有些詫異的看著李承乾,這麼晚了怎麼還會有人來找他們。
李承乾神秘一笑,“進。”
隨即,長孫無忌推門走了進來,平日裡長孫無忌對李承乾十分關愛.
而李承乾又深知長孫無忌最喜愛的事情便是撈政績,不過為了李承乾他平日裡放棄了不少的機會。
所以此次李承乾打算拉舅舅一把,畢竟他身上還流淌著長孫家的血。
而且長孫無忌也是主持北遷工作最合適的人選,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首可不是吹來的。
長孫無忌揖禮道:“見過太子殿下。”
李承乾連忙擺手,“舅舅,私下裡我們就不要這麼拘束了。”
魏徵也站了起來,對長孫無忌拱手道:“長孫大人。”
長孫無忌笑著回應道:“魏大人。”
別看兩人現在如此客氣,可在幾個月前,這兩人可是死敵,他們分別是李建成與李世民的心腹,都為自己的主子弄死對方的主子獻計獻策。
不過好在最後李世民取得了玄武門之戰的勝利,愛才如命的他在長孫無忌手中保下了魏徵,並讓他當了自己的諫議大夫。
緊接著,李承乾又將剛才說的話給長孫無忌敘述了一遍。
長孫無忌聽了連連點頭,“這真是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既解決了河北地區災民無處安置的問題,又解決了草原地區無人生活的問題,而且我們掌握了草原,假以時日定可以培養出一支屬於我們大唐的鐵騎在草原上馳騁。”
魏徵附和道:“沒錯,太子殿下從突厥繳獲的大量牛,馬,羊,如果不加以利用,繁育,養殖,那對我大唐來說,也是莫大的損失。”
李承乾道:“好,既然此事已經敲定,那明日便由你們二人牽頭,本宮陪襯著將這場戲給唱了。”
聞言,魏徵詫異道:“我們牽頭?這恐怕不太合適吧...”
此事雖然會受到些許的阻礙,但可行性是毋庸置疑的,如果向草原遷民的計劃成功了,此等豐功偉績足可以名垂青史。
這事是李承乾提出來的,而他卻將功勞讓給了他倆,這讓魏徵有些難為情。
不過長孫無忌倒是沒太在意,他為了這個外甥可謂是操碎了心,從李承乾身上撈些政績那些是應該的。
李承乾淡淡道:“呵呵,魏公不必推脫,本宮不是為了拉攏你,也不是為了讓你賺取功名利祿,只因為此事由你們來說的可操縱性更大,因為接下來,本宮還有一個計劃。”
“還有計劃?”魏徵頓時來了興趣,李承乾總能想出極具跨越性的計劃,令魏徵非常喜歡與他一起討論。
李承乾問道:“魏公可是出身寒門?”
魏徵聽了點了點頭,“沒錯,老臣出身寒門,沒有世家子弟那耀人的背景。”
李承乾道:“那魏公覺得,寒門出貴子難不難?”
魏徵咬牙道:“難!怎麼會不難,出身就像是一道令人難以逾越的鴻溝,阻隔著寒門與貴族之間的階梯。”
李承乾道:“沒錯,身為寒門子弟能走到魏公這一步,其中的心酸恐怕只有你自己知道,但寒門再難出貴子的言論,本宮並不認同。”
聞言,魏徵瞪大了眼睛:“太子殿下真的這樣認為?”
古往今來,越是達官顯貴,越是皇室宗親便越注重門第,注重出身,他們嘴上說著仁義愛民,但心裡根本看不上身份卑賤的百姓。
而李承乾身為大唐太子竟然不重視出身,只此一點便讓魏徵佩服。
李承乾沒有回應魏徵,繼續道:“魏公覺得寒門與世家之間最大的差別是什麼?是什麼讓兩個階級相差如此巨大。”
魏徵幾乎脫口而出,“教育!寒門子弟寒窗十年只為有朝一日可以加官進爵,光宗耀祖。”
“沒錯。”李承乾道:“就是因為世家豪門將教育牢牢把握在他們手中,這才造就瞭如今朝廷中的官吏,大部分出身豪門的局面,雖然平日裡他們有所爭端,但面對出身一事,他們將會牢牢的站在一起。”
“隋朝的滅亡,一半是因為隋煬帝的殘暴無仁,另一半便是因為豪門官吏們的腐朽沒落。”
“你看看國子監,你再看看弘文館,其中寒門子弟有幾人,豪門子弟又有多少,他們為何將教育把控手中,不就是為了將官場把控在手中嗎!”
魏徵和長孫無忌聽了李承乾的言論,震驚無比,久久不能回神,他們沒想到李承乾小小的年紀,看事竟然看的如此透徹,將局勢分析的極為明朗,將其中的利害關係拎的十分清楚。
豪門官吏把控著官場,把控著國家的教育機構,這就意味著他們將大部分寒門子弟牢牢的擋在了門外。
官場的位子就那麼多,如果進來一個寒門那便少了一個豪門,他們的話語權勢必會弱上一分,這是他們絕對不能接受的事情。
魏徵站了起來,對李承乾深深揖禮,“太子殿下,請您受老臣一拜,您的這份真知灼見,真是令老臣望塵莫及。”
李承乾擺了擺手,“好了魏公,馬屁就別拍了,我們還是商討一下如何改變這局面吧,我之所以找你,便因為你是官場中為數不多的寒門,又是陛下的諫議大夫,光是這份骨氣便不是常人所能擁有的,畢竟這得罪人的活可不是誰都願意幹的,況且是得罪當今聖上。”
“唉。”魏徵聽了嘆了口氣,“此事還真是不好辦,大唐百廢待興,連上的起私塾的百姓都不多,更別說教育了,況且這教育所用之書,老臣都不知如何解決。”
此時的大唐雖有造紙術,但極其的落後,價格昂貴,成本極高,大多還是用著竹簡。
李承乾笑道:“這事本宮倒是可以解決。”
他說著,將一本【論語】從懷中掏了出來,“魏公,舅舅,你們看本宮手中這本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