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劍指牙帳,處羅驚慌
大唐重生開局融合3個呂布 知魚小生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李世民望著站出來的禮部侍郎崔永奇,面露不悅,目光如炬。
朝堂中的文武百官也是皺起了眉頭。
太子打了勝仗,本是喜事,被這廝一說,反倒與天罰扯上了關係。
“哼!”李世民不悅道:“怎麼,照你這麼說,太子打了勝仗,非但無功?反而有過了?”
“朕非但不能賞他?反而要責罰於他?”
李承乾率白袍軍殺入突厥境內,這不但是為大唐揚國威,更是為他李世民開疆拓土,此等豐功偉績,李世民怎能不喜。
況且,此一戰李承乾更是繳獲錢糧無數,這對於國庫空虛的李世民來說,更是好事一樁。
無論是於公還是於私,他都會護著李承乾。
況且這禮部侍郎崔永奇也沒安什麼好心眼,趁著李承乾不在長安城,伺機給他亂扣帽子。
崔永奇淡淡道:“微臣不敢,只是年關將至,祭祖就在眼前,太子在外殺伐不斷,伏屍遍野,血流成河,致使生靈塗炭,長安城內又妖事四起,微臣恐怕會有傷天和,一旦引起天罰,那損失的是大唐啊。”
“一派胡言。”長孫無忌突然站了出來,事關李承乾他這個當舅舅肯定是看不過去了,“太子在外,為國征戰,白袍軍流血犧牲,你竟說有傷天和,那突厥入侵我大唐邊境,屠戮百姓時,我怎麼沒看到崔侍郎去跟突厥說有傷天和啊!”
崔永奇挑眉道:“突厥無道,滅絕人性,自會天降災禍,又豈用我去多說什麼,陛下向來以理治國,以德服人,禮部掌天下禮儀、祭享,我身為禮部侍郎,為陛下所憂,這難道有什麼不妥嗎?”
長孫無忌冷哼道:“崔侍郎真是巧舌如簧,禮部之事我不知道,但這顛倒黑白的功夫,你倒是一流。”
崔永奇面不改色,對著長孫無忌拱手道:“趙國公,彼此彼此。”
“你...”長孫無忌被崔永奇氣的不輕。
這世家之人還真是一貫的胡攪蠻纏,李承乾不在長安城他們倒是又囂張了起來。
而崔永奇卻暗自心笑,李承乾屠殺突厥的事情,他們比李世民知道的要早。
正面不能扳倒李承乾,他們就從暗處下手,就算弄不死李承乾,也要讓他名聲掃地,遺臭萬年。
“好了!不要吵了!”李世民拍著案牘怒道:“案子要查,祭祖要進行,突厥也要打,你們各自幹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了,至於其他的事情,朕自有定奪,用不著你們瞎操心,退朝!”
李世民被崔永奇搞的心煩,只有無端的爭吵,早朝也沒有再進行的意義。
文武百官看著氣憤的李世民,也不再言語,等李世民出了朝堂便各自散了去。
此時,李道宗是最難的,這些離奇的案子破不了,五姓七望便一直揪著此事不放,李世民雖然深明大義,但搞得百姓人心惶惶那也不是好事。
最後再將此事扣到李承乾身上,那他這個刑部尚書算是到頭了。
......
突厥牙帳。
處羅可汗正坐在帳中愁眉苦臉。
使團被殺,李承乾率領白袍軍已經殺到了他們的腹地,劍指牙帳。
最關鍵的是,他這一路滅部落,立京觀,更是生擒了他的大將軍哥倫,滅了他三萬精銳,這等損失讓處羅忍不住吐了一口老血。
處羅望著帳中的各部落首領,憤聲道:“李承乾就要率軍殺到我們牙帳下了,你們可有什麼法子解決我突厥之危機嗎?”
各部落首領低著頭,沉默不語。
他們聽到李承乾率軍殺入突厥境內腹地的訊息時,第一時間便將部落遷到了牙帳附近。
本來,他們還沒將白袍軍那七千多人放在眼裡。
但他們聽說李承乾立了京觀,連續屠戮的二十幾個部落,還生擒了哥倫與阿史德鴻哲後,嚇的連夜拔營,向牙帳附近,大規模遷徙,以求抱團取暖。
部落首領阿史那豐德起身說道:“大汗,我有一計,能保突厥周全。”
“哦?”處羅欣喜道:“豐德,你有何良策快快道來。”
“大汗,你應即刻派人去那長安城請降,就說我們東突厥願意歸順大唐,聽從他李世民的調遣,唯有此舉,方能保突厥以周全。”
阿史那豐德話音剛落,大帳內一片譁然。
“啊?向李世民請降,這怎麼行,我堂堂突厥人,哪有向唐人屈服的道理啊。”
“是啊,是啊,我們殺了那麼多唐人,李世民怎麼會這麼輕易的放過我們,我看事情沒有這麼簡單。”
“不行,堅決不行,如果我們投降大唐,那以後還有何顏面存活於世上,我寧願跟他們拼了。”
“李承乾才區區七千多人馬,我們現在有數萬大軍,還怕他一個白袍軍不成,大不了跟他決一死戰。”
“我倒是覺得此計可行,我們只是表面投降大唐,我們牙帳距離長安城那麼遠,他李世民還能控制的了我們?”
各部落首領交頭接耳的討論著,幾乎全都是反對之聲。
處羅可汗先是一驚,隨後陷入了沉思。
白袍軍鋒芒正盛,當初在涼州城外,李承手刃頡利可汗與突利可汗,更是將十數倍與自己的二十萬突厥大軍殺的丟盔棄甲,血流成河。
此事是血淋淋的教訓,容不得處羅不深思熟慮。
況且,他還生擒了哥倫與阿史德鴻哲,這令處羅不得不重視白袍軍的實力。
李承乾不是傻子,更不是瘋子,他敢率領七千多人馬孤軍深入,橫掃突厥各部,一定有著自己的底氣。
如果再耽擱下去,等李承乾率軍殺到牙帳前時,那一切便都晚了。
少傾。
處羅可汗緩緩開口道:“我看此事可行,為了我突厥人的存亡,屈居唐人之下也未嘗不可。”
他的話震驚了在場的各部落首領,他們怎麼也想不到,處羅可汗這麼快就答應投降了。
“大汗,此事萬萬不可啊...”
“是啊,投降一事關係重大,我們需要從長計議...”
“大汗,我們還是再商討一番吧...”
即便是處羅可汗同意了,各部落首領仍然不甘心,他們不甘心投降於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