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雨辰回答完李承乾所提的策問後,天字一科的學子們,也都躍躍欲試。

想在李承乾面前顯露一番才幹。

不是他們非要賣弄學識。

只是單純的想讓李承乾看看,他這白鹿書院沒有白白開辦,他的辛苦也沒有白費。

學子們這種勇於表現自己的精神,李承乾倒也可以接受。

“太子殿下,您再出一題,也給我們一個表現的機會吧...”

“沒錯,我提議這輪就不要讓大師兄上了...”

“對,大師兄已經出盡了風頭,也該讓我們露一手了...”

只片刻,堂中天字一科的學子們便按耐不住性子了,紛紛請李承乾出題。

“安啦,安啦...”吳雨辰輕聲道:“那就給你們一個表現的機會好了。”

他們平日裡關係極好,言語間,也是半開著玩笑。

“你們真是太不像話了...”陶宜修卻是有些不悅,“太子殿下難得來白鹿書院一次,你們怎可這般糾纏。”

“枉你們平日裡飽讀聖賢書,性子還是如此急躁,以後你們如何為朝廷效力,如何為百姓造福。”

對於平日裡十分嚴肅的陶宜修,這幫學子們還是極怕的。

但這也沒辦法,白鹿書院三千學子,都是身懷抱負,胸有大志,學富五車的人才。

要是沒有一個能夠鎮得住他們的人,這白鹿書院也不好管理。

聽了陶宜修的訓斥,天字一科的學子們蔫頭聳腦的不敢再言語。

就連大師兄吳雨辰也是畏懼他幾分。

李承乾倒是並不在意,輕笑道:“陶院長,無妨,他們想要與本宮探討學識,也是好事,本宮今日無事,便與他們探討一番。”

為了幫助天字一科的學子們,踏踏實實做人,老老實實做事。

李承乾還是決定給他們一個小小的打擊。

當然,這絕對不是他想要裝逼,絕對不是為了裝逼而裝逼。

只是單純的學術探討,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陶宜修皺著眉頭道:“這...好吧...”

他沒想到李承乾竟有如此閒情逸致,還想與天字一科的學子們探討學術。

李承乾點頭應道:“那就由陶院長為我們出題,本宮與你們一起作答,吳雨辰一併參加。”

話落,堂中一片譁然。

陶宜修也是瞪大了雙眼。

李承乾這哪裡是探討,分明是切磋來了。

眾人十分疑惑,他們從沒聽說李承乾在學術方面有什麼過人的研究。

不過他那句,“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卻能算作千古名句。

但僅此一句,卻也無法體現他的真才實學。

“太子殿下,您要與他們一併作答?”陶宜修還是難以置信的問道。

李承乾風輕雲淡道:“陶院長不必擔心,本宮未必會輸。”

“這...”陶宜修有些啞言。

不過他也是爽快之人,便應聲道:“既然太子殿下有此雅緻,今日你們便與殿下共同探討一番學術。”

少頃,陶宜修思忖後,開口道:“我們是白鹿學院,在座的都是寒門子弟,探討學識為的是自強不息,為國效力。”

“前面殿下已經為吳雨辰提了策問,國泰民安,我們便以小見大,以“自強”為題。”

“二十一人答題,如果是文章時間耽擱的太長,那便每人作詩一首,時限為一刻鐘。”

詩是會呼吸的思想,會焚燒的字,是最能激盪人心,體現才華的東西。

尤其是大唐的文人騷客,酷愛作詩。

題目一出,所有人眼光一亮,頓時來了興趣。

平日裡,這些白鹿學子尤愛作詩。

思忖片刻,便有人奮筆疾書,臉上洋洋自得,好似能得到魁首一般。

為了證明自己的實力,他們絕不會因為李承乾參與其中而故意放水。

李承乾倒是不急,他是移動的詩詞庫,隨便吟誦便是千古絕句。

雖然都是他白漂的,但這無傷大雅。

主要是能裝...

能教育這幫莘莘學子,教育這些大唐的棟樑之才。

“恩...”李承乾說服自己後,提筆便寫了下去。

還剩不到半刻中的時候,吳雨辰也動起了筆墨。

他臉上那副泰然自若,便足以說明他的胸有成竹。

陶宜修饒有興致的向李承乾那張案牘撇了撇,心中只想李承乾不要輸的太難看便好。

畢竟李承乾是這白鹿書院的創始人,臉面總歸還是要留一些的。

他最在意的是李承乾這創始人的身份,而非他的太子之位,儲君之尊。

一刻鐘後。

所有人都放下了手中的筆,臉上噙著灑脫。

陶宜修望向李承乾,輕聲道:“太子殿下,您先請?”

李承乾擺了擺手,應聲道:“讓他們先,本宮為客,不可喧賓奪主。”

陶宜修內心苦笑,他讓李承乾優先是有原因的。

學子們興致正高,李承乾先賦詩,一來會調動氣氛,二來被比下去,也不至於太過難看。

畢竟先入為主,印象總會好些。

不然一旦後面出現絕句,那他作的再好,也會黯然失色。

陶宜修沒想過李承乾會贏,頂多也就是重在參與。

但奈何李承乾執意如此,他也不便多說什麼。

隨即,陶宜修掃向學堂中,問道:“有沒有奮勇者,願為第一個賦詩者。”

“院長,我願第一個賦詩。”

天字一科年齡最小的袁玉堂,起身拱手道。

陶宜修點頭應道:“好,那這第一首詩便由你來賦。”

......

當袁玉堂唸完他的詩後,眾人便暗自品著。

陶宜修聽後,給出中肯的評定,“意境雖有,但氣魄不足...不過也算為我們開了一個好頭。”

緊接著,學堂中的二十名天字一科的學子便紛紛賦詩。

當最後的壓軸,白鹿書院大師兄吳雨晨賦了一首後。

他前面的詩篇,全都黯淡無光,索然無味。

“不愧為大師兄啊,此詩堪稱千古絕句...”

“唉,本想我這首詩能壓大師兄一道,沒想到竟敗的體無完膚...”

“咱們也不要洩氣,畢竟大師兄可是直追院長的人,我們稍有遜色,那也是可以接受的...”

堂中學子們,紛紛回味著吳雨晨的詩篇,暗自咂舌。

顯然,已經將李承乾拋到了九霄雲外,全然沉浸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