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時。
丁嶽提著被他踢得半死不活的阿史德加爾扔到了李承乾,臉上噙著歉意,他知道自己過於魯莽了。
李承乾看也沒看地上的阿史德加爾,淡淡道:“將他帶下去吧,別死了就行。”
“是,殿下。”丁嶽回應著,拖著阿史德加爾向軍隊後方而去。
丁嶽的所作所為,李承乾完全理解,他是個有血有肉的漢子,他要是沒有這點血性,李承乾還真不一定能看上他。
部落內的大火,依舊在燃燒著。
白袍軍將士就守在部落外,望著那一個個骯髒的靈魂,徹底消散於天地之間,身軀連同他們的靈魂,一同葬身火海,接受他們應有的懲罰。
......
靠近草原腹的地方。
侯君集幾人正在一座伏屍遍野的部落中,打掃戰場。
尉遲恭開口道:“大總管,這已經是我們發現的第二十五個被屠殺的突厥部落了,真不知道太子殿下他們究竟滅了多少部落。”
“多少?”程咬金接話道:“依俺看,突厥都快被殿下殺光了,真是解氣,大唐已經受了突厥多少年的屈辱了,這次讓太子殿下連本帶利的全都收了回來,痛快!真是痛快!”
尉遲恭感嘆道:“是啊,可惜我們沒能跟隨太子殿下一起,不然也不會淪落到只能當打掃戰場的勤務兵,可惜啊,可惜!”
這次,兩人少有的觀點一致,沒有發生爭執。
秦叔寶打斷兩人談話,“好了,你們兩個別打趣了,你們看近幾天的草場,到處都是行軍的痕跡。”
“如果我猜到沒錯的話,突厥正在大規模向牙帳遷徙,那裡一定集結了重兵在等待著太子殿下,我們還是快些趕路吧,見不到太子殿下,我這心裡總是不踏實。”
侯君集聽了,點了點頭,“叔寶說的在理,依照位置來看,太子殿下距離突厥牙帳不遠了,而我們距白袍軍的位置也應該不遠了。”
“老樣子,送捷報,打掃戰場,我們即可啟程。”
安排好後,馳援大軍又踏上了北上之路。
而遠在長安城的李世民,正在朝堂內,接見一位特殊的客人,東突厥使臣劉雲。
劉雲將處羅可汗的話潤色了一番後,複述給了李世民。
言語間,盡顯突厥卑微的姿態,與處羅可汗真心請降的心。
就連一旁的阿史那華耶,也放低了突厥的姿態,一臉的虔誠。
“哈哈...”李世民看著朝堂上的突厥使臣,意氣風發,“處羅可汗倒是看得清局勢,拎得清輕重,朕兒承乾率領大軍,殺入你突厥境內,如入無人之地,打到了突厥牙帳下,你們才知道我大唐的實力嗎?”
劉雲上前,拱手道。
“陛下聖明。”
“處羅可汗本就想向大唐請降,而不是請和,只是頡利與突利死在太子殿下的手中後,突厥內部便大亂了。”
“東突厥部落眾多,處羅可汗一時沒有辦法,只能先請和,再請降。”
“不過,多虧了太子殿下的神武,殺了那些不識抬舉的東西,讓東突厥見到了太子殿下的英勇與陛下您的聖明,這才爭先恐後的向處羅可汗諫言,向陛下您請降。”
“從此,東突厥,甘心為陛下您出征時的一把刀,一匹馬,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並且,每年都會向陛下您進貢大批的牛羊與錢糧,以表我們的臣服之心。”
不得不說,處羅可汗派劉雲前來,確實是對的。
他的每一句話都說到了李世民的心坎裡,每一句彩虹屁,都拍的恰到好處,在不經意間襯托李世民的王霸之氣。
不過,若是別人,李世民也就照單全收了,但突厥與大唐的仇,是不可解的,他們對大唐百姓的傷害,不是臣服便可以解決的。
李世民冷冷道:“怎麼?處羅想如此簡單的便想將事情了了?他以為這是什麼?這是戰爭,你死我活的戰爭!”
聽了李世民的話,中書令溫彥博站了出來,“陛下,臣以為,我們可以接接受東突厥的臣服。”
“太子殿下固然英勇不凡,為國開疆擴土,征戰殺伐,戰功累累,但陛下剛剛繼位,不宜大肆殺戮,而突厥各部又真心請降,陛下何不順水推舟,承下這個情,以彰顯陛下的皇恩浩蕩。”
“東突厥投降大唐,既顯示了我大唐的軍事實力,又體現了陛下您的大仁大義,如此一來,其他宵小又怎敢再犯我大唐邊境。”
“畢竟滅了突厥對大唐也沒什麼好處,反倒是留著他們,不但每年獲得大量的朝貢,此等豐功偉績,也足可以讓陛下在史書上留下濃重的一筆,從而名垂青史,”
文彥博知道,其他事情李世民可以不在意,但名垂青史這件事,他還是十分垂涎的,李世民肯定不想在歷史上留下暴君之名。
“呵。”李世民冷笑道:“溫愛卿,你繼續,朕洗耳恭聽。”
他倒想聽聽溫彥博究竟想說些什麼。
溫彥博拱手道:“臣以為,我們可以按照東漢光武帝建武年的做法,讓東突厥集中遷徙至河套以南地區,將他們安置在五原塞外。”
“一來可以讓突厥生活在陛下的眼下,讓他們感受到陛下的皇恩浩蕩,感受到陛下是真心接納他們的。”
“二來他們可以成為大唐邊境的一道屏障,護衛我中原的安定。”
“如此一來,天下都會稱讚陛下的聖明。”
溫彥博話音剛落,魏徵便站在了出來,“將突厥安置在河套以南地區萬萬不可,突厥人面獸心,忘恩負義,強必寇盜,弱則卑伏,這是他們的天性。”
“東突厥現有族民十數萬,如果將他們遷至河套以南地區,數年後便會滋生繁育無數後代,這無異於養虎為患。”
“從古至今,突厥從未像如今這樣慘敗過,此乃是上天的懲罰,陛下的神武。”
“況且他們世代侵犯我漢人,與百姓的仇怨,已經到了不可調解的地步。”
“如果陛下念及他們主動投降,不願大肆屠殺,但也應讓他們生活在河套以北地區,居住在他們原有的土地上。”
“但,陛下您不要忘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莫要養虎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