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老祖宗瞪眼:“你們幾個小輩懂什麼?”
“不是,老祖宗,這好處怎麼能都給老沈家賺了呢?咱們也是南樂大隊的人啊!”
“是啊,這是大隊的第二副業,可不是老沈家自己整出來的東西。”
幾位族老一挑眉,招手叫來了幾個後人,在他們跟前耳語一兩句。
然後肉眼可見的,那幾個被叫到跟前的人都閉了嘴巴,顯然都沒啥意見了。
其餘人更懵逼了,這是啥子情況?
沈清東到底是說了啥?
“族老,這……”
不等幾個族老開口,剛剛被族老招到近前的長輩已經下去了。
“來來來,我跟你說,事情是這樣嬸的。”
“這事情我知道,我和你說……”
當不少人都知道沈清東開出來的條件之後,現場頓時安靜了,沒有人再提出意見。
就連那些原本怒氣騰騰的社員,這會兒也跟啞火了一樣說不出別的,更別提鬧事了。
看著眼前這一幕,周玉成滿臉問號。
這咋回事?
他咋不知道還有主意能讓這些人這麼聽話呢?
沈清東微笑不語,對於這一幕,他和沈清念都心中有數,是早就料到的。
不遠處,那幾個族老客氣的衝沈清東點點頭就領著人走了,沒有不滿的意思。
周玉成忍不住了:“清東,這咋回事?”
剛剛還怒氣騰騰呢,這會兒大變臉是吧?
沈清東三言兩語把事情說了出來,周玉成聞言,先是震驚,隨後伸手衝沈清東豎了個大拇指。
“我說你們拿什麼說服的那群老傢伙呢,原來是這樣,不過這一招確實是高,高的很!”
眾人為什麼要阻止沈清西去食品作坊上班?那是因為他們覺得食品作坊已經有了趙淑梅和沈清念兩人,再多一個的話他們就什麼也撈不著了。
這就相當於是這個崗位的機會全部都讓給老沈家了,他們連想都沒得想了,所以他們抗議。
但現在不一樣了,沈清東說只要這個崗位給沈清西坐,那以後社員們手裡的雞蛋就能銷去縣運輸隊,一個雞蛋能賣五分錢。
這是什麼極品的大好事情?
要知道,他們的雞蛋送去供銷社也才三分錢一個,但現在老沈家幫他們賣去縣裡,他們能掙五分錢一個。
一個雞蛋多掙了兩分錢,按照一家三隻雞一天三個蛋來算的話,一個月下來,他們能比以前多賺一塊八,這已經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了。
說完了,周玉成又納悶。
“誒,不過你要是這樣說的話,這也不應該啊,也不是家家戶戶都缺那一塊多嘛。”
沈清東瞥了他一眼沒說話,的確,不是家家戶戶都缺那一塊多,但如果食品作坊的崗位不是沈清西上的話,那這一塊多就沒了。
不是沈清西,一定是他們自家嗎?
南樂大隊人這麼多,所有人對此都是心中有數的,語氣去選一個不確定的機會,為什麼不直接選一個他們一定能拿到手的穩穩的好處?
而幾乎所有人,心裡都是這個想法。
周玉成被沈清東的眼神看得奇怪,愣了幾秒鐘之後,他才反應過來。
“清東,你…你…”
沈清東攤手:“書記叔,我可什麼都沒說啊!”
周玉成無奈,片刻後這才道:“你們這個東西,是跟縣運輸隊合作的,還是打算到時候另尋他路?”
這要是跟縣運輸隊合作的話,那關係到的就是第二副業的事情,那算起來跟老沈家可沒有很大關係。
但要是關係到其他門路,那可就危險了,這就意味著,老沈家可能要去了縣裡投機倒把。
“這個書記放心,這本賬跟食品作坊的賬分開的,我們老沈家可不幹投機倒把的事情。”
周玉成鬆一口氣:“那就行,你們自己心裡有數就好。”
這既然是跟縣運輸隊那邊分開走賬的,那他就不用擔心是不是影響到第二副業了。
至於這屬不屬於大隊管,就算真的屬於,周玉成也是不會管的。
別人不知道他還能不知道嗎?
食品作坊本來就是老沈家人自己搞出來的,這是其一。
其二,這個賣雞蛋的事兒,回頭說不定自家也會參與進去,既然如此,他惹老沈家幹啥?
像是老沈家這種自己做事情還自己想好藉口找補的,根本不用他費心管理的,這還不夠嗎?
他早就想好了,只要老沈家能拿出合理的解釋,甭管人家怎麼弄,就讓他們自由發揮就好了,他等著收錢多好?
.
得知社員們最終的選擇,老沈家眾人都不覺得意外,這是他們早就想到的結果。
沈國華道:“咱們算是為大家出力了。”
對於這工作的事情,他並不覺得有愧於大隊任何人,能夠借這個機會幫大傢伙把雞蛋賣一個更高的價位,這就是對大家更好的回報了。
至於工作崗位,這食品作坊怎麼來的?
本來就是他們老沈家自己折騰出來的東西,憑啥不能讓他兒子來做?
隨著時間過去,食品作坊那邊也快速運營起來,香蓮嬸子做事情勤快手腳又麻利,算得上是趙淑梅的好幫手。
沈清念則是負責記錄一些進出庫的事情,以及盤點和擬定採購單等,沈清西負責送貨採購什麼的,大隊每三天要去一趟縣裡送雞蛋,每次他都是捎雞蛋過去,回來的時候帶上面粉。
要是單看表面,當然是沈清唸的活計最為輕鬆,但實際上,沈清念要管的東西可不少。
單單是盤點,進出貨,核算成本,擬定單子,處理進出訂單這些都足夠麻煩了。
就說香蓮嬸子第一天進來的時候,還覺得趙淑梅真是倒了大黴了,自己乾的累死累活的,小姑子雖然也佔了個名堂,但是卻每天做的輕鬆活計。
但當她跟沈清念相處幾天,發現沈清唸經常為了核算東西或是盤賬對票發愁的時候,她就知道沈清唸的難了。
暗地裡,她還跟趙淑梅嘀咕:“我剛開始還以為你家小姑子啥也不會呢,怎麼我現在看著,這作坊裡最忙的就是她?天天拿個筆在那裡算啊算的。”
趙淑梅點頭:“可不咋的,我乾的這就是體力活,我家念念乾的那都是腦力活,有時候哪個賬對不上她可愁壞了,像是前些天換不到糧票,她也頭疼著呢。”
“我就說沒這麼簡單的工作嘛!你家小姑子這是屬於做會計的唄,那跟你家男人一樣能幹。”
趙淑梅與有榮焉:“那是,念念是厲害的,你別以為她只管這些,作坊銷路這些也都多虧了念念呢。”
“銷路怎麼也算到她頭上?”
趙淑梅:“你還不知道咱們為什麼擴建這個食品作坊吧?因為咱們作坊現在不止是縣運輸隊一個客戶了,咱們很快就能跟省運輸隊合作了。”
“什麼?咱們作坊要跟省裡面的大單位合作了?”
“那當然,這單子怎麼來的知道不?因為縣運輸隊的書記夫人喜歡我們家念念,專門給她介紹的。”
趙淑梅說的時候也不管真的假的,反正她就拿自己的理解跟對方說。
香蓮嬸子也不覺得這有什麼問題,因為她早就知道了,縣運輸隊的書記夫人喜歡沈清念,這已經是南樂大隊眾所周知的共識了。
這自然是源於上一次,沈清念家新房子上樑的時候大隊社員們親眼所見見到梁英和沈清唸的熟悉親暱程度而斷定的了。
自覺知道了內幕的香蓮嬸子怎麼可能什麼都不跟大夥說?至少在她姐姐婦女主任那裡是掛了勾的。
婦女主任劉翠蓮又是個專門管婦女同志的,去勸那些死心眼的婦女的時候少不得就用上了這種素材。
“咱們華國的新標語是什麼你知道不?婦女能頂半邊天,你這是在幹啥子?男人那邊不樂意你就真頹廢了?你還不如人老沈家的念念呢,就不說嫁人怎麼樣,人家念念工作那一塊那可是沒得比……”
於是,一段時間過後,沈清唸的名聲又傳揚開來。
所有人都知道,沈清念在食品作坊坐著最不可或缺的工作,食品作坊怕是離了她都得晃三晃。
打聽到事情從哪傳來的時候,沈清念扶額,心道哪怕都在一個作坊上班,也不能啥事情都告訴香蓮嬸子,不然哪天大隊就傳得滿天飛了。
當然,這樣傳播開來對沈清念也有好處,那就是再也沒有人質疑沈清唸了。
這一日,是給縣運輸隊送貨的日子。
沈清西一整天下來已經送了三四趟了,最後一趟卻是馱著妹妹一起去的。
這一趟並不是沈清念主動要去縣裡的,而是縣運輸隊的梁英要她去的,單單是本著維護客戶這個目的,沈清念就不會拒絕。
然而讓她沒想到的是,梁英叫她來,為的竟然是給她介紹人認識。
“念念來,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一位是省城機械廠的技術主任趙義發趙主任。趙主任,這是沈清念,是我的一個妹妹,同時她也是咱們現在炙手可熱的泡麵的創新者。”
一番介紹,不管是沈清念還是趙義發,二人都覺得有些懵逼,這咋回事?
這咋回事?
怎麼一言不合就給他們介紹?
沈清念倒是挺驚喜的,機械廠的技術主任那相當於什麼職位?
這年頭,你想要改進生活得靠機械,機械可不就是機械廠的技術部研究出來的嗎?
本來她還在想要怎麼找機會去省城認識機械廠的人呢,這倒好,梁英直接給她推薦了一個機械廠的技術主任。
這下子她的真空封口器沒跑了吧?
跟沈清念不同,趙義發則是覺得有點被冒犯了,他什麼身份,對方什麼身份?
別說是泡麵的創新者,就是泡麵的發明者在他這裡也沒資格說幾句話啊,這會兒在他跟前介紹幹啥?
正當他覺得梁英沒眼力見的時候,沈清念笑容滿面開口了:“趙主任您好,見到您真的太高興了,我是沈清念,來自本縣南樂大隊,很高興見到您。”
“趙主任,您是省城機械廠的技術部主任吧?說起來前段時間農忙那會兒我們大隊還琢磨出一個加速剝玉米的機器,我覺得這要是通上電的話速度一定會更快,趙主任您有興趣聽聽看嗎?”
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況且這是關於農業一事,趙義發雖說有些不樂意,但也沒拒絕。
“你且說說看。”
“是這樣的,我們那個剝玉米的機器原理是這樣的,假設兩面都是帶著鐵釘子的鐵板,入口處是玉米大小……最後是由發條帶動的……”
本來趙義發只是隨便聽聽,但當他聽到沈清念說的這麼多東西的時候,他竟然感興趣了。
隨後,兩人熱聊了起來。
當二人結束這番對話的時候,時間已經過去了四十多分鐘,邊上的梁英趕忙送上茶水。
“來來來,看你們兩個說的起勁我都沒好意思打擾你們,來,先喝口水解解渴,這都是新的茶缸,你們隨意用啊!”
沈清念接過茶缸衝著梁英甜甜一笑:“謝謝英姐。”
今兒能搭上趙義發的線真是全都多虧了梁英,就衝這個,她叫梁英親姐都行。
趙義發也笑眯眯的拿過茶缸抿了一口裡面的茶水,心裡剛剛對梁英的那點子怨氣消失於無形之中。
“小梁,今天多虧了你我才能認識這麼個有眼光有想法的小姑娘,我可得多謝你。”
透過剛才的一番交談,他腦子裡已經拼湊出了好幾個輔助剝玉米的機器,而且就算是不帶電的,他也大概知道怎麼整了。
畢竟很多東西原理都是相通的,對他這種內行人來說,融會貫通並不難。
梁英笑了:“有收穫就好,趙主任我跟您說,我之所以給您介紹念念這丫頭,實際上是因為念念當時跟我說過,我們這個泡麵可以用別的容器裝,然後用東西密封……”
她看向沈清念:“念念是吧?我有些記不大清楚了,你跟趙主任說說唄!”
趙義發眼睛大亮:“丫頭,你有什麼想法儘管跟我說,我一定竭盡所能去嘗試,看看能不能做成。”
這個年頭的人,大多數太缺乏想象力,所以他們做機械的也很難去調整東西,只能是先把東西生產出來,再逐步去修改完善。
如沈清念這樣,大概原理知道一點兒,還擅長描述的,讓他覺得特別有信心和奔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