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獻專業除了沒返校的,全部的十三個人都跟著鄒世芳過來了。進了地下室,他們看到一摞摞古籍,立即眼冒精光。

學校雖然有古籍供他們研究,但是那些古籍都被人翻了不知道多少遍了,研究成果都出了一大堆了。

劉紅民的這些古籍可都是剛買回來了,他們可以從頭研究,印證學到的知識。

“都來了?”劉紅民為他們介紹了馬為度。

馬為度看到這麼多京大高材生,莫名的感到自卑。

葛朝光他們還是挺隨和的,和馬為度打了聲招呼,就直奔那些古籍而去。對於古籍這幫人是專業的,很快就將古籍分好類。

“紅民,你這些古籍大部分都是學校沒有的。我們不知道有沒有研究價值,得需要過一遍才行。”

劉紅民:“都需要什麼?”

“最主要的是改善地下室的環境,要保持通風、乾燥,買點花椒,包起來放在古籍的附近。最最主要的是,一定不能和現代紙張長時間接觸,不然會損毀這些古籍的……”

劉紅民連連擺手,“我不懂這些,老鄒,要怎麼辦,你和老葛商量。“

鄒世芳無語,“我就是欠你的。”

葛朝光嘲弄的說道:“你就是欠他的。”

眾人頓時笑了起來,“老鄒,現在知道劉紅民的飯不是那麼好吃的了吧?”

“就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你是要付出代價的。”

鄒世芳無奈聳肩,“誰讓我嘴饞呢!”

眾人一陣鬨笑,氣氛頓時活躍了起來。

劉紅民和馬為度將齊白石的畫都整理出來,然後為眾人準備午飯。

改造地下室的事情被劉紅民甩給了鄒世芳,這事鄒世芳也算輕車熟路,再次將之前裝修四合院的工人請回來。劉紅民則拉上馬為度,去購買電器。不僅是冰箱、電視,還有地下室所需要的通風機等裝置。

一連忙了幾天,終於將地下室改造好。古籍也都分好了類,剩下就是研究裡面的內容。

古典文獻專業的同學們,決定以後週末就來四合院研究。劉紅民對此非常歡迎,他買古籍,就是想要知道里面的內容,有沒有什麼歷史意義。

新學期開學,劉紅民興沖沖的趕往京大。有一段時間沒見到查劍英了,他分外想念。

好不容易熬到了中午,劉紅民立即前往女生宿舍,等查劍英下課回來。

等了一會兒,只見王曉萍和其他室友一起回來的。

他連忙迎了上去,“曉萍,劍英呢?”

王曉萍納悶的說道:“我還想問你呢!劍英沒來上課啊!”

“什麼?”劉紅民愣住了,“不應該啊!她和我說,開學之前就會回來的。”

王曉萍愣住了,那查劍英去哪了?

這時候,一旁的室友說道:“我昨天好像聽說查劍英作為交換生去留學了,也不知道是真的假的。”

“什麼?”劉紅民愣了一下,他記得查劍英應該是大學畢業之後才去留學的。而且,就算查劍英要去留學,也應該和自己說一聲啊!

“不會吧?”王曉萍也不敢相信,“沒聽劍英說過啊!就算要留學,也不用這麼急吧?”

“我也覺得不可能!”那個室友說道:“可是今天劍英沒來,我才覺得這事可能是真的。”

劉紅民問道:“你是聽誰說的?”

“沒看到人,不過那人說劍英的父母幫她辦理的手續,你去問問我們教授就知道了。”

“謝謝!”

劉紅民對那個女生道了聲謝,立即騎車奔向了中文系的教學樓。到了樓下,他連腳踏車都沒有停好,就直接跑了進去。一路狂奔上樓,終於堵住了文學專業的教授,“老師,我聽說查劍英去留學了,有這回事嗎?”

文學教授認識劉紅民,知道他和查劍英關係很好。所以他點了點頭,“的確有這麼一回事,昨天查劍英的父親來學校辦理了手續。”

劉紅民頓時感覺一陣天旋地轉,強自鎮定的問道:“那……那查劍英有沒有給……給同學們留下信之類的東西?”

文學教授搖頭,“查劍英的父親什麼都沒有留下,辦完手續就走了。”

劉紅民再也堅持不住了,一屁.股坐在地上。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查劍英不會不給他留信的。

很快,他就想到了查父查母對他的態度,很顯然他們不希望自己和查劍英在一起。

“同學,你沒事吧?”

“沒……沒事!”

劉紅民感覺力量慢慢恢復,這才爬起來,慢慢走出文學教授的辦公室。然後越走越快,急奔下樓之後,從地上扶起腳踏車,疾跑幾步跳了上去,直奔查劍英的家。

敲了半天門,沒有人開門。一直到旁邊的鄰居不耐煩了,走出門來對劉紅民說道:“別敲了,這家人都已經出國了。”

劉紅民連忙問道:“大爺,他們什麼時候走的?”

“昨天走的!”那大爺說道:“你是他們家閨女的男朋友吧?我之前見過你。”

“對!對!就是我!”劉紅民再次問道:“我女朋友也是昨天走的嗎?”

“那閨女都沒有回來!”

大爺說道:“就是老查自己回來的,給他閨女辦了手續,完事之後他就去機場了。”

劉紅民放棄了,他一屁股坐在地上。現在他已經確定了心中的答案,就是查父查母棒打鴛鴦。只是,讓劉紅民失望的是,查劍英竟然也同意了。

原來,她對我們之間的感情並不是那麼珍惜?

原來,留學對她來說竟然如此重要!

大爺看他不在折騰了,不由得搖著頭回了家。

不過劉紅民還是不甘心,他站了起來,騎上車返回京大,給羅保銘寫了封信,請他幫忙尋找查劍英。如果能夠找到她,就將信交給她。

查劍英的不告而別,讓劉紅民魂不守舍了很久。

一直到三聯出版社將少包的日語版稿費打了過來,才讓劉紅民打起點精神。一百八十多萬港幣,兌換成外匯券將近一百五十萬元。劉紅民馬不停蹄的去了榮寶齋,將那裡庫存的古籍全部買下來一份。

很多女人都說,購物可以緩解壓力。一下子花了八十萬外匯券,劉紅民的確感覺心情好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