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幹掉日軍一個加強大隊,這是一場完完全全的勝戰,精彩至極,足以讓87師522團名震天下。

87師的官兵們揚眉吐氣,對宋鴻飛佩服不已。

尤其此戰成功俘虜了10餘名日軍,這是國軍從未有過的戰果。國府曾發過一個賞格,抓住一個日軍俘虜獎賞200大洋,但就是從來都抓不到。

深受武士道和軍國主義思想洗腦的日軍,陷入絕境時會選擇自殺而不會當俘虜。此戰俘虜的都是輕重傷員,由於昏迷以及我軍攻擊迅猛來不及自殺。

師長王又平心情暢快至極:“想不到你宋老弟對日寇的第一場勝戰,竟是在我87師取得的!哈哈,足可先浮一大白!”

宋鴻飛說道:“這是全體官兵齊心協力、浴血奮戰取得的勝利。”

王又平直點頭道:“是啊!我感受到此戰中將士用命,同仇敵愾,各級主官、各專業的參謀人員高效協同、周密謀劃,彷彿凝聚成了一個整體、一股氣,全師一杆槍!指哪打哪,所向披靡!我這個師長都很好奇,你到底是有什麼魔力?”

宋鴻飛從不自傲自大,也不妄自菲薄,道:“無他,軍隊作戰本身就是一個組織嚴密、協同配合的體系的對抗,需要成百上千的戰士以高度的協同性、統一的戰略意圖貫徹執行!指揮官要做的是帶領戰士們去完成這個目標。”

宋鴻飛一直牢記父親跟他說過的那句話:要想成為無敵的統帥,首先要成為士兵心中的英雄!

這就是宋鴻飛的理念:戰爭的勝利,需要由無數的戰士組成強大的整體,以鋼鐵的組織、鋼鐵的紀律、無比的勇氣智慧和彼此間的絕對信任,齊心協力共同衝向同一個目標!

倆人隨即在簡易的沙盤和地圖上認真進行戰後覆盤總結,反覆推演。

王又平嘆道:“長久以來我軍指揮官不懂現代戰爭,不知攻擊應如何準備、如何實施、重點如何形成與選定、步炮兵如何協同、上下左右如何聯絡、障礙物如何破壞、敵陣地內如何掃蕩,僅知以肉彈抵抗鋼彈,以致犧牲無不重大,攻擊無不頓挫。”

隨後又鄭重地道:“此一戰的理念和經驗可作為最成功的戰例,為我軍提供了寶貴的借鑑。張文白將軍剛才來電,要我們儘快上報詳盡的戰報,我已令參謀處整理補充,形成完整的總結報告。”

宋鴻飛點點頭,說道:“如此甚好,報告完成了也給我一份啊,這樣難得的實戰經驗總結,教導總隊也要好好學習呢。”

“無論如何,此戰獲勝你是首功!我要為你請功!”王又平道,“依我看,乾脆你別回教導總隊了,就留在我們87師好了!”

看他神情確是極為懇切。

不過隨後王又平自已也笑了:“想來桂率真總隊長肯定要找我拼命啊!”語氣中也極為痛惜。

“承蒙惠顧,不勝感激。”宋鴻飛笑道,“我只是革命的一杆槍,要我打到哪就指到哪。”

此戰自謀劃開始就倍受各級指揮層面的關注,第九集團軍還派員和支援的炮兵一同前來觀戰。一戰告捷,集團軍、第三戰區、軍委會的賀電和嘉勉電報接踵而來。

上峰自有上峰的想法。

張文白總司令一直苦惱於國軍戰術呆板、落後,進攻動輒整營整團衝鋒,防禦則一動不動死守一線,攻不克守不堅,以至淞滬戰場上無數的官兵淹沒於敵人的火海。

張總司令心想有了這一戰彈性機動防禦的勝利,參戰國軍各部隊要是按照這個打法至少能減少很多傷亡。

軍委會則站在了指導全域性的戰略高度,最高層在考慮如果將宋鴻飛的現代軍事理念與戰術思想推廣貫徹到所有調整師、乃至所有中央軍部隊中,試問華夏誰與爭鋒!又何患倭寇不除?

最高層已經在思考一個想法:在陸軍大學和中央軍校開辦講習班,對各地陸續趕往淞滬的各部隊將、校軍官分批進行短期輪訓,開展現代戰術的教育訓練,輪訓完成後再派往淞滬戰場。

宋鴻飛和王又平都料想不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竟然產生了這麼多的連鎖反應。

大戰結束,宋鴻飛馬不停蹄要趕往張華浜教導總隊2團。

王又平一再挽留:“真想留你下來,再多打幾場勝戰!”

但他也知道宋鴻飛還有要務在身,只得惋惜相別,道:“戰事繁忙,我就不能遠送了!王副官知道教導2團團部的位置,路上的情況他也熟悉,途中要透過日軍的火力封鎖線,一定要小心!就讓他負責陪你們前往吧!”

“後會有期!”宋鴻飛哈哈大笑道,“相信你我還會有再次並肩作戰的那一天!”

望著宋鴻飛一行遠去的身影,王又平對參謀長夏生道:“年紀雖輕,卻沉穩如山,氣度不凡,已頗有大將風範!”

夏生歎服地道:“真是盛名之下果無虛士!”

張華浜,教導總隊2團團部。

副總隊長周振強對剛剛到來的宋鴻飛說道:“行啊你小子!想不到剛回來就在87師鬧出個這麼大陣仗!要不是剛才得到王又平師長的通報,還真被你矇在鼓裡了。”

宋鴻飛笑道:“是打了一仗,不過也不算大,只是適逢其會罷了。”

周振強又說道:“早前接到桂總隊長從柏林發來的電報,說你已啟程回國,只是算算時間,沒想到你竟然能這麼快回到了?”

宋鴻飛有點無奈地道:“全拜東洋鬼子所賜!郵輪船長獲悉東洋鬼子要封鎖我國海岸線的訊息,為免生事端就要趕在封鎖前到達,一路上急速飆船,竟然提前到達了。”

周振強恍然大悟:“舟車勞頓,辛苦你了!”

“對了,桂總隊長也已經啟程回國。”周振強又道,“啟程之時他發來電報指示要抓緊練兵備戰,不知道你連夜趕來,可是帶有總隊長什麼指示?”

宋鴻飛不好說到淞滬戰場2團陣地只是他的個人主張,只好說道:“回國前和總隊長判研過時局,我總隊沒有和具有現代化陸海空立體戰力強敵作戰的經驗,也沒有進行過相應的面對飛機、坦克、重炮作戰的訓練,總隊長指示抓緊在全總隊進行現代戰爭條件下的臨戰訓練。”

\"87師這一戰的經驗,倒是給我們提供了最好的借鑑。我已經向王又平師長索要一份此戰的總結報告,待他們整理形成就會送來。\"

“2團情況如何?”

“連日作戰,2團傷亡很大,建制還算完整,士氣也還好。”周振強說道。

“在張華浜反登陸防禦作戰中,2團按照總隊一向進行訓練的彈性機動防禦,日軍佔不著什麼便宜。但是我軍缺乏重炮火力,攻堅乏力,一直也無法將敵人趕下海。”

“張華浜靠近吳淞口和黃浦江,日軍大口徑艦炮的火力實在太猛了,我總隊參戰的75山炮營只能以單炮、雙炮機動作戰,隨時要防備敵機和遠端炮火的反擊。”

宋鴻飛亦嘆道:“器不如人吶,吃太多虧了。”

宋鴻飛和周振強討論著相應的訓練和作戰計劃,直到深夜。

翌日一早,國內外的通訊社、報紙、電臺均以特大新聞爭相報道這場勝戰的訊息。

《中央日報》頭版頭條《我八十七師江灣大勝日軍,敵第三師團精銳大隊遭殲滅性重創》,寫道:此戰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沉重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使全線士氣為之一壯,如各軍都同87師一樣,那就不難打敗和消滅敵人。

滬上賣報的小報童興奮的高喊著:“號外!號外!江灣我軍大勝日軍!”惹得街上的民眾爭相購買,短短時間很快就搶購一空。

滬上的民眾得知捷報,歡呼雀躍奔走相告,好好地出了一口心裡壓抑已久的鬱悶,各界的慰問團絡繹不絕前來江灣87師駐地。

各地的國人透過報紙和廣播獲悉打了一場結結實實的勝戰,舉國沸騰。國人看到抗戰勝利的希望,極大的振奮了反侵略的志氣和信心,社會各界團體和人士的賀電、慰問信雪片一樣向87師飛來。

搞得王又平都有點應接不暇,87師上下全體官兵士氣高漲。

日軍遭到沉重打擊後,對國軍的戰鬥力產生了新的評估。

87師按照彈性防禦理念繼續完善和加強了防禦體系的部署,日軍對江灣更是不敢輕舉妄動,我軍在江灣地區的防禦形勢由此大為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