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聯絡點主任陸橋山中校和高慕禹走了進來。

陸橋山道:“已查明,教導總隊副總隊長周振強率領第2團來滬參戰,歸屬張文白第9集團軍,作為直屬預備隊。現在配屬第87師,由集團軍前敵指揮官87師師長王敬久指揮,該師正在吳淞、江灣、楊樹浦一帶作戰。”

宋鴻飛立即在地圖上找出了位置,陸橋山又跟他大致說明了當前的戰局情況。

國軍猛攻多日,日海軍陸戰隊憑藉堅固工事頑抗待援。就在關鍵時刻,英國佬又提出雙方調停建議,你說它要有這個一言九鼎的實力也就算了,然而它就只是個攪屎棍,日軍根本就不買它的賬。

但是處處需仰人鼻息的國府卻不得不有所顧忌,無奈只得再次下令暫停進攻。

就是在這個空當,日軍兩個大隊的海軍陸戰隊登陸增援,這股生力軍無疑給滬上日軍注入了一針強心劑,缺乏強大攻堅能力的國軍攻擊進展更為困難。

8月23日起,日陸軍第3、11師團先頭部隊在艦炮、航空兵火力掩護下,在吳淞口鐵路碼頭、獅子林、川沙口、瀏河口一帶登陸,向寶山、月浦、羅店、蘊藻浜一線進攻,意圖包抄國軍翼側。

不知餘則成得知日軍這一舉動是否被驚得目瞪口呆,這情形和半個月前還在印度洋航行的郵輪上時宋鴻飛所作的態勢圖如出一轍。

日陸軍主力師團增援後,國軍翼側受敵,已無力再消滅日海軍陸戰隊,我軍調集部隊反擊登陸日軍。

此後數日以來,淞滬鏖戰愈激烈,雙方互有攻守,戰事膠著。

陸橋山又沉重的道:“尤以羅店、月浦戰事最為激烈,我英勇無畏的18軍將士以劣勢裝備與敵飛機、艦炮殊死血戰, 雙方反覆拉鋸爭奪,傷亡都極為慘重。最新的訊息,昨日羅店又再次淪陷。”

對於羅店之戰,熟識戰歷的宋鴻飛當然很清楚。沒有制空權和制海權,火力又遠遠落後於日軍,18軍官兵以血肉之軀抵抗敵人的堅船利炮,實踐了戰前他們殺敵報國的豪邁誓言。

宋鴻飛心情無比沉重,喃喃道:“就是血肉磨坊啊。”

他盯著地圖思考著,國軍付出慘重傷亡進攻無果,只得採取守勢,淞滬大戰進入了相持階段,心中暗歎:雙方還在不斷持續增兵,攻守異勢,日軍已經由守勢轉為攻勢。

少傾,宋鴻飛對高慕禹道:“你直接回京吧,我得到教導總隊2團看看。”

高慕禹一怔,立即道:“那我陪你去。侍一處陳立仁主任給我下了死命令,一定要保護好你的全安,直到你安全從滬上返京。不然我無法向侍從室覆命。”

一聽此話,陸橋山不禁暗暗吃驚,心思立刻活泛開了,心想這位宋家大少真是深受軍委會高層器重,我的乖乖,侍從室特位陪同,還有誰能有這待遇?今天大神到來,一定得給他留個好印象,要是今後能結交上他。。。

宋鴻飛有些吃驚,也有些感動,道:“戰場槍炮不長眼,你不必跟我去冒險。你現在就可以回去覆命了,一切責任和後果由我自已承擔。”

高慕禹卻堅決道:“我也是軍人,軍人哪能怕上戰場!軍人的天職是服從命令,陳主任的命令我必須執行到底。”

“好樣的!”這份精神深得宋鴻飛讚賞。軍人之間不必再婆婆媽媽,他伸手拍拍高慕禹肩膀:“那就跟我到戰場上闖闖吧。”

陸橋山道:“兩位的軍人精神實令人倍受鼓舞,87師司令部的地點我熟,就讓我給兩位帶路吧。”

宋鴻飛身兼軍委會德國顧問團聯絡組成員,這一身份讓他在各部隊到訪通行都無任何不妥和障礙,更何況現在德顧問團的眾多成員確實也參與了前線作戰指揮,為缺乏現代戰爭能力的國軍提供了重要的幫助和參考。

而陸橋山、高慕禹作為侍從室侍衛組人員,權勢雖不大,卻是地位超然,別人只唯恐巴結不及。

宋鴻飛之所以非要到戰區,一是想親眼看看半自動步槍和通用機槍在其他國軍部隊裝備後的實戰表現。二是他要摸摸日軍的戰術和作戰特點,畢竟他自已也沒有在敵軍陸、海、空強大立體火力情況下作戰的經驗,以便回到教導總隊開展針對性的訓練。

知已知彼,方能百戰百勝,一向是宋鴻飛的信條。

第9集團軍前敵指揮官、87師師長王又平中將得知宋鴻飛到來,並且還是侍從室的人陪同,吃驚不小。他很驚訝為何宋鴻飛會突然到來,而集團軍卻事先沒有任何通報?

王又平之前和宋鴻飛打過交道,教導總隊的整軍建設和先進戰術在德械調整師部隊推廣後,宋鴻飛名聲鵲起,他的87師和其他德械師都到教導總隊觀摩取經過,但兩人並無過多的交往。

宋鴻飛剛一進入87師指揮部,王又平就熱情地伸出手道:“歡迎!歡迎啊!”

宋鴻飛以標準的軍人姿態啪的一個立正敬禮:“王將軍!”

王又平回禮,宋鴻飛這舉動給他的印象極佳。

宋鴻飛道:“貿然前來,還請王師長見諒。”

王又平笑道:“哪裡的話,當年的小老師、如今的宋大博士到來,我倒屣相迎還來不及呢!”

王又平口中所說“小老師”,是宋鴻飛少時每年去給黃埔前幾期的軍官生進行射擊演示,孫先生曾特地授予他榮譽教官的頭銜,有的黃埔生一期生就喊他小老師。

王又平是一期生,也是一期中在36年就敘任中將軍銜的少數幾人之一,這一聲稱呼把兩人的關係拉近了許多。

宋鴻飛開門見山,表明了來意。

王又平頓時有些肅然起敬。

王又平知道教導總隊桂率真隨孔特使訪歐之事,因為媒體大為宣揚過這一“益謀敦睦邦交”的盛舉。但他不知道後來宋鴻飛中途秘密前往,更沒想到宋鴻飛剛剛回到國內,一下船竟直接來戰區前線。

都是領兵之人的直爽性格,兩人不再客套寒暄。

王又平在一面巨大的戰區地圖前介紹戰況:“昨日起,日陸軍第3、11師團主力已在寶山、楊樹浦各碼頭紛紛登陸,輸送大批裝備軍械物資,接防了虹口、楊樹浦一帶海軍陸戰隊陣地,當天向閘北、江灣等陣地反攻。在浦東方面,炮戰激烈,已有訊息稱日軍企圖登陸。”

宋鴻飛面色凝重:“形勢不容樂觀啊。”

王又平嘆了口氣:“10萬人合力圍攻,要吃掉人家1萬餘人,沒能辦到;30萬人又想要吃掉人家5萬人,還是沒能如願。雙方還再繼續增兵,已有情報表明日軍即將再增3個陸軍師團,兵力將達15萬人。”

宋鴻飛道:“此戰為我軍第一次陸、海、空三軍諸兵種大規模協同作戰,坦白的講,協同效果很差。”

王又平點點頭:“不說海、空配合了,我軍步兵與炮兵協同作戰的訓練就極度匱乏,我87師跟教導總隊觀摩取經過,但也只學會了些皮毛,其他非調整師就更不必說了,連炮都沒幾門。步兵與戰車協同的訓練,除了你們,其他部隊都沒做過。”

“我軍不懂現代戰爭,將士們就全憑一腔熱血與鋼鐵意志在和敵拼殺啊。攻擊敵陸戰隊司令部和匯山碼頭等據點的時候,由於不懂和重火力配合,人衝上去了,卻僅能依靠手榴彈、炸藥包抵近爆破,始終無法砸開敵堅固堡壘,被敵組織重榴彈炮、飛機和艦炮火力覆蓋,進行反衝擊。我軍一個攻擊波的整整兩個營,活生生的血肉之軀在填敵人的火海啊。”

王又平越說越悲痛,雙眼眼眶已是通紅。

87師指揮部裡的人表情悲愴,隱隱有低低的哽咽聲在蔓延。

宋鴻飛和陸橋山、高慕禹無比的沉痛,他們早知前線戰事不利,但也未料到戰況竟是如此艱難,如此慘烈。

“我國是落後的農業國,和現代的工業化國家作戰,面對技術遠勝我們的對手,總要付出血的代價,這是歷史給我們最慘痛的教訓。”宋鴻飛緩緩道,“但是,我們不能讓先烈們白白犧牲!先烈用生命換來的寶貴經驗,我們必須吸取總結,在戰鬥中學習,在戰鬥中成長!先烈的血才不會白流!”

“現代戰爭我們雖然還生疏,但它也有它的規律和特點,我們不能再簡單刻板遵循之前國內戰場低烈度、低火力條件下的理念和打法了!日軍具有陸、海、空立體火力優勢,我軍陣地設定和戰術實施就得首先考慮如何防空、防炮、防重火力大面積殺傷。”

在87師指揮部裡這麼多專業參謀指揮人才眾目睽睽之下,宋鴻飛從容不迫侃侃而談。

在場之人有中將、少將,更不乏和宋鴻飛一樣軍銜的上校,但沒有人會心生“狂妄自大”之感,反而都覺得是合情合理、理所當然的事情。他們很多人都觀摩過教導總隊的戰術訓練,也研究過宋鴻飛發表的文章,一些人還在陸軍大學的課堂上過宋鴻飛的課。更何況,連中將師長都叫人家一聲小老師,誰還有異議?

宋鴻飛知道,國軍軍官長期受近代落後軍事思想影響,黃埔建校更是全盤照搬了蘇俄的經驗。前幾期學員並無系統性現代軍事教育,類似速成班,匆忙畢業即上戰場領兵,只會簡單刻板地遵循軍校的教育、訓練理論。在北伐和內戰中,基本都沿用蘇俄分梯次波浪式衝鋒的理念。

在德顧問團的幫助下,調整師和整理師部隊雖然也進行了一些現代軍事理念和戰術的教育訓練,但這並非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也不是看過他幾篇文章,聽過幾次課就能學會的,非得經過嚴格刻苦的訓練和實戰不可。

但由於物質條件限制,國軍部隊實戰化的訓練和演習少,就連調整師步兵一年的實彈訓練都沒幾次,炮兵實彈射擊更是寥寥無幾,炮兵協同、步坦協同又如何能談起?

宋鴻飛不禁痛惜,只能在戰鬥中學習了,在殘酷的戰場上付出不必要的犧牲,以血的代價為學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