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下午,天氣晴朗,溫和宜人。
柏林軍事學院的射擊場上,遠山環抱,樹蔭環繞。
柏林軍事學院創立於1810年,是世界上第一所培養高階參謀人員的軍校。在其校史上,培養了大批如克勞塞維茨、毛奇、施利芬、魯登道夫、鄧尼茨、古德里安等著名的將領,堪稱“將軍和軍事家的搖籃”。
“真是名將如雲,和西點一樣都是聞名世界的軍校,只可惜,德三帝國的失敗,註定了它以後的命運。”宋鴻飛暗暗地想。
宋鴻飛抬頭看看了天空,陽光並不刺眼,藍天白雲,溫暖,無風。
“真是一個射擊的好天氣。”宋鴻飛默默地道。
他將要在這裡進行一場射擊表演。
射擊位置上已擺了幾張鋪著桌布的桌子,上面放置著幾支外形漂亮的“民24式”半自動步槍,旁邊放著幾個壓滿的彈匣。
前方遠處,已按距離遠近豎立起了50米、100米、200米三種不同的射擊鋼靶。
在身後,是一座觀看臺,已坐了很多德方和中方的人員,不過此時中間的主席臺上還空著。四周站立著一位位頭戴M35鋼盔的德軍憲兵,手執毛瑟98K步槍,如標槍般筆直挺立,目光銳利冷峻,氣勢威嚴。
人群聲音突然變得嘈雜了一下,又很快安靜了下來,所有人都扭頭望向一方。只見一個車隊駛來,在執勤軍官的引導下停在了附近,立即有人迎接了上去,德國的大人物們相繼從自己車上下來,德國元首希特勒在一大群德國高層人物和將軍們的簇擁下走向觀看臺。
宋鴻飛親眼見到到了這位世界歷史上的著名人物。
和歷史照片上看到的一樣,標誌性的小鬍子很是顯眼,身穿穿褐色的衝鋒隊制服,沒有任何軍銜標誌,左邊胸口口袋上佩戴著那枚鐵十字勳章。那是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獲得的一級鐵十字勳章,希特勒視它為無上的榮譽,終身自豪地佩戴著,甚至他死的時候這枚勳章依舊戴在身上。
希特勒一身戎裝制服,形如孤峰獨聳的高挺鼻樑,薄削的嘴唇,嘴角微向下抿著,目光有神而銳利,不怒自威,顯示出他的堅毅和決斷。極具壓迫力的強大氣場,在一眾將領們的簇擁下猶如眾星捧月般,獨顯出一身威嚴冷酷的獨特領袖氣質。
這就是這位世界狂人給宋鴻飛的第一印象。
簇擁著在希特勒周圍的是一群德軍中赫赫有名的高階將領,炫目耀眼的將星肩章,宣示著他們的赫赫威嚴。
宋鴻飛心裡也不得不服氣,後世人們把納粹德國的軍服評為史上最帥氣、最好看,是無法超越的經典之作,果真是很有道理的,此刻親眼所見德軍高階將領的精美服飾,他非常認同。
德軍M36軍服造型美觀,製作精良,裁剪合體,收腰的設計,突出肩和胸部,顯得更加精幹挺拔,也更加顯出了軍人的力量感。色彩鮮豔的肩章和領章非常精美華麗,再佩戴上各種別緻的胸章、徽章和標誌,氣勢非凡,極具藝術的美感和強烈的視覺衝擊力。
這身漂亮十足的軍服讓每一位身穿它的人都變得精神抖擻、神采奕奕,將男性的陽剛之氣體現得淋漓盡致,非常符合納粹一心打造的日耳曼民族高高在上的形象,襯托了軍人的虎虎生威,更彰顯出了威嚴英武的精氣神。
宋鴻飛博覽群書,熟知二戰的歷史,他的視力也極好,此刻他已認出了其中的一些人:
納粹德國的副元首魯道夫·赫斯;
德黨政軍重要領導人、德“經濟沙皇”、內閣不管部長、“四年計劃”負責人、德空軍總司令戈林;
時任德戰爭部長(國防部長)兼武裝部隊總司令,1936年剛被授予陸軍元帥的勃洛姆堡;
德國防軍陸軍總司令弗裡奇;
柏林第1集團軍司令倫德斯泰特;
警察總監、蓋世太保首腦和黨衛隊帝國長官希姆萊;
黨衛隊情報部門及秘密警察頭目海德里希;
國防部軍隊局局長威廉·凱特爾;
國防部國防軍局局長賴歇瑙;
國防軍陸軍總參謀部的第1處(作戰)處長曼施坦因;
裝甲兵總監、第二裝甲師師長古德里安。
射擊表演開始,宋鴻飛在萬眾矚目中走向射擊位置。全場的目光追隨著宋鴻飛,他步伐堅定,臉上滿是自信和期待。
宋鴻飛走到射擊位置的桌子前。
“演示科目——半自動步槍50米、100米、200米速射,演示開始!”解說員雄厚的聲音從喇叭裡面響起。
“預備——!”旁邊的指揮員高喊。
宋鴻飛拿起步槍,眼神一下子就銳利起來,虎視眈眈緊盯著50米遠的頭部靶。
“射擊——!”指揮員高聲下令。
在一片萬眾期待的注目中,只見宋鴻飛手上動作飛快,令人眼花繚亂,三下兩下,轉眼間就把手中的步槍分解了,步槍變成了一個個零部件。
“噢,天哪?他在幹什麼?”眾人看得驚訝,都有些不明其意,觀看臺上已有人發出一聲聲驚呼。
“好!”宋鴻飛高喊。
接著他又立即抓起桌上的零件,飛快的動作就像是電影的快放,武器零件微微的金屬碰撞聲不絕於耳,一個個零件飛一般長到槍上該待的地方去,轉眼間,零件又變成了步槍,就像是變戲法一樣。
觀看臺上眾人已經看得目瞪口呆了,直到此時,方才爆發出如雷的掌聲和喝彩聲。
此時此刻,包括孔庸之和俞大維、徐庭瑤等人在內的華夏國考察團成員,才暗暗鬆了一口氣,剛剛被宋鴻飛這突來一幕給驚跳到嗓子眼的心也放了下來,誰也沒有想到他會給你來這麼一手!
“這混小子,總是會出其不意給你來點刺激!”俞大維笑罵道,臉上卻已浮現出明顯的笑容。
華夏國考察團成員們都相視會心一笑。
宋鴻飛拿起一個彈匣,快速裝到槍上,隨即他剛剛舉起槍,似乎未見作任何停頓瞄準,槍聲就立刻響起。
“鐺鐺鐺鐺鐺。。。!”
密集的、節奏分明的十聲槍響,短短不到10秒鐘,50米外10個頭部鋼靶應聲落地。
看臺上立刻又爆發出驚呼!
這些戎馬生涯多年、身經百戰的將軍們早就赫然發現,這支剛剛經過分解、組合的步槍,宋鴻飛竟然不用先校槍,就立刻進行精度速射,並且彈不虛發!
德國將軍們立刻明白了宋鴻飛的用意,無需工具快地分解、組合,無需進行校槍,既十分便於保養維護,對於在真實的戰場環境中也意味著可以快速便捷排除武器故障、可充分利用損毀武器的零部件,宋鴻飛是特意要給他們充分展示這支步槍優秀的結構設計和優良效能。同時,這自然也體現了宋鴻飛本人的射擊技術是多麼高超!
隨即又出現了驚人的一幕,最後一發子彈的槍聲未落,只見宋鴻飛左手飛快從桌上抓起一個彈匣,在槍身的彈匣上一頂,舊彈匣被頂落,新彈匣同時已安裝了上去!他左手又飛快地從上邊繞過槍身一拉槍栓,眾人尚未及反應過來,新彈匣又已立刻射擊!
直到此時,換下來的舊彈匣才剛剛落到地上!
“鐺鐺鐺鐺鐺。。。!”
又是急促的十聲槍響,100米外10個半身鋼靶槍響靶落!
“oh,單手換彈匣!”看臺上的德國將軍和華夏國考察團的成員們又一次被震驚,立刻爆發出驚呼聲和轟鳴的掌聲!
一邊開槍一邊換彈匣,不間斷射擊,舊彈匣打完,換上新彈匣繼續打,這個過程快得好像沒有停頓似的!這一絕技震驚了現場所有人,包括華夏國考察團成員在內的所有人都看得目瞪口呆,他們誰也沒有見到過,德軍將領中已經有人在交頭接耳、互相議論起來。
誰也沒能想到,這支半自動步槍還能這麼打?!
10發彈容量的彈匣,他半分鐘內打完了兩個彈匣的20發子彈,整個過程快得中間沒有任何槍聲的停頓和節奏間隔的不同!
如果只憑耳朵的聽覺,聽起來就像槍上裝的是20發的彈匣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