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宋鴻飛已在西點軍校度過了三年的時光。

在這三年中,歷經了傲慢自大的歐美白人的歧視和挑釁,也有沙盤推演、美英軍校競賽等成長之路上的種種經歷,21歲的宋鴻飛已漸漸褪去了青澀,愈加成熟穩健。

歐美國家不公正對待和歧視尤其深深刺激著他們,宋鴻飛時常憤怒而斬釘截鐵地說:“我們代表著祖國,一定要為國人爭口氣!華夏人不比外國人差!”

在西點,宋鴻飛經常抱怨訓練使用的M1903春田步槍就像個燒火棍。真是由奢入儉難,穿越而來的他在後世56半、81槓、95式、03式都打過,這麼一對比,也難怪他看不上這把栓動步槍。

張誼很是納悶,不解地問道:“難道你還用過哪把更好的步槍?你要扛著機槍突突才爽啊?”

宋鴻飛一時語塞,他當然不可能說出實情。

張誼見他有點窘迫的樣子,也樂了,就逗宋鴻飛:“看你成天畫些槍啊炮啊,難道是想造槍不成?”

宋鴻飛一本正經的點點頭:“哎呀,真聰明,你說對了!”

張誼大吃一驚,看宋鴻飛好像一臉認真的樣子,根本不敢相信這話,隨即作出一副嗤之以鼻的表情:“鬼才信你”。

但張誼萬萬沒想到,他還真的是道出了宋鴻飛心裡早設想已久的一個想法。

後世的宋鴻飛,家裡有長輩是軍隊的高官,從小就沒少在軍營裡跑來跑去,對部隊的一切都很熟悉,每到射擊訓練,總纏著大人帶他去。

他很小就展現了極強的輕武器射擊天賦,56半、79衝、81式、85狙、95式,可以說幾乎所有的制式輕武器他都玩過。

而讓人無比驚奇的是不管什麼槍到了他手裡,往往能拿起就打,槍槍靶心,精準至極。讓部隊的特等射手和射擊教員都驚歎不已,這就是天賦,可謂是萬中無一啊,比拿成箱成箱的子彈喂出來的神槍手更難得。

上學時,在課程上坐著無聊的宋鴻飛,有一個愛好就是在草稿紙上畫槍、飛機、坦克什麼的,久而久之,越畫越入迷,越畫越精細。

上了中學,《兵器知識》、《現代兵器》、《世界軍事》、《艦船知識》、《坦克裝甲車輛》等軍事雜誌每期必買,塞滿了家裡的幾層大書櫃,裡面精美的插圖尤其讓他愛不釋手。可以說,他閉著眼睛都能把各式槍械的結構原理圖畫出來。

到了讀G軍校時,甚至學院資料室裡的各種武器的生產工藝圖都被他翻了個遍。

讓宋鴻飛自己都驚奇的是,這種射擊天賦在另一個宋鴻飛身上也同樣具有,並且前世的宋鴻飛更為神乎其技。

他看到目標時,眼前就立即能自動勾畫出一道虛擬的瞄準線。這種自然而然構成虛擬瞄準線快速射擊的天賦,連他自己也說不出是什麼回事。

經過了一番思索,他暗忖道:難怪我從小拿彈弓打飛鳥就打得那麼準,基本上彈不虛發。

小時候宋鴻飛調皮,拿彈弓打低空中閃電般掠過的飛燕,也能八九不離十。當然都是揹著父母偷偷打,父母告訴過他燕子是益鳥,也是瑞鳥,要是被他們知道了自己會被揍屁股。

凌空射飛燕,這一手連“南北大俠”杜心五也甘拜下風,教他習武的神秘老人也暗暗吃驚。飛燕的飛行軌跡劃出了一道優美玄妙的彷彿暗合了天地至理的曲線,作為武學大家,他們知道想要融匯於射術之中,並且精準判斷和命中,何其之難!

在穿越而來的宋鴻飛也同時清楚具有的另一個記憶裡,他小時候的數次步槍射擊示範表演可謂驚豔眾人。

10歲那年,宋鴻飛為著名的華夏國保定軍校第8期、第9期的學員做射擊示範。保定軍校的學員和教官們看到一個小屁孩,還沒比步槍高多少,都很不以為然,嘻嘻哈哈地竊竊私語。

隨後宋鴻飛進行步槍100米臥姿固定靶射擊,快速瞄準,槍槍靶心,精彩至極,現場所有的學員和教官們看得目瞪口呆,嘖嘖稱奇,隨即爆發漫天掌聲和喝彩。

保定軍校還特此授予了宋鴻飛名譽射擊教官的頭銜。此後的兩年,保定軍校每年都特別邀請宋鴻飛給學員進行射擊示範表演。難度也隨著宋鴻飛年齡的長大而加大,從臥姿到立姿,從精度瞄準到快速射擊的課目都有。

黃埔軍校也慕名特邀宋鴻飛給第1期的學員做射擊示範表演。在黃埔又增加了難度,步槍無依託精確速射和手槍精確速射。宋鴻飛給1期的學員示範瞭如何構成虛擬瞄準線,如何快速瞄準、自然擊發,同樣精彩絕倫,黃埔軍校也授予宋鴻飛名譽射擊教官的頭銜。

很久以後宋鴻飛才意識到一點,保定和黃埔的那兩個“頭銜”大大增加了他的“資歷”。當時的中國社會,是很講究資歷、輩分的,尤其在軍隊中,更是極為注重論資排輩。

黃埔前幾期的學員畢業後很快就飛黃騰達,升得快的還沒幾年就戴上了將星,擔任師長軍長。而5期之後畢業的晉升就慢很多了,到抗戰勝利後才能銓敘上將銜。前期畢業的還沒能晉銜升職,後期的就無法晉升,論資排輩就是其中的關鍵原因。

黃埔的師弟能爬到師兄前頭的,只有王佐民、廖建楚、張鍾麟等寥寥幾位機緣適逢下的幸運兒。王佐民、張鍾麟本身就是第三、四期,還屬於前幾期,5期之後的只有曾留學法國軍校多年的廖建楚一人而已。

名譽射擊教官的“頭銜”,雖說只是名譽性質的,但形式上也讓宋鴻飛有了“保定教官”、“黃埔教官”這樣的地位和資歷,這簡直就是太嚇人的資歷了,在多年以後宋鴻飛快速崛起時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誰都沒話可說。

“射擊不單是用眼睛,更需要用心,用你的‘精氣神’。當你看見目標的時候,眼前立刻出現一道虛擬的瞄準線,你只需把準星照門套進瞄準線裡擊發就可以了!”宋鴻飛對眾人說道。

他端起步槍,快速瞄準、擊發, 5聲急促緊密的槍響,間隔快得似乎都省去了栓動步槍拉栓上膛、退殼、瞄準的時間,學員和教官們難以置信地瞪大了眼睛。

“做到人槍合一,槍就是你身體的延續,就如臂使指般,目標在哪裡,就點在哪裡了。”宋鴻飛說道,“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熟能生巧的事情了。”

然而這好像也是一條必然的規律,往往三言兩語說得明白、看起來似乎很簡單的事情,做起來卻特別難。

眾人都聽得如同雲裡霧裡,懵懵懂懂。

用心?精氣神?聽著有些玄乎。

只有少數人如醍醐灌頂般猛然被點醒,困擾他們許久的問題豁然開朗,勤加苦練一番後射擊水平大漲,用部隊的話說就是神槍手是用子彈喂出來的。任何絕活,苦練永遠是放在第一位的,技巧只是為了少走彎路。

“精氣神”倒也不是宋鴻飛故弄玄虛胡謅亂吹。他自小就親身體會了,那位從小教他習武的神秘老人用沙包當暗器打向他,隨手而發從來就不需瞄準,卻是精準無比,說打哪就打哪,而他偏偏怎麼都躲不開。

老人告訴過他:不是用眼,也不單是用手,要用“精氣神”。

當時聽得宋鴻飛也是雲裡霧裡的,他從小就這麼被神秘老人神出鬼沒的一記沙包暗器打著,直到他17歲那年才能正面避開。

在西點軍校射擊隊,宋鴻飛也示範了一番“精氣神”,他想了半天也不知道“精氣神”用英語該怎麼說,只好說成用“注意力”、“意念”去瞄準。

西點的眾人同樣雲裡霧裡,只有看過古典武俠文學的華夏留學生張誼似乎有點概念,聽得似懂非懂的,但聽得懂不代表就能明白。

“人槍合一?手中有槍,心中也有槍,槍即是我,我即是槍?其上不會還有無槍無我、槍我兩忘、無所不至、無堅不摧的最高境界吧?”張誼彷彿聽傻了似的,喃喃自語著。

“什麼亂七八糟的,想啥呢!”換來了宋鴻飛一記暴慄。

宋鴻飛給射擊隊進行了一次神乎其神的示範,他隨便找來一張報紙,撕下帶有幾個標題字母的部分,宋鴻飛看了看標題在紙張的大概位置,就讓人貼在靶子上。50米的距離,絕對是人的肉眼視力無法看得見的。

宋鴻飛舉起小口徑射擊步槍,讓別人隨便說個字母,然後他就不可思議的當真說打哪個字母就打哪個,技驚四座!

“Oh!My god!”

“原來槍槍10環根本就不值一提!”

“無法相信,槍還能這麼打?根本看不見字母!他怎麼做到的!”

所有人瞠目結舌,都驚呼起來,誰也不敢相信看到的這一幕。

“太神了!太特麼神了!你不去拿奧運冠軍太特麼可惜了!”張誼瞪大了眼睛用力地咽動著喉結,驚喊道。

此後,每當宋鴻飛在射擊隊表演射擊時,都能吸引好多人來圍觀,甚至作為“三大巨頭”的史密斯校長和路易斯准將也不時聞訊而來。

此後,雖然張誼勤學苦練,給自己餵了大量的子彈,射擊水平也蹭蹭提高,在西點軍校也是出類拔萃,但他還是無法看到目標就能立刻在眼前構成虛擬的瞄準線,無法做到宋鴻飛說的人槍合一的境界。

張誼不禁有點氣餒,又不得不服氣地想著:看來,這真的是要天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