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主大人,如何長生?”
在劉秉忠的引薦下,張三丰看到依然青春年少的尹青松,不禁脫口而出。長生逍遙之秘他追求了一輩子,如今已經八十四歲,白髮蒼蒼,他真怕自己找不到這份仙緣了。
“可還隨身攜帶我送你們的玉牌?”
尹青松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微笑著問道。
“自然不敢忘卻。”
張三丰拿出了玉牌,只見原本翠綠的玉牌,更加翠綠欲滴了。
“還不錯。”
尹青松點了點頭,又向郭守敬道:“太史公,你的呢?”
“玉牌在此。”
郭守敬也連忙將貼身玉牌取出,只見原本翠綠的玉牌變成了土黃色,散發著濛濛的光芒。
“哈哈哈,我的是這樣。”
劉秉忠也將自己的玉牌取了出來,原本翠綠的玉牌散發著金色的光芒。
“張弘範和文少保的是這樣。”
尹青松將張弘範那塊血紅玉牌和文天祥的乳白玉牌展現了出來。
“咦?”
張三丰來回打量了一下,他清晰記得,四十四年前,尹青松送他們每人一塊玉牌,都是翠綠顏色。怎麼會有這種變化呢?
“玉者,緣也。四十四年前送你們每人一塊玉牌,也是想要看看你們是否與我有緣。”
尹青松環視了眾人一眼,繼續道:“人生有三不朽,謂之曰立德、立功、立言。高尚的道德如后土之重;偉大的功勳如烈火真金;真知傳播如光芒,浩然長存。你們身上的光芒對映到玉牌之上,便是你們長生不朽的契機。”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眾人喃喃陷入思索。張三丰也回想起自己之前多年,離群索居,求仙問道,煉丹長生,玉牌沒有絲毫變化。直到自己到武當山立下道統,將自己著書立說,將自己五行五德學說傳揚下去,這玉牌才變得更加翠綠,之前還以為是自己的錯覺,原來竟然是真的!
“為帝王立功者,只能謀一時;為百姓立功者,可謀萬代。這也是我這些年的感觸。”
劉秉忠點頭說道。
“恩師說的是,人雖熄,政雖亡,但實幹出來的工程仍在,編纂出來的歷法永傳。實幹亦能興邦不朽。”
郭守敬感嘆了一聲。
“心有五德,身有五經,天地有五行,皆缺一不可。陰陽五行調和,迴環往復,此為太極。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張三丰豁然開朗,山窮水盡疑無路,柳岸花明又一村。原來長生之路一開始就擺在了自己面前,兜兜轉轉,自己終於又回來,找到了仙緣!
看到此處,尹青松笑著對郭守敬和張三丰道:“兩位一時之人傑,可願入我麾下?在我城中任職?”
劉秉忠無需問,因為早在二十年前,他便已經做出了選擇。
“求之不得!”
“固所願,不敢請耳!”
郭守敬和張三丰連忙應是。
“好!”
雙方契約成立,尹青松點頭應允,花費能量值,將兩人招募後,原本白髮蒼蒼的兩個老頭開始變得年輕,頭髮變黑,面板變得細膩,身材變得挺拔......
“停停停,請大人將我保留在四十歲樣貌!”
郭守敬見自己越變越年輕,連忙請求。他八十多歲,已經四世同堂,如果再變得太年輕,心裡有些過意不去。
“也請大人將我留在六十歲樣貌!”
張三丰保持在了自己剛建立武當山道觀,頭髮半黑半白,紅光滿面時的狀態。
尹青松滿足了他們的要求。招募完成的那一刻,他們的生命本質已經發生變化,容貌只是一個外觀,將來隨著實力提升,還可以隨意調整。
“張弘範也就罷了,他殺孽太重。只是可惜了文少保。”
張三丰這些年在南方遊歷,越發感觸到南方百姓對文天祥的敬仰和嘆息。
尹青松拿起文天祥那枚玉牌,乳白色的浩然正氣噴湧而出,很快幻化出文天祥就義時的容貌。
收納入玉牌內的靈魂精魄被激發了。
“履善,又見面了。”
劉秉忠看到文天祥的虛影,開口招呼道。
“文少保,真的是你?”
郭守敬和張三丰看到這一幕的驚訝,絲毫不下於他們剛才時光倒流。
“各位,久見了。我們這是在地府相會麼?”
文天祥還有些迷迷糊糊。他前一刻還在刑場,面南而死。怎麼下一刻就出現在了這裡。
“履善先生,我們都尚在人間,如今已經是你去世三十年後了。連大元皇帝都換了三個。”
尹青松介紹道。
“這,是真的麼?”
文天祥一聽是三十年後,可自己怎麼感覺才過了一眨眼時間。
“文少保,此事千真萬確。而這一切都要得益於城主大人的點化。”
郭守敬和張三丰介紹了一番這三十年來的變化。
文天祥這才逐漸相信過來,又看了看自己有些縹緲的身軀,又看到自己那塊乳白色的玉牌,似乎明白了什麼,對尹青松躬身而拜道:“原來如此!文某在大都牢獄之中三年,受盡苦楚,每當難以忍受時,玉牌都會微微發熱,讓我身體傷勢恢復,信念更加堅定。原來都是城主大人恩典。”
尹青松抬手將其虛影扶起,道:“玉牌只是一份機緣,最後能否激發,全靠你們自己努力,能夠激發便是緣分,所以我在履善先生去世後,用玉牌保留了你的靈魂精魄。現在你有兩個選擇,一是帶著這份機緣輪迴重生。有這份浩然正氣在,我想下一世,你也應該是位名聲響徹海內的公正大儒。”
文天祥聽聞之後,卻搖頭輕笑,道:“百無一用是書生,我的母親、兒子因我而死。我的妻子、女兒因我而入宮為奴為婢。我連自己和家人都救不了,更救不了世人。我在監牢之中日日反思,後來明白,天下非一人一姓之天下,崖山之後豈無中國乎?不,只要中國文化傳承,百姓不絕,總有重新崛起一天。民族家國,應該留給那些有真才實學的人去救。而我這樣的無能酸儒,有一個就夠了。敢問城主,第二個選擇是什麼?”
文天祥的灑脫讓尹青松敬佩,於是說道:“第二個選擇,便是入我麾下,在我城中任職。作為報酬嘛”
尹青松手指一指,文天祥的妻女早已在他就義的那一天,便被尹青松救出,帶回了城內安置。
“相公!”
“爹爹!爹爹!”
文天祥的妻女依然保持著當年的容貌,小跑了過來。
“歐陽、柳娘、環娘!”
文天祥一生育有三子六女,但戰亂之後,父死忠,子死孝,只留下柳娘、環娘於宮中為奴得以倖存,見到妻子歐陽氏和兩個女兒,情緒再難抑制,上前擁抱,卻撲了空,親人無法觸控到他虛幻的身體。
“城主大人!”
文天祥淚眼婆娑的看向尹青松,雖然話語因為哽咽沒有說完,但尹青松已經收到確認,立刻完成了招募。
文天祥的身體肉眼可見的恢復,從監獄中的蒼老疲憊之態恢復到了三十歲意氣風發的年紀。
“城主大人仁義!”
郭守敬看到文天祥一家團聚,出口稱讚。不禁又想到了自己的家人。
“城主大人神通!”
張三丰也看的眼熱。他今天一天時間內見到的神異,比自己八十多年來見到的還多。
“我許你們二十年時間遊歷。二十年後迴歸便可。如果你們的家人願意遷來順德城居住,亦可召來。但過時不候。”
尹青松承諾道。因為任務結束時,居住在城內的百姓也可以一併帶走。但他們是否願意前來,那就看緣分了。
“多謝城主大人!”
文天祥、郭守敬、張三丰再次感謝。
“只是,大人,為何是二十年後?”
文天祥有些疑惑的問道。
“因為元朝由盛轉衰便在這二十年間。而我所求之物,也將在這二十年間成熟。”
尹青松哈哈笑道。
“既然我等為城主大人下屬,當為城主盡一份力。不知可有我等出力之事?”
劉秉忠、文天祥、郭守敬、張三丰齊聲問道。
“不必。我所求者,瓜熟自然蒂落,會自動落入我的手中。”
尹青松所求者,國運也。而在他的前期佈局下,成熟的傳國玉璽也將在二十年後落入他的手中。
1283年他從大元皇宮得到的那塊南宋“傳國玉璽”,他原本想要當場吸收,結果系統卻提示,這塊大宋玉璽的最後繼承者“宋恭帝”尚在人間,還不算無主之物,除非對方像當年冉閔一樣自願獻給自己,所以暫時無法吸取。
這時候尹青松有三個選擇,一是找到宋恭帝讓他把玉璽送給自己;二是殺了他,讓玉璽變成無主之物;三是等待宋恭帝自然去世。
第一個方法不可行,自從1276年,年僅5歲的宋恭帝被謝太后帶著投降大元,就已經失去了自由,這個孩子根本不敢做這個主。
第二個方法不願做,1271年出生的少年恭帝,5歲成為亡國之君,只是一個任人擺佈的傀儡,本就是個可憐人。自己為了一個註定會到手的東西去殺他,於心不忍。
所以尹青松決定使用第三個策略,慢慢等待。
忽必烈對待宋恭帝也還算不錯,還將罕祿魯公主許配給他,並於婚後第二年生了長子趙普完。
儘管這樣,宋恭帝為了消除忽必烈對自己的戒心,主動請求剃度為僧,永脫塵世。忽必烈應允,“賜鈔百錠”,遣送他入吐蕃薩迦大寺為喇叭僧,號合尊法師。
忽必烈去世後,宋恭帝獲得了一些自由,又與罕祿魯公主奉詔遷居張掖大佛寺。並於1320年生下一子。
而恰巧,尚未登帝位的元明宗和世㻋巡行至甘州大佛寺,因為這裡是元太祖忽必烈的出生地,常有皇子前來贍養憑弔。元明宗無子,可入住第一天就聽聞罕祿魯公主夜間生了一個兒子。認為這是忽必烈轉世,是吉兆。又聽聞公主生完孩子後便難產而死,更是認為這是上天賜給自己的孩子。於是當即收為養子,賜名妥歡貼睦爾。
1323年,宋恭帝病死。終年52歲。
尹青松也在這一年獲得了南宋玉璽中的五綹國運之力。
而在此之後,元朝的開始由盛轉衰,進入到了綱常混亂自相殘殺的時代。
之前忽必烈、鐵穆耳、海山三位大元皇帝推行的改變蒙古習俗,以儒家治國的理念,被第四任皇帝愛育黎拔力八達破壞了。
這第四任皇帝1312-1320年在位九年,活了三十五歲,但他死後,違背了與哥哥海山的約定,並未傳位海山之子和世瓎,而是傳位其子碩德八剌。
1320年,碩德八剌成為元朝第五任皇帝,在位4年,年僅21歲就被蒙古保守貴族鐵失等人弒殺。元朝開啟了殘酷的政治混亂及宮廷鬥爭序幕。
1323-1332年,短短九年世間,經歷了也孫鐵木兒、阿速吉八、和世㻋、圖帖睦爾、懿璘質班五位皇帝,自相殘殺之狀,一如蒙古草原上的部落滅族一般。許多蒙古貴族、滅宋漢將家族因此滅門。
1333年,九年經歷五帝的大元混亂朝局被太師脫脫平定,他將元明宗的養子妥歡貼睦爾推上皇位,這便是元代最後一個皇帝元順帝。
而這位擁有宋恭帝血脈的孩子繼位之初,便遭到了包括他的奶孃在內的大批蒙古貴族的聲討,叱責他擁有漢人血脈,不是大元正統。
歷史上,元順帝即位後,少年隱忍九年,突然發力,扳倒了太師脫脫、丞相伯顏,消滅燕帖木兒派系,開始掌握實權,但很快又沉湎享樂,自甘墮落,在位34年,可勁折騰,把元朝江山糟蹋得不成樣子,直到被朱元璋推翻,死於赤峰。朱元璋認為此人識趣,能順應天命,不拼死固守,遂諡號“順帝”。
而尹青松自然不可能等到元順帝把玉璽內的國運耗完了再出手。他選擇的時間點便是元順帝繼位之初,時任太平道道首的張角開始接觸順帝,在他遭受蒙古派系諸多打壓時,出手幫他平定內憂外患。
經過五十年傳道,太平道信徒遍佈天下,整個大元朝的地圖已經點亮。順德城內曾大牛率領兩百五階高手出城,幫助元順帝扳倒了太師脫脫、丞相伯顏,消滅燕帖木兒派系,大肆屠殺黃金家族嫡系。
張角作為國師開始掌握實權。之後又出兵西北消滅窩闊臺汗國,威懾其他三大汗國。平定東北部落動亂。國力達到頂峰。
1336年,作為漢人血脈,又得位不正的元順帝,接受了玉璽換國政的建議,以傳國玉璽換回了親政權利。
“鼎盛期的大元蘊含的國運之力,竟然有五十綹之多!”
尹青松心中驚喜。這次任務,不但獲得幾位不錯的文臣,還得了不少國運。
這次任務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