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城內,腦海中的聲音伴隨著悽慘的嘶叫消散不見。
尹青松將滿清新軍搜刮的財物分給眾人感謝,又引得一波能量值收入。
信仰是一種精神能量,即便是時光碎片中的人類也可產生。他也漸漸明白了這個信仰所化能量值的規則。
基本是每人一天給提供1點的樣子,如果信仰狂熱每天給2點到4點。自己城內的百姓,目前是四萬人左右。而真正信服並給自己提供信仰的有一半以上,轉化過來也就是兩萬多點能量值。
有了些收入,不會坐吃山空,也讓尹青松心中有了底。
之後半個月,他選擇安撫百姓,整頓市鎮,又用積攢的六萬能量值將所有117名野戰銳士、衙役、獄卒復活。李書文還因為經驗積累足夠,從捕快衙役升級成為了巡防捕頭。
而他擊敗滿清新軍的訊息也迅速在周圍府縣傳播開來。整個直隸、山東北方六省聞名,原本被洋人和官府反撲、抓捕無處可逃的義和團拳民紛紛向這裡聚集。人數漲到了十萬眾。
與此同時,斷了一臂的趙三多與渾身是傷的王五率領殘部回到了順德城。
“我們終於又回來啦。”
“當時義無反顧走出順德前往京城,卻不想如此狼狽逃回,不知該以何種顏面去見城主大人!”
兩人黯然神傷。
“既然還知道回來,那就到我麾下任職,重新殺向官軍,一雪前恥吧。”
尹青松不知何時已經出現在他們面前,一揮手,也不等他們答應,直接將兩人招募為衙役捕快,將趙三多斷臂恢復,他身後追隨計程車兵也瞬間恢復傷勢。
“城主大人萬歲!”
“神功護體,刀槍不入!”
“神功護體,刀槍不入!”
眾人又高呼了起來。數月前,他們如此高呼口號衝向八國聯軍,同伴卻被機槍掃射一個個身死。之後又被官軍追殺,以至於他們自己都開始懷疑這句話的真實性。
但是今天看到這一幕,又讓他們恢復了自信。
“神功護體,刀槍不入!”
“神功護體,刀槍不入!”
整個城池開始此起彼伏的響起這樣的呼喊。
“大人,以後我兄弟誓死追隨,地老天荒!”
趙三多和王五跪地感謝。他們經歷了這麼多事,救國夢碎了,人也醒了。
現在尹青松每天收入超過了10萬,即便每天24小時待在城外,也不過消耗8.64萬能量,自己還有富餘!
但有利就有弊。簡言之,就是尹青松沒糧了。順德城小,一下養十萬人,養不起了。既然這裡養不起,那就去能吃飽飯的地方!
他決定去京城!
“清廷無道,洋人肆虐。我等好漢豈能坐視他們肆虐中原,大家可願隨我一起殺入京城!是該讓官軍走狗知道我平民百姓的憤怒了!”
現在有能量值支撐,尹青松決定掀起一股waaaagh。
“我等願意,我等願意!”
“追隨城主,殺入京城!”
“反清滅洋,反清滅洋!”
在群情浩蕩之下,尹青松留下五千人守衛順德城,自己帶領十萬大軍一路北上。自順德出發,一路向北。
尹青松將周圍湧來的殘餘拳民和熱血青年十萬餘人,重新進行整編。按照十長、百長、千夫長、萬夫長這樣的編制進行粗糙整編。
之前參加過與八國聯軍大軍大戰的拳民擔任基層十長、百長;117個野戰銳士身具三千斤之力,早已被眾人封為護教大師兄,擔任千夫長;曾大牛、李書文、趙三多、王五、景廷賓五人擔任萬夫長。
這樣簡單的指揮架構就建立了。
一路上,不斷有拳民加入隊伍,他們之前被八國聯軍擊敗,又被官軍背刺,充滿了憤怒,看到尹青松大軍,都拿起刀槍再次入列。
待在保定的榮祿嚇的連夜給京城的李中堂去了一封信,說自己要去西安老佛爺行在前侍奉,就連夜西逃。
但同時,也引起了駐紮在保定的新軍統帥袁項城和全權代表李中堂的憤怒。
李中堂在八國聯軍入侵時不敢與之作戰,與張之洞、劉坤一等人搞了個東南互保,拒絕參戰。戰爭結束後,卻積極協助洋人鎮壓國內百姓。所以很得洋人信任。也是目前滿清與洋人談判的全權代表。
袁項城手下新軍總共就兩協四標十二營7000兵力,這是從1895年開始攢了五年的家底,是跟天天喊著“吃袁大帥的飯,穿袁大帥的衣,為袁大帥效力”的心肝啊!這一下丟了三個營還有一個炮兵隊和騎兵隊,相當於去了四分之一的兵力,讓他如何不心疼惱怒!
尤其是,這個訊息,還被待在城內的八國聯軍將領們嘲笑。如果不是聯軍內部爆發矛盾,正在爭奪總司令一職,恐怕會直接出兵四下圍剿拳民。
八國聯軍剛打入京城時,人數剛剛兩萬,總司令是最先率領2000名特遣隊進攻的英國海軍中將西摩爾。但佔領京城之後,他們開始劃分地盤搶劫,內部開始爆發矛盾,各國紛紛增兵。
其中,英國兵力12020人,俄國13150人,美國3420人,法國兵力3520人,德國兵力900人,奧匈帝國兵力394人,義大利兵力85人,扶桑則是派出了整建制的第五師團20840人。目前,諸國仍在博弈爭奪總司令一職,無法外出作戰,也給了袁項城和李中堂將功贖罪的機會。
“如果我們連一些拳民都無法處置,如何讓洋大人信服我們的能力?如何讓洋大人放心的將京城移交還給我們?又如何會與我們簽訂和平協議呢?”
袁項城與李中堂憂國憂民的想道。
於是他們達成一致意見,一定要將義和團徹底鎮壓,以向洋大人表示誠意!
袁項城親自領隊,率領段其瑞、馮國章、王士真、曹昆、張懷之等心腹戰將,在軍師許世昌的協助下,9個營的兵力傾巢而出。李中堂也不含糊,不但調撥綠營人馬兩萬,還將自己麾下最精銳的武衛中軍四千人借出。
“宮保,此行當以國事為重,務必全剿拳賊,護我大清江山萬世基業!”
李中堂為袁項城送行道。
“大人放心,下官此行,必凱旋而歸!以報答大人的提攜之情,報答老佛爺的知遇之恩。”
袁項城也做出一副赤膽忠心的模樣,只可惜最近肥胖了些,一彎腰就夾的肚子疼。
之後,三萬大軍從保定城南下,一路燒殺搶掠,但凡質疑家中有拳民的,都抄家滅族,酷烈異常。
但他們越是如此殘暴,百姓越是憤怒,紛紛向北上的義和團報信。
尹青松透過南下拳民的通風報信,得知了袁項城三萬大軍一路殺來的訊息,但是他並不驚慌。因為他已經找到了破局之法。
尹青松將戰場選擇在了常山小城,提前一天屯兵城內,堅守不出。
一路驕縱而來的袁項城眾人抵達常山城下時,只見四門緊閉,到處都是丟棄的鍋碗瓢盆義軍旗幟,顯示著義和團逃入城內時的慌亂。
“拳民不過如此!”
“段芝貴這個傢伙是怎麼被這樣一座小城打敗的,真是奇怪。”
“我早就看出他是個外強中乾的窩囊廢,有這樣的失敗也不足為奇。”
“聽聞這知府有妖法,能神功護體,刀槍不入......”
“哈哈哈哈,義和拳裝神弄鬼的東西,你也信,哈哈哈哈”
袁項城眾將越發輕視拳民,因為火炮沉重運輸緩慢,還在後方,所以倒也沒有急著攻城,而是在城外紮下了營寨。
自詡受過西方新式訓練法的小站新軍並沒有如同封建軍營一般挖掘壕溝、設定拒馬和柵欄,在他們心目中,等明日火炮一到,轟碎城門,拳民就死定了。
半夜時分,忽然聽見遍地鑼鼓齊鳴。
“怎麼回事?”
“那是什麼?”
還不等城外官軍搞明白怎麼回事。只聽見周圍都是舉著火把衝來的人。
噹噹噹當,銅鑼響起。
嗚嗚嗚嗚,牛角號嗚鳴。
早就埋伏在四周的五個萬人隊蜂擁呼喊著衝向城外紮營的袁家新軍。
“不好,我們中了拳民埋伏!”
“快,快開槍!”
在袁家新軍慌亂之時,五萬大軍已經衝至營前。因為夜黑,加上時間匆忙,新軍的火力優勢根本還沒發揮出來,就被拳民近身,被迫進入肉搏戰。
“開槍,開槍,殺出一條血路!”
“砰砰砰”
“殺啊!”
營帳被點燃,夜間的光火映照著廝殺的人群。
“信我者,反清滅洋,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尹青松也走出城池。
雖然一小時就要消耗3600點能量值。但擁有十萬信眾每天給自己提供十萬點能量,這點消耗他還花的起。
而且這次出城不再像之前那樣兩眼一抹黑,因為遍佈戰場的十萬信眾渾身散發的白光已經將周圍灰霧驅散,讓尹青松可以清晰的看清整個戰場局勢。
於是他登高疾呼,十萬信眾遍佈方圓數里的戰場,但他們都清晰的聽到城主大人的喊聲,也都高聲喊道:
“反清滅洋!”
“攻無不克!”
“戰無不勝!”
呼喊的拳民身上不自覺的湧起一股一往無前的戰意,士氣爆棚。
反觀袁家新軍則鬥志全無,再也沒有之前南下欺壓手無寸鐵的百姓時的耀武揚威,哭喊著四散而逃,即便軍法官再約束也無用。
“八嘎,八嘎,你們這些懦弱的支那豬!“
扶桑教官拔刀連斬數人,依然無法挽回頹勢,不禁大罵袁項城的軍隊懦夫。
那些逃跑的新軍士兵則紛紛繞開他繼續跑。他們吃袁大帥的飯,穿袁大帥的衣,要是死在了這裡,還怎麼替袁大帥賣命?所以他們得活著,這都是為了袁大帥啊!
“懦夫,懦夫,東亞懦夫!”
扶桑教官罵的更狠了,他算是看透了袁家新軍的本質,就是一群拿著先進武器的封建傭兵!
“著!”
一聲大喝,伴隨著一柄長槍戳了過來。扶桑教官驚叫一聲,揮刀格擋。正當他想看清長槍後面人的面容時,只見大槍槍頭一抖,七個槍花,遮蔽了他的視野,接著一槍穿喉。
“呸!”
揮槍將扶桑人屍體甩飛的李書文繼續高呼,帶著麾下士兵猛衝。
一夜鏖戰,面對無懼死亡,刀槍不入的義和團,整個袁家新軍死傷過半,紛紛投降。但是袁項城和幾個心腹大將卻在騎兵護衛下逃了出去。
“打掃戰場,俘虜全部擊殺。這些沾染過百姓之血的清軍,都該死!”
隨著一道道命令下達,十個萬人隊狂熱的呼號著扒光了新軍的裝備,連發快槍,機關槍,火炮全部拉入城內,義和軍武器裝備又提升一個檔次。
袁項城等人一路狂奔逃回保定去見李中堂。
“拳民可惡,讓我營造的大好局勢瞬間化作烏有!”
李中堂怒不可遏。他好不容易低三下四的請求八國聯軍搶劫完儘快離開京城,結果拳民再起,諸國反而找到了繼續留下來的理由,揚言如果滿清不能鎮壓叛亂,他們願意繼續出兵代勞。
京城已經被他們劫掠一個月,他們已經不滿足於此,還想去富庶的華北平原再劫掠一番。
“無知刁民,為何不能理解我朝廷大臣的良苦用心,非要與我們作對呢!”
李中堂對拳民憤怒之情溢於言表,一夜之間打碎了三個硯臺。
“中堂大人,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咱們沒了兵力,這保定城待不住啊。”
袁項城急的不行,他多年編練的新軍一夜喪盡固然可惜,但如果自己不跑死在這裡,一切皆休。
“唉,是也,運也,命也。咱們沒有替洋大人當好差,只能前往京城,請求洋大人出手了,只是如此一來,我大清又要支付更多賠款啦,都怪可惡的拳民!”
李中堂無奈一嘆,和袁項城連夜奔赴已經成為八國聯軍大本營的滿清皇城,求見新的聯軍總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