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武家的馬車上,王遊盯著武夢秋看了半天。

一直到武夢秋都開始懷疑自己今天是不是穿的衣服有問題!

“相公,我身上有什麼嘛?為什麼你一直看著我。”武夢秋最後還是忍不住的詢問說。

王遊先是不答。

這更讓武夢秋疑惑了,甚至還下意識的檢查起自己的衣服來。

或者摸一摸自己的臉上是不是有什麼東西!

王遊暗笑一聲,然後指了指自己的頭髮……

武夢秋這才明白。

“這個啊。”

“娘子好像之前很少戴這種亮眼的髮簪。”王遊之所以注意就是因為此刻武夢秋頭頂著一個特別的髮簪。

那造型還挺古怪,不太像這邊會出售的商品。

“因為練武不適合帶這種……但眼下過年嘛!”武夢秋回答。

“嗯,好看!”

王遊簡單一句話倒是說得武夢秋有些不好意思。

視線急忙瞟向外面,終於到了自己熟悉的街道了,於是岔開話題說:“今天是回我家,我估計我也拉不住你,況且上次大哥不在……這一回他肯定拉你喝個沒完,所以……”

“所以我喝不過就直接倒下是吧!”還不等武夢秋說完,王遊便知道了接下來要說什麼。

“摁~聰明!”武夢秋點頭。

難得兩人想到一塊兒去了。

自己家本來就是武人世家,無論是父親還是大哥都是自小就開始偷偷喝酒了。

相公那點小身板還是不要跟他們硬扛了!

關鍵自己太瞭解父親和大哥了,你越是不服氣,他們越是上頭……

到時候沒有一個倒下都不算完。

所以能放手就放手!

“懂,我懂。其實我來之前也是這麼想的。”王遊說道。

“就你心思多!”

武夢秋暗笑著白了王遊一眼。

“不對啊,娘子不也這麼想的嘛!”

“我那是怕你沒有分寸……倒了明天起不來!”武夢秋自然不會承認。

不過說起來,自己什麼時候也會出這些餿主意,換做以前的話自己怎麼會在家人面前耍這些小聰明。

再看向王遊。

“怎麼,娘子?”

“沒事啦。”

就在兩人聊天之餘,春梅從外面打斷了談話說武家到了。

因為都知道今天兩人會回來,所以武家早早就打掃好門頭了,甚至還多掛了幾個燈籠。

隨著王遊兩人下馬車,鞭炮聲響起……

第一眼就看到換上新衣服的武烈在門口迎接。

“喲。大舅哥,換衣服了。”王遊湊上前說。

而武烈卻一把扣住了肩膀。

“能說的話現在多說一點,今天晚上咱們必須有一個贏家!”

“大哥~”

武夢秋僅看這邊一眼,武烈連忙解釋。

“小妹,我跟妹夫開玩笑呢,你也知道我這人就是喜歡開玩笑。”

在夫妻倆鄙視的目光中三人是一同走進屋子的……

所有的禮儀都是先給長輩請安,即便是在武家這種沒那麼多條條框框的地方,首先依然是逐一問候長輩。

隨後才是小輩們各自被拉到面前談生活的時間。

由於武烈沒有成婚,連個上前請安的小輩都沒有!

倒是武忠義把王遊拉到一邊噓寒問暖,言語間非常關心兩夫妻的日常生活。

“你畢竟是奕都縣令,要處理的瑣事繁多。夢秋學問不高,要是平日裡妨礙到你,你多理解一些!”武忠義誠懇地說。

王遊自然恭恭敬敬的回答。

“岳父放心,無論大事小事,我都不會計較。”

“爹!誰學問不高了。”

兩人的談話旁邊的武夢秋可是聽得清清楚楚,當即就反駁。

可招來的卻是武忠義的嫌棄。“人家是當朝進士,你是什麼?”

“那我要參加武舉的話說不定也是個武進士呢!”武夢秋說。

“就你!還武進士……”

果然,無論在外面多厲害的人,一旦回到家那也得招父母“嫌棄”。

而在大堂之上王遊也難得見到武夢秋的爺爺,如今老人家已是坐著木製的輪椅……面容蒼老,但眼神中還有些精神。

不太說話,即便小輩們上前問候他也只是眼睛動了一下,咿咿呀呀像是發出聲音,可已經聽不清在說什麼了!

記得以前武夢秋說過,在自己父親接手武家之前她爺爺也是十里八鄉有名的鏢頭,如今變成這副模樣多少讓人感慨……

而趁著飯席之前王遊將自己的事情跟武忠義說了一遍,其中也包括自己即將前往泊陽城負責鄉試的事。

“你要負責鄉試?”聽完之後的武忠義也驚訝的問。

似乎從來沒有哪一任奕都縣令有這個待遇,而這次居然給了上任不到一年的王遊。

“是的,岳父。這是在恩賞剿匪水匪的功勞裡面的。”王游回答。

“剿匪倒是年年都有……如西境商道上的一些匪患,北邊官道也常常有,特別是崇嶺一帶自古就是賊寇聚集的地方,每隔幾年就聽到有山大王出現。”

武忠義不愧是老江湖了,王遊這次過來詢問對方的意思也是想要聽聽長輩的看法。

這一說起來很多連自己都沒有聽過……

畢竟先前的“王遊”也只是給讀書人而已,即便冠有‘天才’之名,但還是讀書人。

天下之大,江湖之遠……很多東西其實並不瞭解。

“每年各地官府剿匪力度有大有小,你這個算是不錯的,但因為奕都商道沒有北方那邊重要,所以依成果來看也只是普通而已。”

武忠義的意思逐漸明顯。

功勞是有,放在地區足以稱道。可放眼整個大周朝就顯得普通了。

這樣就將選拔人才的權力給出……

武忠義看向王遊。

“賢婿,你在京中是否還有認識的高官?”

這種奏報想必也到不了皇帝手裡,大多就是在六部中便能夠處理了,即便上到中書令,估計也只是籤個字而已不會細看,也就說明這是六部官員定下來的。

“我暫且不知,我在京中其實並無靠山……不過倒是認識一些學生。”王遊說起了來送詔書的吳子敬。

估計對方一樣的人還有一些吧。

雖說文人相輕,可看到同窗落難,那些還處於理想中的讀書人免不了心中感慨。

“這就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