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匯錢莊內朱世明不斷吩咐周圍的夥計點清楚碎銀的數量。

“一定不能出錯了,記住!寧可多點也不要偷偷減少。”朱世明一再強調。

大雪天的夜晚,店裡的夥計也沒有多少,主要是自己通匯錢莊壓根也沒有幾個夥計,有時候忙起來還得自己動手。

在庫房中抓了一把碎銀子,在手上掂量幾下,最終都放入準備好的箱子裡!

“東家,那縣令大人居然才給這麼一點兒撫卹金,也太吝嗇了吧。”一個店裡的夥計說道。

這次剿滅水匪造成的傷亡漸漸也被百姓們知曉。

在輝煌戰績的背後,的確有一批人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去~你懂什麼!奕都城才這麼大一點,要是同時在市面上出現了大量銀錢,到時候你想要買東西都買不到!”朱世明對身邊這些不懂市場的夥計教訓了幾句。

反正他們也聽不懂,說多了也無益。

自己因為身材臃腫,稍微蹲著忙碌一會兒就會覺得很累……

擦一把鼻樑上的汗珠,坐回旁邊的椅子上休息。

此刻,在手邊桌上還擺放著王縣令今天早上帶過來的金磚塊!

朱世明看得入了神……

以自己多年的經驗判斷,不會走眼。

這種金磚成色上等,規則均勻,通常都是各大有錢的世家或者門派專門鑄造用來長期貯藏的。

一般不會輕易拿出來!

一定要拿出來也不會單獨拿幾個……

奕都縣令可不是什麼肥差,能夠溫飽就不錯了哪可能有會有這麼多錢,那郋可能的來源只有他那位岳父家裡了。

朱世明坐在椅子上想著……

也就是說,縣令大人手上還有不少錢。

自己這一趟可不能丟了機會!

夜風吹得急,

大雪下得緊。

…………

而與此同時的王遊還在書房裡拿著奕都縣城的地圖研究半天……

自己應該從什麼地方下手比較好?

能夠讓朝廷對奕都不至於過分關注,並且還能夠從中賺一筆的。

王遊思考著手中能夠拿出來的東西。

有是有一些,不過每件事最好都需要人來配合完成。

而當前自己身邊能夠用得上的人……

武夢秋作為自己的妻子自然是首選,並且她因為常年在外運鏢,瞭解不少人情世故,個人的功夫又好,可如果涉及到買賣關係不知道她能不能勝任。

至於張德和李文昌的話就算了吧,衙門裡面的事情還需要他們來負責呢,如果沒了他們整個衙門日常的工作都難以完成。

然後嘛……

王遊這才覺得身邊的人才很少。

比較遠一些如大舅子武烈,對方可是武家未來的繼承人,武家的家業不可能為了自己而放棄。

葉輕竹和姜映雪這些人也多是一面之緣,並且身後都有強大的門派和家族背景,這樣的人可以在特定的情況下合作,卻不能要求她們做什麼。

還有就是柳淑雲?

呃……

王遊腦袋裡閃過這個笑呵呵的女孩都覺得沒有意義。

那傢伙能夠正常交流就已經很不容易了,別給她增加壓力了!

下意識的看了一眼桌子邊上一卷放好的書頁。

裡面就是柳淑雲上次硬塞給自己的那些詩文,說什麼讓自己指點一下。

今天傍晚的時候臨時想到這東西,然後便翻出來看看……

好傢伙~

簡直提神醒腦。

什麼【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

又或者是【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黑】等等讓人直拍大腿的詩句,很難想像創作者當時的心裡狀態。

要拜託她來跟自己一起完成什麼事業,那還是算了吧。

咱就限於文友交流就好!

奕都周邊沒有礦脈,也不能成為糧種的重要產地,唯一能夠依靠的只有三江流域的生意,想要變得富有或許還要從這上面下功夫。

王遊拿過手邊幾折被審閱過的公文,這些工作白天裡是由李文昌來做,而一部分重要的會交到王遊手裡讓自己定奪。

眼下奕都比較著急的有兩件事。

一個是傷亡人員的撫卹金……因為城裡的人本就不多,這次剿滅水匪造成的傷亡短暫的影響了一部分家庭。

因為要養傷就導致原有的勞動力不足,而因為大環境下醫療條件不好,傷病越久勞動力短缺的事情就更嚴重。

這種是在人口多一點的城市或許少一些,但對於只有幾萬餘人的奕都來說,幾百人的傷亡就關係著幾百戶人家的生存……還都是年輕人,更容易影響了。

好在奕都城的糧食足夠,再加上王遊已經準備下發撫卹金了,這件事可以暫時緩解。

至於另外一件就是冬天取暖的木炭價格暴漲!

已經比去年高出了三成左右……

為此李文昌給出的解釋是這些年木炭的價格一直不穩定時高時低,而因為發生了水匪的事情後伐木工人數量減少了,導致漲幅了一些。

然後便是外來的木炭今年也減少了,又漲幅了一些……最後才變成這樣的結果。

這個冬天可才剛剛開始呢!

如果這個時候木炭就漲價了,那後面幾個月可就難熬了。

最近自己已經聽到有衙門的衙役說今年的冬天似乎更冷了,木炭的消耗量可能還會增加!

“看來這個冬天也不好過啊。”王遊自嘲道。

就在這時自己房門忽然被人推開,是春梅端來了今天的大骨湯以及宵夜過來。

“姑爺還沒睡呢?”

“快了,看看就睡……”

已經是雪天了,春梅也換上了厚實的毛皮大衣,行走起來沒有之前那麼靈活,但在照顧人方面還是一樣。

大概是因為武夢秋對自己的態度稍微好了吧,王遊感覺最近春梅說話也沒有之前那麼刺耳,言行舉止更像是真正的丫鬟一般。

“姑爺要是餓了的話先吃點東西再看吧。”

“噢~”隨意回答了一句,王遊依然繼續審閱公文。

看著手上木炭短缺的情況,王遊好奇的詢問了春梅。“春梅,以前奕都購買木炭也會大幅度漲價麼?”

“漲價?會是會……不過沒有今年這麼嚴重。”

春梅作為經常外出採辦的人自然知道最近的木炭價格瘋漲,如果要再漲下去可能同樣的錢只能買以前的一半了。

況且今年的冬天還特別冷。

“可能因為今年比較冷的緣故吧。”王遊說。

“或許吧……不過去年我買的門店也不開了,今年是新來的一家,他們這些人就是想著要在百姓身上發財!”

春梅隨口的抱怨突然點醒了王遊。

買辦的人?

對啊,誰以前買的呀。

急忙翻找去年對木炭審批的公文……

這一看才發現下方的署名。

鄭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