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關外。

華雄的軍營很沉悶。

“哼!呂布兵馬即使再精銳,那也是血肉之軀,我先攻幷州,再攻潼關,可是損兵折將,竟然不得絲毫建功,真是我之恥辱.”

華雄喝了一口呂布品牌的悶酒,對著李儒說道。

“哎,子健,非我們不及那呂布,只是你太急功近利了,世人皆知呂布威震四海,麾下將士更是調訓有方,更何況還有城關之利?我軍不得寸近當然情有可原.”

李儒嘆道。

“哼!難道相國的大仇,就這樣不了了之嗎?若是不能手刃呂布,如何報答相國的知遇之恩?他在九泉之下,也不會安息.”

華雄不甘道。

“子健稍安勿躁,為今之計,我們傷筋動骨,不可再妄動刀兵,只有等諸侯盟友前來,才能攻打呂布,屆時,只要我們輪番上陣,涼那呂布兵馬再精銳,依然雙拳難敵四手.”

李儒勸道。

“那好吧,我就在潼關外等候,希望這些草包諸侯不會讓我失望.”

華雄應道。

受挫的華雄沒辦法,實在是呂布佔領潼關相當於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若是強攻,他二十萬兵馬損失殆盡,潼關依舊巍然不動,所以,他只能接受了李儒的建議。

司隸,洛陽。

呂布待在洛陽城,除了每天處理政務,並沒有樂不思蜀,因為人才方面,他現在是真的缺,就連各地太守,他都沒有合適的人選,而他如此提防世家,自然不可能把整個司隸之地的太守職位全部交給荀家擔任。

這是原則問題,無關信任,呂布從開始到現在的信念都並不待見世家士族,對於自己的鐵血之法,呂布知道罪在當代,功立千秋。

自從他釋出了司隸地區的招賢榜之後,的確有很多看得上他呂布前途的人前來投效,但是他都不是很滿意,直到一個人的出現。

“主公!主公!喜事啊,大喜事啊!”

正在軍營教導李知秋處理軍務的呂布,又一次被郭嘉打擾,二人你儂我儂,急忙坐好。

“怎麼了奉孝?有何喜事?難不成是天下諸侯不打算討伐我了?”

呂布笑道。

“額……這倒不至於.”

郭嘉無語。

“那有什麼喜事?”

呂布好奇。

“哈哈,看,我給你帶來了一個人!”

這時,郭嘉讓開身子,身後出現一名留須儒生,他儀表堂堂,溫文爾雅,腰帶寶劍。

“這位是?”

呂布下意識起身。

“我來給主公介紹吧,這位也算是我的舊識,聽聞主公的招賢榜慕名而來,名叫徐庶,徐元直.”

郭嘉急忙舉薦說道。

“徐庶?!”

呂布一聽,懵了。

文獻裡,徐庶字元直,豫州潁川人,東漢末年劉備帳下謀士,後歸曹操。

徐庶本名福,姓單,早年為人報仇,獲救後改名徐庶,後與同郡石廣元避難於荊州,與司馬徽、諸葛亮、崔州平等人來往密切。

劉備投靠劉表屯駐新野時,徐庶前往投奔,化名單福,並向劉備推薦諸葛亮,後助孱弱的劉備大敗曹操麾下大將曹仁,名揚千古。

後來徐庶南下時因母親被曹操所獲,辭別劉備,進入曹營,後來此事被藝術加工為“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等歇後語,被廣為流傳。

“晉陽候識得在下?”

徐庶和郭嘉見呂布這個模樣頓時奇怪了。

呂布回過神來,壓下心裡的激動,莞爾笑道:“沒有沒有,只是覺得在哪裡聽過,所以回想了一番,這麼說,先生是來雪中送炭的?見奉孝如此激動,此人應該是大才吧?”

“元直天資聰慧,遍訪名師,如今學有所成,可以堪稱王佐之才!”

郭嘉急忙躬身。

徐庶剛想開口,呂布道:“比你如何?”

“勝我數倍!”

郭嘉一絲不苟。

“哦?”

呂布故作訝異。

“數倍乃至數十倍!”

郭嘉繼續鄭重道。

徐庶見此,終於忍不住了,說道:“奉孝你這是高看我矣!我徐庶乃一介草莽,不堪入流,那有你說的這麼厲害?”

呂布見此,及時下案,來到徐庶面前,直接拉住他的雙手道:“哈哈哈,那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先生此來,是否投效於我?”

徐庶一愣,呂布居然這麼熱情?“這個……若蒙呂公不棄,徐庶願獻此後殘身為呂公驅策!”

徐庶見呂布這麼直白,索性也沒有模稜兩可的意思。

“此話當真?!”

呂布驚喜不已,他沒想到這麼輕易就得到了徐庶的追隨。

“呵呵,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在下徐庶,見過主公!”

徐庶倒頭就拜。

“這……”呂布有點懵。

不過也反應了過來,忙將徐庶扶起,激動萬分的說道:“先生投效,真是天助我也!那從今以後我們便是一家人了!”

徐庶也有點懵,說實話,他投效呂布,一開始覺得自己可能會被冷落,沒想到這個從一見到他就好像如獲至寶一般。

“對了元直,我有一個問題.”

呂布突然道。

“主公請說.”

徐庶回道。

“其實也沒啥,就是我呂布如今被天下諸侯共同討之,世人皆稱我為叛逆,你直來投我,難道不怕天下人口誅筆伐嗎?”

呂布笑問。

徐庶又一愣,心說原來如此,隨後笑道:“主公可知我為何選擇投效你?”

“當然不知.”

呂布直言不諱。

“事實上,主公你和曹操洛陽的爭鬥之時,徐庶正好身在洛陽,而主公淪為叛逆,實際上乃大勢所趨,其中具體緣由,我在洛陽之時,便了解到了十之八九,所以,庶覺得,當今時局,唯有主公能夠拯救天下,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又聞主公釋出招賢令,所以趁勢來投.”

徐庶一字一句的解釋道,寵辱不驚。

徐庶的氣質非常儒雅,一言一行皆有雅人之風,令呂布聽得非常舒服。

呂布恍然大悟,沒想到還有這等機緣巧合,算起來曹操贈送了他一位大才啊。

“原來如此,來人,賜座!”

呂布大喜,隨後決定和徐庶暢聊一番。

“秋兒,還不略備薄酒?”

呂布又轉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