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巍峨的太極宮兩儀殿。

李世民坐在高高的龍椅上,接受眾臣的朝拜和進言,這是屬於皇帝的日常。

大殿之上,文武百官立於兩側,與天子共商國事,君臣一堂,一派貞觀盛世之風,頗有政治清明的感覺,而看似溫和的朝堂已經開始暗流湧動,並時不時地將這些搬到檯面上令人驚訝,原來黨爭已經發生這麼快了!

其中,首當其衝的就是在長孫皇后去世後,長孫皇后深知外戚干政的可怕之處,便多次勸誡李世民要少提長孫無忌。

可是長孫無忌還是靠著在朝堂上的自己人在太宗年間,活得風生水起,成為了權臣,沒有其他的原因:在房玄齡去世後太宗打仗時能為太宗出謀劃策的文臣,便只剩下了長孫無忌一個!

但是一代權臣竟然在武則天執政時期被奸臣徐敬宗害死,而令長孫無忌做夢也都沒有想到的是,自己親手將李治扶到了皇帝手上,卻不知不覺替李治做了太多的事情。

也是後世一直對此充滿謎團,畢竟長孫無忌身為李治的舅舅,而有人誣告長孫無忌謀反時,李治卻連查都沒有查,直接就將長孫無忌流放到嶺南,這也可以認為是李治在默許這件事情!

朝堂上,大臣們紛紛站立低著頭。

與奴性的清朝不同,唐朝的官員只需站在那裡即可,而後,宋明清皇權集中,官員便無法站立起來,脊樑骨硬生生的被皇權打斷,只能跪著奏摺…………

不知不覺,朝會已近尾聲。李世民無聊的環顧四周,習慣性的說道:

“諸位卿家,可還有奏對之事?若是無事,今日的朝會便散了吧。”

李世民在話音落後的五秒,便習慣性的認為沒有人剛鬆了一口氣,便聽到了自己小舅子的聲音。

“臣,有本!”

就在這時,一聲尖利的高唱遠遠響起。

群臣側目望去紛紛好奇,只見一名四十多歲的官員站了出來,正是御史中丞!

陰弘智。陰弘智,字少奕,前隋長安留守陰世師之子,陰德妃的胞弟,因姐姐有寵於李世民,武德朝授秦王府洗馬。

當今陛下繼位後,他也跟著水漲船高,拜檢校吏部侍郎、御史中丞,兼任齊州長史,輔佐外甥李佑,

而歷史上李佑造反最直接的關聯就和陰弘智有關!而任誰都不知道的是距離歷史上真正的李佑造反已不足兩年!

而這也是房遺愛提心吊膽的原因之一,李承乾造反,李祐造反,高陽公主謀反!現在組成李世民時期最大的三個謀反的人以及謀反的要素全部集其!

“原來是少奕啊。”

因為陰妃活好人美聲甜的緣故,李世民對這個小舅子態度還算和藹,微笑著問道:

“卿可是有事?速速奏來。”

“啟稟陛下,臣要彈劾百騎房遺愛!”

陰弘智一句話。讓整個兩儀殿鴉雀無聲。貞觀時期,御史臺不僅可以風聞奏事,還設定臺獄,受理特殊的訴訟案件,享有司法權力。

後世到了玄宗年間,御史臺又發展出殿院、臺院、察院,“常以刑法典章糾正百官之罪惡”。

而無論何時。御史最重要的一個職能便是——彈劾!而且想彈誰就彈誰!

單單貞觀一朝,就有左衛將軍丘行恭,因“與兄爭葬母”被彈劾受到除名處分,房玄齡、魏徵、溫彥博、李靖也曾因“軍令無法”被御史彈劾而言下。

試想一下,像房玄齡,魏徵,李靖這樣的。天花板都被彈勒了,可想而知御史的權利有多麼大。

陰弘智行使的,便是御史的基本技能,彈劾。

誰讓他是御史中丞呢?風聞奏事,意思是我聽說某某傳聞了,我不需要拿出真憑實據,甚至可以不用署名,就可以舉報你。

是不是很難理解?其實就是後事,老師因為管理不了整個班級,便單獨抽出來了四個人讓他們每次在下課之前都可以打小報告,並且不需要真憑實據,不需要署名,只要聽到了傳聞就可以舉報!

御史臺是在朝堂中中立性質的,但是不免其中的有些人會彈勒自己的政敵或者是有私仇的人,例如像陰弘智這樣所做。

但是彈劾也僅僅侷限於打小報告而已,至於事情真不真,還要請當事人來辯解,或者是與他同黨的人來向陛下解釋清楚,若真的有罪,該罰的罰,該降級的降級,若無罪大家相安都好。

聽到自己的小舅子要淡樂自己的最好的駙馬李世民也緩緩收斂了笑容,盯著陰弘智,開口說道:“房遺愛有何不妥之處,卿可一一奏來。”

被李世民炯炯有神的虎目籠罩。陰弘智渾身一顫,但還是深吸一口氣咬著牙說道:

“啟稟陛下,長安城近日多有幼童被拐,數量已達數千之多,自尋短見有之,發瘋者有之,且已經有人持刀闖入縣衙...…這是要民變的!”

嘶一一

眾臣紛紛倒吸一口冷氣。就連房玄齡和長孫無忌這樣的大臣也都眼神都微微動了動,目光看了看陰弘智

此刻的長孫無忌,嘴角無意間透露出一絲笑容,而反觀房玄齡,則如泰山一般矗立在文臣之首,微微的眯著眼睛,氣勢陡然間便就上升了,但是僅僅是小小的御史彈勒。

還輪不到自己出場,兵對兵,將對將,房玄齡跟陰弘智說話本身就是自掉檔次的事。

房玄齡只是簡簡單單的掃視了一下陰弘智以及聖上的臉色,發現聖上的陰晴不陣,隨後便又不慌不忙的閉上了眼睛,若無旁人。

但是不明就裡的眾臣卻都倒吸了一口冷氣,無論是偷盜失竊還是貪汙受賄,長安城的大部分官員或者大臣都曾有過!因此還算不上大事。

可是這可是民變呀,說的好聽,它叫民變,說的不好聽,它就是造反呀!

眾人又眼睛陡然犀利的望向房玄齡,不禁暗中感嘆不愧是大唐首輔,依舊鎮定自若,甚至連眼皮都沒有抬一下,情緒都沒有波動一下。

無論哪朝那代,造反這種事,可是皇室最為忌憚的死穴啊!

御史臺,這是要往死裡搞房遺愛嗎?一片寂靜中。李世民看了陰弘智一眼,淡淡說道:

“所以,你要彈劾房遺愛御下不力麼...…關於幼童錢財拐賣丟失案,朕已經派了百騎司,協助長安縣破案…………”

百騎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