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站在房府愣愣地看著面前強忍的淚水的高陽公主疑惑地問:“漱兒,你這是?”

孔穎達,閻立本和房玄齡都知趣地回了後花園,讓李世民靜靜地面對自己的刁蠻女兒。

而李世民有些尷尬地瞪了一眼房玄齡:“喂,好歹是你兒媳呀,你就這麼轉身就走了?連句好話都不給朕說。”

啊!房玄齡老謀深算看了一眼李世民之後,便立馬明白了他心中所想。

隨後…………

他頭也不回地,直接走回了後花園。

畢竟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自然家家都有一個難纏的女兒,而房玄齡的女兒叫房奉珠,據說,她媽媽生她後,李世民賞賜了一寶珠,名字由此而來房玄齡的女兒嫁給了唐太宗第十一子,應該是江殤王李囂。

而房奉珠則是繼承了自己媽媽的脾氣,脾氣火爆,在未出嫁時。雖然自己的弟弟房遺愛因為在長安城素有憨傻之名,因此經常被同齡人欺負,而房奉珠就是破破爛爛,經常替房遺愛出頭。

這份脾氣也自然被帶到了我。自己結婚以後,而江殤王李囂也實打實地成為了妻管嚴。

“抱歉了,殿下,劍可以為你擋,刀可以為你扛酒,可以替你喝,但是唯獨你女,這是你自己的事。”

隨後,房玄齡灰溜溜地便逃到了後花園。

而眼角還帶著淚花的高陽公主迷惑地看著自己的父皇滿臉尷尬,一時之間連哭泣都忘了:“父皇,你怎麼在這?”

“朕在這裡,當然是和……”

李世民滿頭黑線發現自己的好基友,紛紛棄自己而去,隨後便板著臉的說:“朕聽說你又和駙馬吵架了?”

李世民一手偷換概念,讓高陽公主立馬就忘了自己父皇要來這裡幹什麼,隨後,高陽公主扭扭捏捏地說:“父皇沒有……女兒只是來這裡來這裡…………”

李世民不動聲色地說:“來這裡找房二郎嗎?”

“對…………可駙馬在參加完詩詞大會就不見蹤影了。”

“嗯,朕會盡快讓宮廷禁軍去找駙馬的,高陽就快快回府吧。”

孔穎達和閻立本聽到這話,眉頭不由得露出陣陣黑線,活脫脫的是一張大型的捕蠅網,他又將兩人的話瑕疵開啟,兩人對視了一眼,不約而同的點了點頭,隨後便更加確定自己的信心。

“老夫今天非要把房遺愛從那滿是粗人的白氣中解救出來,不然就愧對了自己愛才聖賢之名!”

李世民一邊敷衍的高陽公主,一邊在藉機尋找脫殼之事。

這時,齊王妃扭著豐盈的身子,一臉尖酸刻薄之相貌,悠悠地走到這裡,隨後操起了她那鴨子一樣的嗓子叫著:“呵呵呵,我說怎麼在公主府沒有找到高陽,怎麼原來高陽原來是在房府呢。”

李世民聽到這話後,隨後微微的皺了皺眉頭,但還是儘量擺出了一副好君王的模樣,畢竟此女看起來就不怎麼招人討喜,硬是靠著不知什麼鬼迷心竅的手段把李祐誘惑的不要不要的。

但很大部分是因為齊王妃來自京趙韋氏,因為早年間李世民權力不穩,缺乏鞏固之力只好將自己的兒女嫁給世家,或者迎娶世家之女,當然娶的自然都是不怎麼受寵,權力微薄的女子。

“哦,齊王妃怎麼也到這裡來了?高陽,你不是和齊王妃玩得最好嘛,不如就讓她開導開導你?”

這話倒不假。高陽公主向來蠻橫,她和齊王妃一樣,都是長安城最頂級的公主名媛,並且都在婚姻地位中佔有主導的關係,其高陽公主更是碾壓之勢。

而其他的女兒則多為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例如,長樂公主詩畫頗有造詣,襄城公主更是提出了要孝順公婆…………

而這麼一來,對比的話,齊王妃確實和高陽公主容易找到共同的話題。

李世民雖然對齊王妃不怎麼討喜,但還是對她能及時出現來“救駕”比較感激,因此也就不管這麼多了。

“呵呵呵,高陽這是遇到了什麼難受的事情嗎?瞧瞧都把高陽公主的眼睛都給哭腫了,來,咱們去長安城賞花,散散心。”

齊王妃隨便找了個理由搪塞過去,隨後,便連忙拉著高陽公主的手出了房府,啊!高陽公主此時心裡也沒有根主心骨,就這麼任人拉出了房府,卻連自己要來時要幹什麼都已經忘了。

就任由齊王妃拉著自己出了房府。

李世民嘆了口氣後,前腳回到了房府,後腳孔英達和閻立本齊刷刷的便站在那裡,宛如一道聖人之牆的風景線,隨後,兩位臣子異口同聲的說:

“陛下,臣請將駙馬另選職位不可在百騎浪費大好時光,”

“陛下臣以死,廉不可交,駙馬的才華放在百騎呀,臣雖不知百奇是何地,但是想必陛下是知道的,那百騎可不是文人所待的地方呀。”

“陛下!”

李世民內心尷尬,但有些惱羞成怒,強咬牙切齒地說:“諸君不必這樣,朕心意已決,不可改變。”

孔英達直直地盯著李世民,隨後正欲跪下。

李世民便連忙扶著這一介大儒,畢竟,華夏正統學家可是儒家,若今天孔穎達跪在這裡,難免不會被史書記下什麼狼虎之詞。

房玄齡呆呆地看著這一幕,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和眼睛,心裡遭受到之前從未有過的震撼:

“他們是在討論我的兒子嗎?房二什麼時候居然能受到一介大儒的青睞了?難道夫人?不!夫人是不可能做出那樣的事的。”

“既然你們都這樣說了,那朕也不可不放,但是此子心性焦躁,必須在百騎歷練一段時間,這也是朕的初衷,畢竟太過焦躁,也不是好事。”

李世民,這才想一個折中的方案。孔穎達和閻立本此時也從原本的視死如歸到現在的撫須而笑。

“呵呵呵,臣就知道陛下不會將此神才放到百騎裡,虛度光陰的。”

“也對,讓此子在百騎歷練一段時間。也不是什麼壞事。”

看,中國人的性子總是折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