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進入初夏,樹上的蟬鳴就一直叫個不停。

直到過了中秋節,煩躁的蟬鳴聲才消失。

袁子文輕輕掀起竹簾,便見陸雨涵正窩在軟榻上小憩。

丫鬟在旁壓低聲音道:“這幾日天氣涼爽了下來,娘子也終於能睡個好覺了。”

袁子文又看了眼熟睡中的陸雨涵,叮囑丫鬟道:“一會兒便把娘子叫起來吧,免得下午睡多了,晚上睡不著。”

丫鬟在旁答應著,袁子文又道:“等娘子醒了,你告訴她,就說嫂子從外地回來了,還給她帶了點土特產。”

袁子文說的嫂子,便是沈秀。

她離開槐安縣回到衛家村時,陸雨涵還不大好意思見她,沈秀便沒能幫她請大夫號脈。

如今她回到縣城,想起陸雨涵的事,便特意上門送了些土特產。

袁子文正好在家,出面招待了她,順便把陸雨涵確有身孕的事告訴了沈秀。

沈秀離開槐安縣不久,袁子文便給陸雨涵請了個大夫,大夫很快就號出了滑脈,陸雨涵確實是有了身孕。

大夫聽說了陸雨涵的情況,倒是見怪不怪,說是脈象看著很好,只要安生養胎就是了。

如此一來,陸雨涵便放下心來養胎。等三個月後,小日子終於不再到訪,一家子也就放下了心。

八月上旬時,陸雨涵生了個大胖小子,把袁家人都樂壞了。

沈秀來的這一天,陸雨涵還差兩天才出月子。

“她這一陣子可憋壞了。加上前段時間又熱又吵,好久都沒有睡個好覺了。”

袁子文說完陸雨涵,便又說起兒子來,話裡話外帶著一股滿足。

“對了,忘記跟嫂子說一件事。”袁子文想起什麼,開口道,“院試的結果早在五月份就出來了。衛兄自然是不必說,雖然不是榜首,可也入了前三名。只是有點可惜,若是衛兄能再中個榜首,那就是小三元了。”

沈秀對小三元並沒有什麼執念,她當初的願望也只是想要衛宴考中秀才而已。

袁子文考得也不差,和衛宴一樣,都有資格去縣學讀書。

不過他覺得縣學不如家裡自在,就沒有去。而衛宴仍在府城,跟著孟老先生讀書。

“院試榜單出來後,我們便約好了。等明年鄉試的時候,我們再比個高下。”

袁子文仍沒有失掉與衛宴競爭的心思,他打算在家裡好好地讀一年書,將來鄉試的時候,好把衛宴比下去。

對於他的這點心思,沈秀看得很清楚。但是袁子文是把一切心思都放在明面上的,想贏衛宴,也只是想光明正大地把他比下去。

有這麼一個對手,也不算壞事。

過後袁子文又提起另一件事,這才引起沈秀的不安。

“明年的鄉試,陶思謙也要參加。他還跟我們提過,說是他家在省城有處宅子。將來考鄉試的時候,我們可以搬到他那裡去住。”

“最好不要去。”沈秀想都沒想,就說出了這麼一句話。

袁子文納悶地看著她。

沈秀掩飾的笑道:“我是覺得太麻煩他了。我們和陶家也沒什麼交情。”

袁子文道:“我也是這麼想。不過他盛情邀請,當時我們不好推卻。”

不好推卻也得推卻,沈秀想了想,看來鄉試的時候,她得好好和衛宴談一談,讓他提防一下陶思謙。

沈秀現下的煩惱,除了一個陶思謙,便是甄縣令了。

她從袁家出來後,想了想,到底沒有去縣衙探望喬梅兒。

倒是羅恭知道她回了縣城,特地抽空見了她一面,跟她說了不少喬梅兒的事。

“你那表妹最近過得挺好的。甄縣令身邊沒有正妻,如今縣城有頭有臉的人家,大半都對她恭恭敬敬。”

羅恭道:“就只一點,你這表妹的父母有點不知分寸。我聽說他們仗著你表妹的勢,正在跟人合夥放利錢。”

“甄縣令如今正在整治此事呢,我看早晚有撞破的那一天。”

對於喬鐵柱兩口子放利錢一事,沈秀不想多管。

她皺了皺眉道:“我知道了。等我有時間便提醒梅兒一二。”

羅恭說完這事,便說起了衛宴,“衛兄如今已是秀才了。按照本朝慣例,秀才名下的田地是可以免租的。別說我這個做義兄的不仗義,我已經幫你看好了一塊良田,位置不錯,主人家又急於出手,所以價格也不高。”

他說到這裡,停頓了一下,看沈秀一副等著他往下說的神色,才道:“只不過這塊良田足有三百畝地,主人家不肯分開賣,所以要買就得全買下。”

“這塊良田要多少錢?”

羅恭道:“這塊良田是在縣城的城郊,地勢極好,所以一畝地就要五兩銀子。三百畝地就是一千五百兩銀子。”

一千五百兩銀子,沈秀算了算,自己手頭好像只剩下了八百兩銀子。

原本是有一千兩銀子的,在路上花了一些,給徐大娘置辦房產和田產,又花了一些。

所以如今只剩了八百兩銀子。

羅恭看她面露為難之色,便知道她手頭沒有那麼多銀子。

“那良田確實不錯,難得的是連在一起,將來也好打理。你要是錯過這個機會,將來再找這樣的良田就難了。”

沈秀也知道機會難得,索性跟羅恭說了實話,“可我手頭沒這麼多銀子。”

“那你手頭能拿出多少兩銀子?”

沈秀道:“我手頭只有七百兩銀子。”她以為羅恭要借給她銀子,便少說了一百兩,免得把銀子都拿去買地,將來連忍冬的工錢都發不了。

哪知道羅恭卻沒有借她銀子的打算,而是慢慢道:“那就是還差八百兩銀子。”然後看了沈秀一眼,“我這裡倒有條財路,能儘快幫你弄到八百兩銀子。”

“什麼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