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說完還看了眼院子裡的野豬肉,“我還發愁沒好東西招待他們,有了這野豬肉,我就不犯愁了。”

沈秀從籃子裡拿出來糯米和紅棗,“娘,我還買了些糯米和紅棗,一會兒我給你們露一手。”

楊氏看見籃子裡的粽葉,才想起來端午節快到了,“看我這記性,把正事都忘了。老二難得在家過個端午節,是該包些粽子,還得買點艾葉和菖蒲回來。”

沈秀不知道楊氏所說的這些習俗,“反正端午節還有幾天,明天買東西也來得及。今天還是先招待相公的同窗吧!”

這次來的同窗是與衛宴關係不錯的曲桓和袁子文。

曲桓是葫蘆鎮人,袁子文則是縣城中人。這兩人的家境都算是不錯,穿著簇新的紗衫,坐在桌前與衛宴聊天。

“我們來找你沒別的事,就是端午節快到了,便想約你到李夫子家走走。”

在尊師重道的大背景下,世人很講究禮節,尤其是讀書人,每逢節日,總要約著一起去先生家裡走走。

有錢的可以多買些禮物,沒錢的帶些家裡的吃食,反正都是盡心意,夫子不會嫌多也不會嫌少。

兩人說完來意,袁子文便道:“衛兄,我近幾日聽到了一個傳聞,說是陸家有意想與你結親,不知是真是假。”

衛宴淡淡道:“是有這麼回事,不過被我拒絕了。”

“為何要拒絕,我可聽說想要與你聯姻的是陸家的七姑娘啊,聽說才貌雙全,不僅長得好,而且還知書識禮。”

衛宴淡淡一笑:“因為我已經娶妻,那陸家的七姑娘再好也跟我沒什麼關係了。”

“你已經娶妻?”曲桓訝異道:“怎麼從來沒聽你說過?”

衛宴道:“你們沒問過,我怎好意思說。”

曲桓和袁子文都還未娶妻,是以衛宴這麼說也不算錯。

曲桓卻不依不饒道:“那我可要見見嫂夫人,到底是何等的女子能讓我們衛兄心甘情願的放棄陸家這門姻親。”

衛宴微微笑道:“一會兒等她回來,你們就見到了。”

曲桓不由和袁子文對視一眼,看衛宴的神色,似是對這個妻子很滿意,甚至還有幾分喜歡。

他們更好奇了。

沈秀就是在這個時候進來的,手上還端著一個木質的托盤,上面放著三盞紫蘇飲。

“家裡沒什麼好茶葉招待兩位。”沈秀將兩盞紫蘇飲放到曲桓和袁子文面前,“這是用紫蘇做的涼茶,可以理氣開胃,還請兩位不要嫌棄。”

曲桓和袁子文接茶的時候,都不由打量了對面的人一眼,只見衛宴的妻子穿著淺青色的布衣,頭上只插了一支鍍銀的銅簪,連朵絹花也沒戴,可這更顯出她的天然姿容,眉不畫而翠,唇不點而紅,再加上那股落落大方的氣質,一點也不像是村姑,反倒像是城裡的姑娘。

曲桓不由朝袁子文擠了擠眼,袁子文卻是個正經人,輕咳一聲道:“嫂夫人太客氣了,我們走了這一路,正想喝涼茶呢!”

沈秀便笑道:“廚房還有好多呢,要是不夠的話,就讓相公幫你們盛。我還要去做午飯,就不多留了。”

從房裡出來後,沈秀舒了口氣。

剛才曲桓和袁子文打量她的時候,沈秀也不著痕跡的看了他們一眼,以她的眼力來看,這兩個人的穿著都不差,肯定都出自小康之家。

楊氏看她從房裡出來,便悄悄問道:“怎麼樣?”

沈秀低聲道:“個子高的那個穿著的是上好的暗花紗,一丈就要二兩多銀子。個子稍矮那個穿的是普通的藍色素紗,這一身怎麼也要一兩銀子。”

楊氏咂舌道:“二兩多銀子,這家裡得多有錢,才能捨得買這麼好的衣料。”說完又問道,“這麼一來,我們做的飯菜會不會太簡薄了。”

楊氏是為衛宴著想,生怕準備的飯菜太簡單,衛宴會在同窗面前抬不起頭來。

沈秀道:“家裡的情況,他們應該也看到了。我們只管把最好的東西拿出來招待他們就是,心意盡到了就行。”

“你說的也對。”楊氏從來沒有正兒八經地招待過客人,不免有些忐忑不安,聽到沈秀這麼說,才放下了心。

婆媳兩個一個煮飯一個做菜,很快就做好了六菜一湯。

楊氏還怕曲桓和袁子文不習慣在院子裡吃飯,特地在房裡給他們擺了一桌。

桌上擺著紅燒野豬肉、涼拌萵筍、油煎豆腐、韭菜炒雞蛋、油炸丸子、清炒葵菜。至於那道湯則是黨參山雞湯。

此外沈秀還端來了兩盤點心,一道是用糯米和芝麻做的糯米餅,一道是用雞蛋、麵粉、紅棗做的棗糕。

那棗糕香氣撲鼻,愛吃甜食的曲桓嚐了一口便讚道:“這點心味道不錯,沒想到嫂子的廚藝這麼好,衛兄真是有口福啊!”

衛宴聽到別人誇讚沈秀,自己也與有榮焉,只是他性情內斂,只低笑不語,然後給兩人盛了碗雞湯。

雞湯被撇去了油花,看著就如清湯一般,可是入口卻是鮮美無比。

兩人只喝了一口,就沒工夫說話了。

這一頓飯,兩人吃得心滿意足,臨走的時候又與衛宴約定好了去看李夫子的時間。

沈秀耳尖地聽到他們說什麼李夫子,等送走兩人,便問道:“相公,你們是要去李夫子家裡嗎?”

衛宴點點頭:“他們這次來,就是想約我一起去李夫子家。”

楊氏還記得衛宴上私塾的時候給先生送了兩年的節禮,這進了書院,規矩應該都差不多。

“幸好你媳婦買了不少野豬肉回來,娘再包些粽子,便能湊份像樣的節禮了。”楊氏說完便對兒子道,“就是不知道你們什麼時候去看李夫子。”

衛宴道:“我們約的是兩天以後。”

楊氏皺眉道:“只是這天氣,野豬肉可不經放啊!”

沈秀道:“娘,這個好辦。生的野豬肉不經放,熟的就不一樣了。正好我知道一個滷肉的方子,把這野豬肉煮熟以後泡在鹹湯裡,放個兩三天應該不是問題。”

楊氏猶豫道:“這能行嗎?”

沈秀道:“娘讓我試試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