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叢林
穿越成航母艦孃的小說 騎著單車當槓精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噠噠噠!”
直升機的轟鳴聲劃破清晨的雨林。
兩架直升機飛越河谷叢林。
“郭老闆我們等會將會在哈拉海以東30km的位置降落!”
小老頭大聲的說著,在巨大的引擎轟鳴中,他的聲音還是如此渺小。
“好的!”郭文大聲回答,但是怕這個小老頭聽不清,特意多點了兩次頭。
郭文沒有來過熱帶雨林,但是雨林的傳說還是聽過很多。
在廣袤無垠、神秘莫測的亞馬遜森林深處,隱藏著無數令人匪夷所思的奇異現象,這些現象超出了人類現有的認知範圍,讓人難以理解和解釋。隨著時間的推移,有關亞馬遜雨林的各種傳說也逐漸流傳開來,其中最為詭異的當屬以下三個傳說。
第一個傳說講述的是在熱帶雨林中存在著一條奇特的河流。這條河流的水溫異常之高,遠遠超過了人們所能想象的程度。據傳說所言,河水的溫度竟然高達九十幾度!如此熾熱的河水,簡直就像是沸騰的岩漿一般,讓人望而生畏。
這樣高溫的河流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它又是怎樣維持如此高的溫度呢?這些問題至今仍然困擾著科學家們。
第二個傳說則涉及到瓜地馬拉地區的一堆神秘石頭。這些石頭的輪廓居然與人類極其相似,甚至還擁有著逼真的人類面部特徵!
這一發現令人震驚不已,引發了人們對於生命起源和演化的深思。難道這些石頭是某種未知的生物留下的遺蹟?或者它們是大自然的傑作,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展示著生命的多樣性?
最後一個傳說更是驚世駭俗——有人聲稱在亞馬遜森林的深處發現了外星人的蹤跡!這個傳說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熱議。
外星人是否真的曾經光顧過地球?他們為什麼會選擇在亞馬遜森林這樣偏遠的地方出現?
這些疑問不斷在人們的腦海中盤旋,激發著無盡的想象和探索慾望。
這些傳說雖然看似荒誕不經,但卻給我們帶來了無限的遐想空間。
而對於能和未來800年的自已溝通的郭文,他更加堅信這些傳說一定不是空穴來風。
“郭文,你看那邊!”陳若雲大聲說著,並用手指著,雨林中一棵大樹!並把望遠鏡遞給他。
郭文順著她所指的方向看去,一條巨大的蟒蛇,纏繞在樹幹上。因該那一棵樹長在河谷邊的山壁凸起處,現在的位置和直升機的飛行高度基本相同。
所以郭文看的真切。
“這傢伙起碼一米直徑,20米長應該是有的!但願我們在叢林不要遇到它!”郭文大聲的喊叫。
在兩人討論的時候,小老頭卻是在嘴裡禱告著什麼。聽不懂也聽不清。
不過看他驚恐的眼睛就知道,這樣的動物對他們來說,要麼就是神,要麼就是魔!
“這老頭的眼睛真踏馬的好,我都是用望遠鏡才看清楚的!”郭文指了一下小老頭的眼睛,對陳若雲說著。
當然這句話不是太大聲,所以口語加手上的動作。
陳若云何其聰明,笑著說:“人家那是鷹眼!”
半個小時多一點,直升機就來到一條河的河灘。
選擇一個相對平緩的乾涸的位置降落。
一行十人。
郭文、陳若雲、劉海洋三人外都是將軍的人。
只不是小老頭的人只負責把他們帶到“哈拉海”就不進去。
郭文能理解,這裡畢竟是人家的禁地,帶外人來已經破戒。
讓他們進去是萬萬不敢的。
“偉大的叢林請保佑……!”小老頭就像古時候的薩滿一樣,在河灘上又唱又跳。
郭文笑著說:“你看看,老將軍對我們多好,還給我們唱出徵的讚歌!”
陳若雲無奈的說道:“郭文,你除了科學對人文地理真的一竅不通啊!”
“何解?”
“將軍現在是在請罪,你沒看見他的所有人都跪在地上了嗎?”
“請罪?為何?”
“因為他要帶我們這幾個外人去禁地,還有一個路上遇到那一條大蟒,是他們的死亡之神的化身!
我聽教授講過,這裡的民族死亡之後就會把屍體送到蟒蛇的洞口,也就是當地人說的,請死亡之神給予度化,送死去的人輪迴之類。”
郭文聽到這樣奇怪的風俗很詫異。
不過想起華夏的藏族同胞,把死人肢解後在天葬臺讓禿鷲啃食!
這有兩種的原理差不多,只是所處的位置不同,所以略有差異。
小老頭的儀式還沒有結束,不過他的族人已經起身和他一起跳舞。
在華夏人看來這樣的祈禱已經沒少見了。
更多的是在電視劇電影裡看到,因為華夏是一個無神論的社會。
華夏的社會造就了這樣的無神論能生根發芽。
早在古代神話中,華夏人就知道,神仙都是人,透過修仙而成的,不是天生的,所謂“我命由我不由天”!
大約十分鐘,儀式結束。
滿臉大汗的小老頭,雖然是將軍,但也是年過半百的小老頭。他拿出身上的一支羽毛,在一個用獸皮做成的袋子中沾了一下。
唸唸有詞的在每一個人眉心畫出一個類似眼睛的圖案。
陳若雲本來是有點抗拒的,但是看著郭文第一個接受將軍的羽毛。
也就勉強的讓老頭畫。
一切就緒,老頭單獨把郭文拉到一邊說話。
“郭老闆,這一趟你們要小心,死亡之神已經發現我們,這一趟危險必然重重!
如果郭老闆不急那就過一段時間過來!”
郭文笑道:“沒事,我是無神論者。”
小老頭不清楚為何有人不相信神,但是他也不想管,畢竟他許諾的東西今早已經全部到位。
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要去送死自已沒必要攔著。
“郭老闆,你一定要小心!”
小老頭說完,又開始在嘴裡嘰裡呱啦的念起來。
眾人拿上裝備走向叢林,沒多久兩架直升機就離開了河灘。
那七個本地人穿的是部隊的迷彩,應該是他手下的兵。
他們每一人一把砍刀在前面開路,一個人最多砍五分鐘就換下一個上。
從效率的角度考慮這樣確實很好。
但是從側面也能看出,這些人當兵後慵懶的樣子。
好在離開河灘之後不久,就進入大型植物的區域,這裡樹木參天,樹根上的植物不多,前進的速度明顯快起來。
不過,四個小時過來,眾人也不過行進了七八公里。
眼前出現一道瀑布,瀑布下方的水流很快,河流不算很寬,估摸著四米左右,借力應該可以過去。
但是河邊都是溼滑的岩石,和沾滿岩石的青苔。
頓時所有人都停下腳步。
這幾個人在尋找什麼,可是沒有找到,所以在一邊抱怨。
一個會說華夏文的黑人,用蹩腳的華夏語說道:“我們,在,這裡搭的木橋被沖走了!”
“那就砍兩棵大樹在搭建一座就可以啦!”郭文很為這些人的智商頭疼。
那幾個人點頭,去砍樹去了。
陳若雲劉海洋郭文站在河邊看著河水。
顯然不覺得這樣的河面能困住這些人表示驚訝!
“習慣就好,不然佔著這麼豐富的資源為何這裡的人還能這麼窮?”劉海洋見怪不怪的說道。
“是呀,越是吃不飽飯的地方,越能出現驚天偉才!”陳若雲說道。
郭文都懶得說話。
兩個小時後,終於,由兩棵大樹搭建成的橋,就這麼屹立的在河面上。
一個人過去一點都不困難。
那幾個本地人此時倒是如同猴子一樣,兩三步就跨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