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周其始終都在催動金臺印,而使得其體內法力消耗太大,早已疲憊不堪,意識早已變得模糊,乃至大氣都有些喘不上來,再無可戰之力。
如此,周其也並未看清那陰氣極甚的殭屍之軀到底是何模樣,是何來歷,又去向了何處,乃至在周其看來,是自己在與豹狼生死搏殺之時,因法力消耗過度,而產生了意識模糊,造成的錯覺,自然也並未向子風詢問,有關吹奏笛音的緣由。
子風見到周其很是疲憊,顯出了迷糊的狀態這,立即就從腰包之內,取出一瓶恢復靈力的二級高階靈力丹,直接扔向了站立不穩的周其,提醒道:
“周兄,你趕緊服下一枚,可有助靈力的恢復,待我處理了這些畜生之後,我們就立即離開吧”。
隨即,子風再次催動了法力,以自身體內所擁有的水靈之力,施展出了更強威力的寒冰之威,瞬間就將躺倒了一片,此前被打暈昏死過去,欲有起身的那三十多隻二星、三星的豹狼給冰封凍結,乃至靈魂都被冰封在軀體之內,而再無起身的可能。
子風也不再拖沓,立即走到了一隻三星豹狼的面前,伸出兩指,在豹狼的額頭之處輕點了一下,同時口唸法訣,在指尖形成了一道抽取靈魂的道法印訣,進入了豹狼的額頭之內。
而此印訣,在悟道近百年的周其眼中,就好似一道抽離靈魂的道紋法陣,是為子風體內的靈力,在子風兩指的刻畫之下凝鍊而成,只是子風不知罷了。
畢竟,子風在習得潘家密法之時,其中只有相關密法的施展之法,而並未提及此本就為與道法符文有關的陣法之道,子風也只管參悟,時常在腦海意識之中勤加練習潘家的傀儡密法,而並未在意其中有關密法的來源之道。
況且,悟道一途,本該是循序漸進,慢慢參悟的領略之道,而子風卻為例外,這些在常人眼中本就需循序漸進,難以習得的高深道法,在子風的潛意識之中,似乎早有領悟習得過一樣,變得非常的簡單,達到了可信手拈來的地步。
隨著子風兩指間刻畫形成的抽離靈魂的道法印訣,進入豹狼的額頭之內,豹狼體內被冰封的靈魂,便順著子風手指的方向,化為一縷隱約可見,飄忽不定形似豹狼模樣,拳頭大小的靈魂幻影,從豹狼的額頭之處被抽離了出來,並安置在了小瓶之內。
隨後,子風如法炮製,使用相同的方法,將躺在地上被冰封昏死過去的其餘三十多隻豹狼體內的靈魂,統統都抽離出了身體,安置在了小瓶之內,待日後煉製傀儡所用。
對於那被抽取了靈魂,已是無魂的豹狼軀體,子風自然也不會輕易浪費。
子風趁著周其吞服了靈力丹,正在吸收恢復靈力的間隙,施展出了左眼之中的陰眼威能,一道暗紅紫芒,從子風已然變幻為暗紅發紫的彎月瞳孔之中,如扇形般擴散了出來,並在那沒了靈魂的豹狼的軀體之上一掃而過。
瞬息之間,原本躺在地上被冰封的多隻豹狼的軀體,立即消失,被吸收進了子風的左眼之中,那個無盡深邃,好似幽暗陰冥之地的幻境空間之內,掉落在了那個一直處在陰眼之中,正被陰眼之中的那一縷陰火煉化的人類修士的靈魂腳下。
自從子風可施展陰眼之威,可將他人意識拉入陰眼幻境空間之內後,便感知到了可將身死之軀吸入其中的渴望。
並且,隨著豹狼軀體的吸入,那一直處在陰眼之中,一直處在被陰火煉化的靈魂,在發出痛苦的靈魂哀嚎之時,同時也感到了無比的激動,欲要脫離陰火的焚燒煉化之痛,試圖掙扎脫離,進入其中一具早已沒了靈魂的豹狼軀體之內,而感到無比的興奮。
然而,子風並沒有過多的在意左眼之中所發生的一切微妙變化。
畢竟,子風的左眼之威所形成的幻境空間,皆在子風的意識感知之下,可隨子風之意,隨意改變其中威能,就如同子風腦海意識之中早已形成的無比龐大的純淨魂海之境一樣,所形成的靈魂空間,皆為子風所掌控。
且子風剛剛與群狼交戰,引起的動靜可是不小,如今往來在蓬萊小鎮以及蓬萊山脈的悟道修士更是不計其數,會被此峰之外的其他人察覺到,也無法避免,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子風也只能將地上所有失去了靈魂且完好的豹狼軀體,統統收進了陰眼之中,便與周其快速離開了此峰之地。
就在子風、周其二人匆忙趕往周其那個較為隱秘的無人深山竹屋小院的途中,位於蓬萊小鎮之內,那些被四大宗門所認可,尚且有資格進入擂臺,進行比試的眾多修士們,正個個拼盡全力,不分晝夜的與對決之人一決高下,爭搶少得可憐的,可進入四大宗門的外門資格的名額。
而在蓬萊小鎮,距離四大宗門設立擂臺比試不遠的另外一處,也是圍滿了眾多的悟道修士的圍觀,而這些悟道修士,所穿衣袍都較為普通,樣貌也較為平常,一看就是與周其一樣,皆為自行悟道,毫無背景依靠可言的窮苦悟道之人,且年齡層次各不相同,特別是以五、六十歲年齡的中年修士佔據了絕大多數,乃至更大的年齡,年齡尚小的中年修士,並不算多,年輕的悟道修士更是少之又少。
一些途經此處,已然測試過道根,並未得到四大宗門的認可,依然為孤身一人的散修,經過打聽,此處被圍觀之處,便是在修道界被認可的悟道散修的聚集之所,被熟知的散修一派的招募場地。
此散修派,專為吸納無法進入宗門大派修煉的悟道散修,且是除了被四大宗門,以及各小派宗門,乃至各個修道家族之外,所被知曉認可的所謂正道散修之派。
散修派修士眾多,但凡是悟道的散修,一旦被認可,皆可入派,且散修派之人,遍佈修道界的各個角落,其修士數量早已超過了四大宗門,以及各處小派宗門所有弟子的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