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靈帝恩賞
劉備有諸葛亮五虎上將 豬爸爸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劉備快步來到前堂,見左豐正在悠閒的喝茶。
“中官前來,有失遠迎。”劉備抱拳行了一禮。
聞聽劉備稱呼自已為中官,左豐心中暗贊懂事。他趕緊起身,笑著言道:“前將軍何出此言?既是舊識,何需客套?”
“失禮,失禮。”劉備陪著笑臉,命侍女再為左豐換茶,並設下酒宴,安排左豐身邊黃門丞及侍衛吃喝。至於賞錢,那是萬萬少不了的。
左豐見劉備周到,心中大暢,“前將軍,陛下聖旨已到,快將高邑文武喚來,再設下香案,一會兒要宣讀聖上恩典了。”
“這是自然。”這時,一侍女端著個托盤走入,“將軍,夫人聽聞黃門令左豐大人到府中,特備下薄禮。”說罷,將托盤放在案几上,隨即躬身而退。
“尋常禮物,恐怕入不得中官之眼,還望不嫌鄙陋。”劉備一邊說話,一邊掀開托盤蓋布。
只見托盤中不是金銀,乃是熠熠生輝的珠寶。其中有一顆碩大寶珠,散發著絢麗光彩。
劉備心中一緊,知曉寶珠乃是貂蟬從孃家帶來的至寶。王家是世家大族,祖傳寶物不計其數,但以此珠為最。傳聞採於東海,連皇家都難得一顆。
這是貂蟬初來冀州時,劉備岳母李夫人所贈。
左豐此行事關重大,黃巾之亂時,盧植為一清官,劉備寂籍無聞。左豐為降服盧植,不會挑三揀四。如今,劉備身居前將軍之位,又兼領冀州軍政,如果再送金銀,恐怕得罪左豐。要是僅他夫妻二人,倒也無妨。但跟隨劉備的眾文武豈不暗無天日,再無封賞可能?加之劉備如今處境微妙,如無人在靈帝面前說些好話,很可能功高震主,落得悽慘下場。
左思右想之下,貂蟬決定給左豐行重賄。
左豐見了寶珠,眼中頓時放出光彩。他出自宮廷,自然識貨,”這些珠寶絕非俗物,特別是這顆寶珠。我聽聞王司徒有十六顆寶珠,其長子王蓋繼承家業,得珠五顆;其次子王景與季子王定各得四顆;尊夫人只有三顆。如今送我一顆,真是誠惶誠恐。”左豐深知此物價值連城,非金銀可比,不由大喜。
談及劉備,乃是左豐福星。黃巾之亂時,他兩次去廣宗前線,回宮後,沒少在靈帝面前說好話。
好在盧植與劉備爭氣,取得天大功勞。靈帝龍心大悅,將左豐的小黃門提升到黃門令。雖然兩者俸祿都是六百石,但權勢相差甚多。
想靈帝一朝,也是荒謬至極。荀攸如此大才,居然藉著何進的勢,得了一個只能后妃孃家人擔任的黃門侍郎,其權勢、職責如同小黃門,與左豐的黃門令天差地別,根本無法相比,難怪士族恨閹宦了。
劉備眼見寶珠,也有些捨不得。與貂蟬相處許久,他只見過一兩次。貂蟬將寶珠看做生命一般重要,今日卻將寶珠獻出。貂蟬常言,如將來有子女,當世代相傳。如今只剩兩顆,豈能夠分?
儘管劉備此生不敢納妾,想及子孫,那也是多多益善。
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只好言道:“備有今日,實中官相助之功。此顆寶珠是我夫婦心意,正如中官所言,我與中官乃是舊相知,所以不以金銀相贈,還望中官笑納。”
“玄德如此說了,我便收下。”左豐心花怒放,他是見過大世面的,只讓黃門丞收好,卻未當劉備面把玩。
劉備趁此機會吩咐親兵將高邑文武叫來,並低聲對左豐言道:“中官放心,其他常侍與小黃門處,備已備下金銀,中官可自行打點。”
“玄德,此言大善。”左豐聞言,大笑起來,不禁在心中暗道:“劉備做事滴水不漏,可謂大才。”有了劉備金銀,左豐不但能為劉備做事,亦能為自已做事。
二人正閒談時,親兵稟告,香案已備,高邑文武俱來。
劉備與左豐步出前堂,向院落中走去。
由於初平黑山,大多文臣武將都在各郡安民整軍,並不在高邑。唯有關羽、張飛、陳到、顏良、文丑幾位大將,及郭典、簡雍、周敬幾位文臣。有實力軍侯,不過周倉、呂威璜、趙成、魏勇四人。至於張飛的冤家韓莒子,依然留在魏郡幫審配鎮守涉縣。
眾臣見了左豐,一起行禮。
劉備偷眼看關羽與張飛,見他二人畢恭畢敬,心中瞭然,定是貂蟬提前知會,讓他們不要造次。
說將起來,貂蟬威信越來越高,其主母身份不容動搖,甚至劉備身邊文臣武將已習慣聽從貂蟬調遣。如貂蟬不是仙女,對權勢沒什麼興趣,將來定是呂后第二,其威勢甚至遠超呂后。
“聖上有旨,眾臣接旨。”左豐板起面孔,字正腔圓道。
劉備趕緊走到眾將之前,三呼萬歲後跪接聖旨。
“前將軍備,奉朕之旨意坐鎮冀州,剿滅黑山賊寇,功績顯著,為大漢肱骨,朕心甚慰。奈四海動盪,群賊覬覦社稷,萬姓凋敝。朕欲復漢之威儀,還清平於後世,還賴忠勇之士。今冀州大勝,黑山覆滅,為勉力眾將,並告之天下,唯護大漢者,方能立顯名於功薄,彪功業於史冊。”念及此處,左豐故作停頓,隨後言道:“前將軍劉備,功勞顯著,布仁政於冀州,全朕愛民之意,封雲陽縣侯,兼領鎮東將軍。”左豐言罷,眾將震驚。
鎮東將軍不常設,僅為銀印青綬,與前將軍金印紫綬無法相比,但權勢甚大,乃是大漢東方屏障。
歷史中,四徵與四鎮將軍僅為雜號將軍。動亂之時備受榮寵,其地位逐漸高於前後左右四將軍。三國前後,四徵與四鎮位次三公,僅僅遜於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與衛將軍,四平與四安無法與之相比。但四徵與四鎮誰地位更高,卻有爭議,劉、曹、孫三家位次各有不同。
如今之世,靈帝封劉備為鎮東將軍,可謂振聾發聵。更為巧合的是,歷史中的劉備正是鎮東將軍銜。
“前將軍,接印綬。”左豐言罷,一黃門丞捧著裝有印綬的托盤交於劉備。
“臣謝陛下聖恩。”劉備惶恐接過印綬,心中五味雜陳,感佩與震驚交織,令他久久難以平靜。
“關羽、張飛、趙雲、徐榮四將,初隨前將軍平定黃巾,建有大功。今攻城斬將,顯威名於天下,彰武勇於四海,為賞其功,封關羽為揚威將軍,張飛為楊武將軍,趙雲為廣威將軍,徐榮為廣武將軍。”
四將中只有關羽、張飛在側,兩人趕忙謝恩,並領取印綬。
“陳到、太史慈、顏良、文丑四將忠心可嘉,功勞顯著,封陳到為武衛中郎將,太史慈為震威中郎將,顏良為建義中郎將,文丑為奉義中郎將。”
四將中只有太史慈鎮守趙國未回,其他三人俱謝恩。
雖然八員大將分別封為將軍與中郎將,但同為雜號四品。更為諷刺的是,如今曹操與孫堅也是四品雜號將軍。
“其餘眾將,周倉、韓莒子、呂曠、呂翔、裴元紹、蔣奇、呂威璜、趙成、魏勇俱領校尉。”左豐讓黃門丞給眾校尉印綬,之後封賞文臣。
田豐與審配身為軍師,排程大軍,被封亭侯。追賞厲溫、郭典平黃巾之功,同剿滅黑山之功共賞,封關內侯。其餘文臣具有賞賜,各郡郡守由劉備擇優處置。
劉備聽罷聖旨,心內明瞭,靈帝將文臣委任權交給了自已,這是恩寵。
郭典更是喜出望外,本來損兵折將,卻未受責罰,反而被封關內侯。他知曉,這全賴劉備庇護之功。
左豐將聖旨交給劉備,劉備畢恭畢敬放於香案之上。突然,左豐又從黃門丞手中接過一張聖旨,換了語氣,露出狠厲之色,“趙王劉赦大逆不道,丟國害民……”聽到此處,劉備不禁大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