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求賢
劉備有諸葛亮五虎上將 豬爸爸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劉備到冀州之後,各郡縣接連收到了三份告示。
一是安民榜,上書:“備受天子之命,入冀州,任刺史,護一方百姓安寧。黃巾初平,百姓艱難,雖多有餘糧,亦有難以為繼者。特發此安民榜,各郡太守、各縣縣令及鄉、亭官吏須走訪鄉里,但有缺食缺衣者,須接濟之;但有無春播谷種者,須解決之;但有無耕牛者,須予之。誤春耕者,囚之;餓死凍死百姓者,斬之。特此公告,望各級同僚勉之。”
二是招賢令,上書:“備聞學以有成者,無不心念於國。今盜寇橫行,百姓流離,安能靜心於聖賢乎?如充耳不聞,閉目不見安能稱為能?備自知淺陋,借天子之仁心,感召飽學之士,保冀州之安寧。特發公告,以徵良賢,但有一能,備具納之。誠心可鑑,只待良士。”
三是招將令,上書:“備常言,冀州多慷慨之士。征戰殺伐,入萬軍之中,亦如戲耳。奈空有報國之志,卻無投身之門。備初來此地,有上將六員,待冀州勇武之士戰之。無論勝負,但有忠勇,備必待之如肱骨。”
三張告示張貼出去,冀州沸騰了。
多年來,百姓何曾見過這般刺史?劉備不僅管百姓生死,還管來年春耕,其仁義之名傳遍冀州。
各郡、縣、鄉、亭官吏不敢怠慢,開始逐一排查,為百姓解決生活困難。
一時之間,冀州劉備賢名天下皆知,連他的招賢令和招將令也傳揚出去。
飽學之士同武夫不同,對大漢一片忠心,見劉備愛戴百姓,不會不來應徵。
其中就有兩人,乃是冀州有名之士,也是三國曆史上一流人才。
審配審正南,魏郡陰安人;田豐田元皓,鉅鹿人。
劉備聽說此二人來投,鞋都沒來得及穿,一路小跑著出去。
兩位大才見劉備如此,心下都是一暖。
“拜見刺史大人。”審配與田豐一起行禮。
“兩位不要多禮,快進府中敘談。”劉備一手抓著一個大才,生怕他們跑了。
田豐指了指劉備的腳,“刺史大人,您的鞋......”
“哈哈哈,讓兩位見笑了。聞聽二位前來,歡喜非常,一時忘了禮儀。”
田豐停住腳步,直直看著劉備。
“先生何意?”
“主公在上,受田元皓一拜。”
劉備只覺一股熱血蔓延全身,“先生並不知備之為人、才能,為何如此草率?”
“主公為人,豐已深知。至於主公之才,三張告示顯示無疑。元皓雖不是大才,但也不是庸才,這點眼力還是有的。不知主公肯收留豐否?”
“何止收留,我要拜先生為別駕從事。”劉備深深一禮。
“不可。”田豐連連擺手,轉而看向審配,“正南意下如何?”
“元皓與主公相談甚歡,配怎能打擾?”審正南哈哈大笑道。
“正南先生。”劉備緊緊握住審配的手掌,“備得兩位先生相助,焉能不破賊軍?元皓為何拒絕官位?我意元皓為別駕從事,正南為治中從事。”
“非我二人不想為主公盡力,乃是冀州還有大才。”田豐言道。
“元皓說得可是沮授先生?”劉備一下醒悟。
“正是此人,他之才在我二人之上。”審配言道。
“不知沮授先生在何處?備當親自去請。”劉備露出微笑,“即使如此,元皓還是要做我的別駕,正南要做我的治中。”
“沮授性格高傲,主公如此,沮授斷不能來。”田豐搖頭道。
“誰說別駕和治中只有一位?”劉備反問道。
“主公之言大善。”審配本是忠直之士,一向直來直往。
劉備引領兩位先生與文臣武將見面。
等眾人散去,劉備與田豐、審配暢談一夜。這一夜,對劉備而言,對田豐及審配而言,都如撥雲見日一般。
現今,劉備有了三位文臣,別駕田豐,治中審配,簿曹簡雍。
第二日,劉備與田豐、審配啟程了,他們要趕往廣平。
沮授,是少有的受劉備敬佩的謀臣之一。田豐告之其住所後,劉備不想多等一刻。
馬車之上,劉備三人呼呼大睡。
馬車外,陳到與一眾士卒護持左右。
歷史中,這一職務非趙雲莫屬,而現在,劉備不想埋沒趙雲。他要放趙雲去疆場上廝殺。
劉備將去冀州的訊息告訴趙雲時,趙雲感激涕零。
常山是趙雲的家鄉,如今鬧起了匪患,他心中自是難受。雖然劉備對他做出過承諾,身為部下,趙雲真能追問劉備何時去常山剿匪嗎?
劉備卻謹記諾言,他真的帶趙雲回到了冀州。
兩日顛簸,劉備來到廣平。
極其尋常的馬車外跟隨著裝備精良的騎兵,百姓們不知道來的是誰,但也能猜到馬車主人定然不凡。
劉備先去了廣平縣衙,查了一下百姓安置情況。
縣令戰戰兢兢,一絲不苟的彙報著。
這就是現實,人所懼怕的不是道德、不是金錢、而是權利。劉備有了權利,就成了生殺予奪的主宰。
起碼,在冀州如此。
看到了滿意的答案,劉備大大讚賞了廣平縣令。之後,劉備直奔沮授家。
沮授,當地名士,冀州大才。劉備恭候在門口,等著通報的僕人回來開門。
田豐、審配、陳到沒有阻止或是勸說劉備,劉備的性格就是如此,是勸不了的。
等了許久,門開了,僕人從中走出。
“刺史大人,主人讓我將此信交給您。”說罷,僕人行了一禮,走了回去,將門關了。
劉備看著關閉的大門,心中哀嘆不已。他緩緩展開錦帛,默唸道:“沮授拜謝刺史大人,然授已收到袁氏本初之信,下決心投之。奈冀州不平,授憂心鄉里,遲遲未行。今刺史大人來冀州,授不憂心矣。君子者,言而有信,已答應本初,不得以與刺史大人失之交臂,憾也。冀州人才多矣,除授之外,有田元皓與審正南,望刺史大人招之。刺史大人親臨,授羞愧,只好不見。授在此拜謝刺史大人,冀州百姓見刺史大人公告,竟相稱頌。授料定,刺史大人必能掃平叛軍。授雖不是刺史大人賬下臣,卻是冀州之民。授不揣冒昧,提一小策。刺史大人可再增一公告,告之山上亂賊,如下山投降者,賞冀州無主之地,予過冬衣食及春耕耕牛、谷種。賊心必亂,其勢不可漲也。授再次叩拜刺史大人。”
劉備讀罷,深深鞠了一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