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爾加公主在斯維亞託斯拉夫的童年時期獨自統治國家,後來又與她的兒子一起統治國家,她是舊俄羅斯偉大王公中唯一的女性。 人們對這位統治者特別尊敬的原因是,她屬於俄羅斯最早的聖人之列,根據東正教的 "哈吉爾教法",她等同於使徒。 "逝去的歲月 "將奧爾加比作 "黎明前的曙光",並寫道她 "像黑夜中的月亮一樣閃耀","像泥濘中的珍珠一樣閃耀在異教徒中間"。 與此同時,公主最光輝的行為--向德列夫利人復仇--卻與聖潔相去甚遠,令人不寒而慄。

有趣的是,奧爾加是當今俄羅斯歷史上最受歡迎的女性,我在自己的部落格上進行民意調查時發現了這一點。 根據網路投票結果,這位生活在一千多年前的基輔公主名列榜首。 從討論中可以清楚地看出,這位公主主要受到女性觀眾的崇拜,這並不是因為她是聖人,而是因為她的性格和氣質。 奧爾加被認為是 "一個懂得為自己爭取權益的女商人","會給男人一百個好印象"。

早在兩個世紀前,卡拉姆欽就以一種非常非政治化的方式表達了同樣的情感,他寫道,奧爾加 "用她的睿智證明,柔弱的妻子有時也能成為偉大的丈夫"。 在同一部落格上舉行的最有魅力女性型別的網路選舉中,同樣的受眾出於同樣的原因,將《亂世佳人》這部小說的主角放在了首位,因此,在現代俄羅斯女性的心目中,奧爾加公主就是十世紀的斯嘉麗-奧哈拉。

毫不奇怪,關於這位基輔唯一的君主的傳說比關於她的男性前輩的傳說更多,而且這些傳說更加豐富多彩。 編年史家稱奧爾加為 "機智"--當然,這是舊意義上的 "機智",即沒有絲毫幽默感,但在關於復仇的傳說中,公主看起來是現代意義上的 "機智"--但這種幽默是黑色的。

我們先從有關 "機智"(即狡猾、聰明)的奧爾加的傳說開始,然後再瞭解歷史事實。

關於婚姻的傳說,《聖奧爾加的一生》中寫道:"神聖、受祝福和偉大的俄羅斯公主奧爾加出生在普列斯科夫鄉一個叫維布托的村莊(即維布塔村,距離普斯科夫 12 公里)。 - 父親的名字是不忠實的(即異教徒)蘇斯基,母親也是未受洗的瓦蘭語人,出身不是王公貴族,而是普通百姓......"。 另一種說法是,奧爾加是斯拉夫人,她的名字叫美麗。 無論如何,她從小就長得漂亮,而且異常聰明("妻子的身體是女人的,男人的智慧是女人的")。

有一次,年輕的王子伊戈爾在普斯科夫州打獵,他想遊過河去,於是叫了一艘船到岸邊。 "航行途中,伊戈爾看著划船者的臉,在想象中的年輕人身上認出了一個紅色少女,激情點燃了王子的心,--十九世紀內侍 的宗教作家複述了這個古老的故事,--但古老的思想被賦予了這個年輕的少女,她貞潔的話語抑制住了王子的激情衝動"。

伊戈爾 "與她交談,認識到她的聰慧和謙虛,並喜歡這位和藹可親的村姑,而不是其他新娘。 當然,那個時代的習俗和禮儀允許王子在最底層的人中為自己尋找配偶,因為美貌更受人尊重;但我們不能保證這個傳說的真實性,我們的古代編年史家也不知道這個傳說,"--不乏懷疑態度的卡拉姆欽支援不太熱情的傳記版本。

王子希望娶一位平民為妻,這位平民的美貌和智慧深深地吸引了他。 奧列格同意了這一要求,儘管這看起來有些奇怪,但為了表示對新娘的特別寵愛,他甚至給新娘取了自己的名字,此後,新取名的奧爾加 "離開了她小船上輕盈的槳,後來走上了國家的船尾"(穆拉維約夫)。

德列夫里人將大公處以可恥的死刑後,幻想著他們已經取得了對基輔的勝利。 一個寡婦帶著一個小兒子被留在了那裡。 這個弱女子沒什麼可怕的。 德列夫裡王子馬爾向奧爾加派出使團,向他求婚--按照古代習俗,戰敗者的女人要嫁給勝利者。

二十位使者乘船來到基輔,來到寡婦面前。 她彬彬有禮地向他們打招呼:"好啊,客人,你們來了?"並問他們為何而來。 使者們回答說:"是為了請您嫁給我們的王子。 "奧爾加說:"你們的話對我很好,但我不能讓我的丈夫復活。 - 奧爾加說:"但我想明天在我的人民面前向你表示敬意;現在到你的轎子裡去,躺在轎子裡,好好休息,明天早上我會派人來找你,你說:"我們不騎馬,也不步行,而是用轎子抬我們走"--他們就會用轎子抬你走"。

使者們欣喜若狂地照辦了。 早上,他們要求基輔人直接用軲轆把他們運到特雷姆。

在那裡的院子裡,一夜之間挖了一個大洞,把大鵬鳥和愚蠢的德列夫利亞人一起扔了進去。

"奧爾加來到他們身邊,對他們說: "你們感到榮幸嗎?" 他們說:"比伊戈爾的死還光榮"。 之後,這些不幸的人被蓋上土活埋了。這只是復仇的開始。

奧爾加派人去找德拉夫里亞人,讓他們從最優秀的人中再派一些使者來,"讓他們帶著極大的榮耀去迎接你們的王子,否則基輔人民不會讓我進去的"。

新的使節團抵達了,他們來自德列夫裡揚地區的長老們。 奧爾加也很榮幸地接待了他們,並下令熔化澡堂,將使節們關在裡面燒死。

緊接著,在處決的訊息傳到敵人耳中之前,公主轉告他們,她自己也要去: "準備好蜂蜜,我想為我被殺的丈夫做三文治"

為了不引起懷疑,奧爾加帶了一個小隨從。 人們為伊戈爾澆築了墳丘,並舉行了紀念活動。 當德拉夫里亞人問起他們的使者時,公主說他們很快就會和其他小隊一起到達。 等到主人喝得酩酊大醉之後,寡婦下令將他們全部砍死。 據編年史記載,有五千人被殺。

此後,奧爾加仍未滿足於復仇,她回到了基輔,開始為大戰役做準備。 第二年,她率領一支強大的軍隊來到基輔,打敗了德列夫利人,摧毀了他們的土地,但她沒能攻下主城伊斯科羅斯滕。 德列夫里人已經意識到他們不會倖免於難,於是拼死抵抗。

最後,奧爾加宣佈她不再想復仇了,並要求得到象徵性的貢品:每個院子三隻鴿子和三隻麻雀。 被圍困者歡欣鼓舞,抓起鳥兒帶到基輔營地。 晚上,奧爾加計程車兵在鴿子和麻雀的尾巴上綁了一塊燃燒的煤灰。 鳥兒們飛回了家,在城市的許多地方放了火,以至於無法撲滅大火。 在這裡,守夜人毫不費力地闖入城牆後面,進行屠殺。

"宮廷史學家涅赫沃洛多夫稱讚道:"奧爾加就是這樣作為一個忠貞的好妻子,為丈夫的死復仇的。 - 由於她以如此狡猾和智慧實施了這一殘酷的復仇,人們給他們的公主起了個綽號--"最聰明的人"。

作為對叛亂的懲罰,公主向德列夫利人徵收了非常重的貢品,其中三分之二用於國家,三分之一--存放在奧爾加的個人金庫中。

這個長期反抗基輔霸權的躁動部落最終被徹底征服。 洗禮傳說

東正教將奧爾加封為聖徒,當然不是因為她殘酷地消滅了德列夫里人,而是因為她是第一個接受基督教的俄羅斯君主。

公主皈依基督教的故事在傳說中是以奧爾加如何智取茨撒的故事的形式呈現的。

她來到察爾格勒,皇帝 "看到她美麗的面容和敏銳的洞察力",對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說 他說:"你很適合和我們一起統治這座城市"--也就是說,他願意成為他的皇后。 奧爾加回答了他: 奧爾加回答他說:"我是一個可憎的人,如果你想給我洗禮,那就自己給我洗禮,如果不想,那就不給我洗禮"。

天真的 Tsesar 為她進行了洗禮(即成為她的教父),並給她取了一個基督徒的名字 Elena,以紀念基督教第一位皇帝君士坦丁的母親。 然後,他又開始向奧爾加求婚。 在這裡,奧爾加打擊了他:"如果你是我的教父,你怎麼會娶我? 這不是基督徒的習俗。 皇帝驚呼道:"奧爾加,你真聰明!"。

傳說的主要亮點還是奧爾加的 "機智",以及她對外國統治者的吸引力和不可接近性--現在不是對德列夫裡揚王子,而是對最偉大的君主。

編年史作者無疑是從民間傳說中提取了這一傳說的情節基礎,但作為一名修道士,他又加入了一些虔誠的推理。 奧爾加起初決定接受洗禮,以擺脫澤薩的要求,但在族長的慫恿下,她 "像喝醉酒的嘴唇(海綿)一樣站著,聽從教義","受到啟發,靈魂和身體都歡欣鼓舞",也就是說,她以真實而非浮誇的方式信仰了基督。

關於 Pechenegs 的傳說,另一個似是而非的傳說指的是公主生命的最後幾年,她的兒子斯維亞託斯拉夫遠征異國他鄉,留下母親統治基輔。

編年史作者寫道,968 年,"beschislenoe plurality "佩切涅格人第一次(實際上是第二次,在嘗試 915 年後的半個世紀裡)接近基輔並將其圍困。 德魯日娜帶著斯維亞託斯拉夫離開了,而照顧年幼孫子的奧爾加手下人很少。 在第聶伯河的另一側,俄羅斯vovoda Pretich 帶著一支小分隊站在那裡,但由於力量過於懸殊,他們不敢前來幫忙。 然而,被圍困者的所有希望都只能寄託在普雷蒂奇身上。 必須促使他採取果斷行動。 但是,當這座城市被佩切尼格人緊緊包圍時,如何才能做到這一點呢?

一個勇敢的男孩自告奮勇去傳話。 他懂得佩切涅格語,因此能夠穿過敵軍營地,假裝在尋找一匹散放的馬。 當他到達岸邊時,他遊了過去。 佩切涅格人用弓箭射擊,但沒有命中。 "信使對總督說:"如果您不在清晨接近這座城市,人們就會向巴傑納克人投降。 普雷蒂奇害怕斯維亞託斯拉夫不會原諒他,如果他的母親和兒子們淪為佩切涅格人的俘虜,於是決定設法把王子一家帶出基輔。

然而,結果卻更好。 佩切涅格人看到鵬鳥飛近,便以為是斯維亞託斯拉夫回來了,於是從城裡撤退。 然而,他意識到士兵人數不多,於是開始打聽是不是王子回來了。 普雷蒂奇回答說,他率領的是先頭部隊,斯維亞託斯拉夫緊隨其後。 可汗已經休戰,但仍未離開--顯然,他已決定去看看王子的軍隊是否強大。

圍困解除後,奧爾加派人給兒子送信。 "王子,你在尋找和守護別人的土地,卻剝奪了自己的土地:我們中幾乎沒有人沒有被佩切內茲人佔領,還有你的母親和孩子。 如果你不來,也不保衛我們,就讓他們再次入侵我們吧。 你不為你的女兒、你的母親、你的老母親和你的孩子感到遺憾嗎?

斯維亞託斯拉夫急忙返回,趕走了佩切涅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