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自強離開天全縣後,又到洪雅和清溪之間的山區來回忙碌,尋寶兩三個月仍無收穫,其中艱辛和酸楚只有他自己知道。

劉自強有些灰心喪氣,心想尋寶這事不能急於求成,看來得等機緣巧合。

不如暫時離開川西山區去成都,到張獻忠的皇宮附近找找看。

劉自強走到眉州縣城,在吃午飯時聽到一些人在私下議論四川紅燈教。

說資陽縣的李鋼中自任紅燈教的總教頭,領導農民揭竿而起,不上糧,不納捐,佔領州縣,專殺貪官汙吏。

資陽縣及周邊的簡州和仁壽縣的百姓紛紛響應,數千人參加了紅燈教,積極開展武裝反清鬥爭。

劉自強心想,太好了!

我找先祖的埋金,目的就是得到財寶後,拉起隊伍反清起義,為先祖和大西王報仇。

我不如先去參加紅燈教,再慢慢伺機尋寶。

今後如能在黎雅之間幸運地挖出二十萬埋金,正好可以資助反清隊伍。

打定主意後,劉自強來到資陽縣城,找當地人問明瞭紅燈教總棚口的地址。

資陽縣紅燈教以棚為基層組織,總棚暫設在陽化場,總棚下面又設了若干個分棚。

劉自強到了陽化場紅燈教總棚口,線上人引薦下拜見了總教頭李鋼中。

李鋼中看上去三十七八歲年紀,頭束紅布巾,身穿紅色神袍,手持神械,威風凜凜地坐在木椅上。

棚內供奉有關聖二爺和觀音菩薩的神像,每個神位前置一碗神水。兩邊陳列有各種器械,其中木製的關聖二爺的青龍刀、孫悟空的金箍棒等法器,格外顯眼。

李教頭聽說劉自強原來是山東義和團的拳師,對他肅然起敬,並向他打聽義和團的情況。

劉自強向李教頭簡單介紹了北方義和團的情況,一起總結義和團的經驗與教訓。

兩人相見恨晚,交談一陣後,又切磋了武藝。

李教頭認為劉自強是山東義和團的拳師,武藝高強,又有戰鬥經驗,便讓他坐了資陽縣紅燈教的第二把交椅。

話分兩頭。

卻說智涵經過喬裝打扮,決定遵師囑去南方。既可以躲避官兵的追殺,又可以拜訪南派名師,提高武藝和武功境界。

他還想,沿途順便打聽一下失散多年的桃花妹妹的下落,如果運氣好,能找到她該有多高興啊。

智涵故意避開夏鎮,繞小路去微山湖東岸坐渡船。

準備橫渡微山湖,到湖西岸的運河漕運碼頭乘客船,沿運河南下江浙。到達蘇杭一帶後,再作計較。

在路過微山湖沙溝鎮時,智涵到服裝鋪買了一身新衣衫,走到臨近微山湖渡船碼頭的一個僻靜小店住下。

他洗淨臉上的菸灰,脫去藍色舊衣服,再換上新衣服,儼然是一介英俊瀟灑的白面書生。

第二天早晨,智涵梳理起整齊發髻,身穿灰色土布長衫。腰掛龍蛇劍,手中摺扇輕搖。

一雙犀利的大眼睛欣賞著湖邊景緻,不緊不慢地向渡船碼頭走去。

初春的微山湖,岸邊柳枝已開始泛綠,地上冒出嫩綠的草芽。

走到碼頭邊,等一會兒渡船就開來了。智涵上了船,挑了個靠邊的位子坐下。

極目眺望,微山湖煙波浩渺,水天相連,廣袤無邊。

渡船從尚未發出新芽的金黃色蘆葦蕩中穿過,鳥兒驚飛,傳來陣陣鳴叫聲。

湖風輕輕吹拂,智涵感到無限的愜意。

他想,微山湖水面遼闊,溝汊縱橫,水網密佈,與宋代的水泊梁山極其相似。

現在要是能把分散的義和團拳民聚集起來,把微山湖作為反清復明的根據地,或許能幹成一番大事業。

可是,自己要遵師囑去南方,否則……

智涵正在展開思緒遐想時,突然看見後面有兩條小船,一前一後,正在奮力追趕這艘渡船。

前面的小船上站立一個黑衣人,大叫:“朱幫主,快停船,留下官兵的餉銀!”

智涵回頭看自己坐的渡船上,正站立著一個大漢,頭戴斗笠,腰掛大刀,身背一個黑色包裹。

大漢背的東西似乎很沉,智涵心想這個大漢可能就是朱幫主,背上的包裹裡必是搶劫的官兵餉銀。

他對敢於搶劫官兵餉銀的朱幫主,心中油然生出一絲敬意。

這時,朱幫主手拿大刀,焦急地指揮船老大:“劃快些,再劃快些,直接劃到微山島!”

船老大對自己的幫主十分敬畏,拼起老命向前划動渡船。

後面兩條小船在飛速追趕。不多時,前面的小船追上了渡船。黑衣人手持鐵矛,縱身跳了上來。

他剛在渡船上站穩,朱幫主的大刀已迎頭劈了過去。

鐵矛與大刀不斷相碰,火花直冒,發出“乒乒!”“乓乓!”的聲響。

嚇得那幾個搭渡船的過路人驚叫起來,紛紛往船艙後面躲避。

智涵仍坐在那裡不動,裝著什麼也沒看見。

朱幫主與黑衣人鬥了十幾招,黑衣人漸漸只有招架之功,沒了還手之力。

朱幫主搶近一步,左手用刀架住鐵矛,右手一掌將黑衣人打飛起來,“嘭!”的一聲跌入湖水中。

恰在此時,後面那艘快船趕到了。一個白衣人跳上渡船,手持鐵棍,惡狠狠地喊道:

“朱幫主,我們‘船幫’與官兵血戰,死傷了好幾個弟兄。

你們‘網幫’耍滑頭,趁機奪了餉銀,你們想獨吞勝利果實嗎?”

原來,大約在十幾年前,微山湖漁民們為了反抗漁霸和官府的欺壓,逐漸聚集在一起。

分別佔據湖中的微山島、獨山島、南陽島和黃山島,形成“網”“船”“槍”“罱”四大幫派,各自佔島經營和生活。

昨天晚上,獨山島船幫幫主劉千里帶領本幫三十幾個武功高強的弟兄,埋伏在路邊準備劫取餉銀。

一隊官兵押運餉銀去縣城時,走進了船幫的埋伏圈。

劉千里手持蓮花鏟,帶領兄弟一齊衝上去搶奪餉銀時,與官兵發生慘烈血戰。

誰知“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在船幫與官兵打得正酣時,微山島網幫幫主朱有財帶著二十幾個功夫高手斜刺裡殺到,搶了餉銀就跑。

劉千里看見網幫搶走了餉銀,心中大怒,馬上停止與官兵打鬥,帶領弟兄們去急追網幫。

朱有財看見船幫追來了,便將自己的弟兄分成三隊,向不同方向逃跑。

自己揹著餉銀,找到一個地下排水洞藏起來。

船幫看見網幫分頭逃跑,也將人馬分出三隊去追趕。可是,追趕一陣後,搶劫餉銀的網幫就像人間蒸發一般,突然消失了蹤影。

第二天一早,朱有財從水洞裡爬出來。經過一番喬裝打扮,從東岸乘網幫營運的的渡船回微山島。

渡船開出去不遠,黑衣人和白衣人分別乘兩條小船追來了。

朱有財剛把黑衣人打下水,白衣人隨後趕上渡船,手持鐵棍一個縱身跳上來,要搶奪朱有財身上的餉銀。

朱有財對白衣人喊道:“我們從官兵手上奪得了餉銀,這餉銀就是我們的!你們來搶什麼?”

白衣人怒斥道:“朱幫主,我們船幫與官兵拼命廝殺,你們才有機會劫了餉銀,難道船幫弟兄的鮮血白流了嗎?”

說完話,向朱幫主一棍打來。朱有財忙用大刀格擋,感覺白衣人打來的鐵棍力道還真不小,震得手腕又酸又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