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釘節徹底修整好,也就代表合金彈頭的左後腿,已經裝好了馬蹄鐵。

當然,這並不代表結束,釘上了新的馬蹄鐵,還要打磨調整,並且對單隻馬蹄鐵融入馬蹄的契合度進行檢查。

伏駿等人雖然是馬醫,釘馬蹄鐵的技術不會,但並不代表他們不會判斷釘好的馬蹄鐵的好壞。

一般而言,馬蹄鐵完全適合馬匹蹄形的判斷標準是:裝上馬蹄鐵後,在馬蹄的蹄尖和蹄側部,蹄鐵外緣與蹄壁外緣大小一致,或略大於蹄壁外緣,

長度應不超過lmm。

再由馬蹄踵部向馬蹄後方延伸,蹄鐵外緣應逐漸大於蹄壁外緣,留有約1到

3mm的剩緣,最後,蹄鐵的鐵尾應比蹄踵角長出3到5mm的剩尾。

不得不說,王鐵錘是真的有實力,一般而言,釘掌師都是要在裝蹄前,去近身觀察馬匹的馬蹄真實情況,根據馬匹蹄形大小,選擇打造出大小一致、契合度好的馬蹄鐵。

正常來說。馬蹄鐵不能過大或過小,過大的話,容易落鐵或運步異常。

所謂落鐵,即是馬蹄鐵脫落,就像是人穿了過大的鞋子影響走路一樣。

至於馬蹄鐵過小,那就容易導致蹄釘損傷馬蹄。

很明顯,王鐵錘透過照片影片所打造的馬蹄鐵,在大小上確實非常適合合金彈頭,而且契合度也很高。

沒有出現在馬蹄鐵與馬匹蹄形一致的情況下,馬蹄鐵區域性形狀與馬匹蹄形不完全相符的情況,不然,要是不相符,那就麻煩了。

因為這需要將馬蹄鐵重新拔下,然後適當的修整馬蹄鐵,使馬蹄鐵完全適合馬匹蹄形,不能有一點的馬虎。

千萬不能為了省事,覺得無所謂,而不修整馬蹄鐵,讓馬匹蹄形來適應馬蹄鐵,否則這會導致馬蹄出現變形等嚴重後果。

如此檢查結束,這便代表合金彈頭左後蹄的馬蹄鐵更換已經完成。

之後,如法炮製,王鐵錘和羅伯特按照給合金彈頭左後腿換馬蹄鐵的方式,依次類推的把合金彈頭的另外三隻馬蹄的馬蹄鐵更換成功。

當然,期間也有插曲,因為合金彈頭的左後腿有蹄葉炎,站立不便,而且不能讓它的左後腿受力太多,所以在給其它三隻馬蹄換馬蹄鐵時,王鐵錘要花的力氣更多,甚至連羅伯特都主動去抬著合金彈頭的左後腿了。

被王鐵錘和羅伯特抱住兩隻腿的合金彈頭,再加上伏駿、韓天麟和馬坤在它前面、左右年一起控制它,反抗的就像是一個無助的孩子一樣,死命蹬腿都瞪不出力氣,最後只能認命,不再反抗,這倒是極大的減小了眾人意外受傷的風險了。

四隻馬蹄都換好馬蹄鐵,這並沒有代表結束,畢竟,馬走路,要的是四隻蹄子都沒問題,而不是一隻蹄子裝好馬蹄鐵就行的,要是因為馬蹄鐵高度原因,造成馬蹄著地運動不平坦,身體不平衡有異常表現,那就出問題了。

因此,即便合金彈頭的左後蹄因為蹄葉炎,不適宜運動,但伏駿等人還是把它牽出馬廄,讓它一瘸一拐的慢慢走路,而眾人則觀察它的行走是否正常。

行走這點運動量不多,也不激烈,對於合金彈頭傷害不大,不過,伏駿他們也不敢讓它多走,在馬廄外走了一圈後就讓它回馬廄休息了。

完整牽著合金彈頭走完馬廄一圈,沒發現任何問題後,已經可以證明裝蹄完成,自然不需要多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