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算最後成了,在津門也待不下去!”

“津門是個講文明的地方,武林自有規矩。”陳識抬頭看向王良瑜,面無表情,“踢到第八家,會有名師出面擊敗踢館者,逐出津門,但會承認踢八家的戰績,師父可以留下開館!”

一旁的耿良辰聽到這話,面色驟變,正欲開口,卻被王良瑜搶了先。

“鄭傲山?”

陳識眼睛一縮,故作平靜地說道:“津門武林,名頭最響的,該是薛顛薛前輩才是!”

“我們就是從國術館過來的。”王良瑜滿臉笑意,透著幾分調侃。

陳識稍稍有些尷尬,沉默不言。

“他為什麼願意配合你?”王良瑜又問道,帶著些許好奇。

鄭傲山是津門武林的金字招牌,也是津門武林老牌勢力之一,照理是不會允許陳識這個外來者揚名,難道正是武痴性子發作,看上詠春拳了?

陳識聽到這話,已經不能說是驚訝,簡直是驚駭,自己所有的謀劃都被王良瑜看穿,看向王良瑜的眼神都透著幾分恐懼。

轉念,陳識想到王良瑜先前那句話,意識到大概是薛顛那裡露了形,不由暗舒一口氣。

沉吟許久,陳識緩緩道:“他要我教真的!”

“啥意識?”王良瑜聽著滿臉迷惑,不解地看向陳識。

陳識古怪地看了眼王良瑜,反問道:“你不知道?”

“我知道什麼?”王良瑜真的被問懵了。

宮若梅看不下去,輕咳一聲,湊到王良瑜耳邊,低聲解釋道:“武林規矩,法不輕傳,一代真傳只能有三四個。”

“拜師時,我發過守密誓言,一生真傳最多兩人!”宮若梅的聲音很低,但陳識都聽在耳中,平靜地說道。

王良瑜聞言一怔,指了指自己:“那我算什麼?”頓了頓,又道,“據我所知,許多武林宗師都在有教授弟子,弟子都還不少吧?”

“孫師祿堂著有《拳意述真》等武學著作刊行天下,劍仙李景林前輩也有公開武當劍法之舉。各地國術館,都有武學大家傳授武藝,全民國術難道在那麼眼中,只是口號?強身強國強種強族,只是虛言?”

“良瑜,不管是孫祿堂前輩,還是李景林前輩,亦或者國術館教師,都是藏了私的。”宮若梅搖搖頭,又拿自己舉例,解釋道,“就好比我宮家六十四手,師兄馬三得了剛勁,我學了柔勁,除我二人外,再無他人習得六十四手。”

“不是,你們不會不知道勁力修行的兇險吧?”王良瑜詫異地看著宮若梅,又看向陳識,“這玩意是隨便能傳的?”

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在武道修行中,這領進門就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武道修行,不是“照本宣科”,也不是“書讀百遍其意自現”,它需要師父言傳身教,需要師父傾心教授,看個秘籍就能練成絕世武功的,那隻會出現在小說裡!

王良瑜練成白猿劍法,那也是有白猿的教導之功,沒有與白猿日復一日的切磋,王良瑜照貓畫虎是絕對練不成白猿劍法的!

國術修行中的勁力修煉,涉及人身筋骨肌肉,其中危險更是不言而喻,沒有師父在旁照看指點,肆意胡來,那是要出問題的,稍有差池便是損筋傷骨,殘廢都是輕的!

舉個例子,現世的那些拳擊高手,哪一個身後沒有龐大的專業團隊?

專業的營養師,專業的運動醫學家,專業的教練,還有專業的器械。

這還是在有大量現代科技輔助的情況下。

再想想古代,只有師父。

師父需要做到現代一整個團隊的工作,才能培養出一名合格的徒弟!

其中損耗的時間、精力和心血,可想而知!

再舉個更形象的例子,現代教育體系。

小學、初中、高中,乃至大學,都只是武道修行中打基礎的入門階段,碩士算是進階,博士才是真傳,一位博導一生能教出多少博士?

是教不了更多嗎?

不是,是教不過來!

教多了,那就水了!

相較而言,武道更加兇險,教多了可不只是水,說不定還會把弟子教廢!

所以,想要教出合格的真傳弟子,武道只能貴精不貴多!

看著懵懂不解的陳識和宮若梅,王良瑜翻了個白眼,問了一句:“若是讓你們放開了教,你們能教出幾個會勁力的真傳弟子?”頓了頓,又追問了一句,“你們一輩子,又能找到幾個能當真傳的弟子?”

陳識和宮若梅皆是一怔,面面相覷。

他們只記著守密誓言,不讓多教,卻從未想過能不能多教!教不教的過來!

直到被王良瑜點醒,兩人才終於意識到,守密誓言並不是不讓教真的,而是要他們教出真正的真傳!

宮若梅更是想到自己的父親宮寶森,他一生教出三個徒弟,大兒子死後曾不止一次想要再教出一個徒弟,可礙於年齡和精力,不得不選擇放棄。

王良瑜倒是跟著學了宮家六十四手,可真正的勁力修行之法卻只是瞭解而已,尚未練習,便是虎豹雷音都還沒有入門呢!

當然,王良瑜覺得,這樣的傳承方式其實是有問題的,真傳弟子太少,很容易造成傳承斷絕。

若是能研究出科學的教育方式,其實是可以增加真傳弟子規模的。

其實,這也是王良瑜一直想做,也一直在做的事情。

王良瑜收集各門各派的勁力修行之法,就是想要研究出貫通全身筋骨肌肉的修行之法,搞出一套簡單、科學、高效的勁力修行法,以此強壯武者修行根基。

如此一來,武道修行,自會事半功倍了!

到那時,人人都是武道天才!

沉默許久,陳識回過神,看著王良瑜,乾咳一聲道:“據我所知,津門武林,不止不教勁力修行,練法也不教的,只有演法。”

國術修煉,有演法和練法之分,在此之外尚有打法一說。

演法,顧名思義,就是演示的套路,和現世的傳武套路如出一轍,突出瀟灑好看,引人注目。

練法呢,這才是國術修煉的重中之重,是基本功,是“內壯一口氣,外練筋骨皮”,同時也是練技擊手段。

至於打法,則更傾向於實戰,其中不乏各門各派的殺手鐧、絕技之類。

譬如夫子三拱手,便是三皇炮捶中的一式打法,又如六十四手中的老猿掛印、葉底藏花,都是打法。

“啥?”王良瑜滿臉震驚,不可置信地看著陳識,又看向宮若梅,萬分不理解。

藏著打法,王良瑜還能理解,畢竟是撒手鐧嘛,露了形就容易被破。

可練法不教,只教演法,那學得是個什麼玩意?

花拳繡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