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航運歷史悠久,春秋時期便擁有繁盛的漕運。

淮水作為四瀆之一,船運發展同樣不容小覷。

王良瑜一行人,僱傭一艘大船,逆流而上。

不過月餘,大船便抵達洧水上游,鄭國附庸密國舊都。

大船緩緩靠岸,王良瑜聽著虞信介紹起密國舊聞,滿臉驚奇。

周王朝是個很神奇的王朝,尤其是其實行的分封制,由此誕生齊楚秦晉等實力強橫的諸侯國,可在這些老牌諸侯國外,九州大地上還有數不清的小諸侯國。

很多諸侯國,更是鮮有人知,譬如這個密國。

甭說是王良瑜,便是當世之人,稍微離得遠了,怕是也不曾聽聞。

靠岸後,王良瑜便迫不及待地跑下船。

重新站在厚實的大地上,王良瑜倍感幸福。

行船的一個多月裡,除了中途停靠補給過幾次,大部分時間都在船上,王良瑜都快要憋瘋了。

不止王良瑜,其他人都是差不多的反應,踏雪烏騅更為激動,揚起前蹄,興奮地嘶鳴起來。

王良瑜擔心踏雪烏騅嚇到人,連忙安撫。

踏雪烏騅噴著響鼻,似是在抱怨坐船的辛苦。

“好啦,咱們以後就不坐船了!”王良瑜輕笑一聲,安慰道。

踏雪烏騅又哼了一聲,四隻馬蹄踩出清脆的步伐,極力附和。

一人一馬很快達成共識。

另一邊,陸啟等人也與船家交接完成,一起離開碼頭。

在城中尋一客棧,休憩兩日後,一行人再次出發,往太室山而去。

輾轉數日後,王良瑜一行人終於來到太室山下。

太室山綿亙橫闊十數公里,山勢巍峨險峻,氣勢渾淪端正,猶若巨龍盤臥之態,三十六峰峰壁環向攢聳,巖嶂蒼翠相間,恍如芙蓉之姿。

“太室,九州之險也。”虞信站在山腳下,仰望太室山,不由感嘆道,“公子,選了一個好地方!”

王良瑜環顧一圈,思慮萬千,一臉憂心忡忡:“這太室山中,怕是少不得妖魔鬼怪!”

“公子還擔心這個?”陸啟聽到這話,不由調侃起來。

王良瑜瞪了眼陸啟,轉頭看向其他人,不無擔心地說道:“我倒是沒什麼,我就是擔心你們,待不住啊!”

陸地等說書人,這段時間,在虞信的幫助下,成為第一批踏入修行的春秋說書人,可實力只能說一般,比普通人強不了多少,這樣的實力深入太室山中,大概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這不是還有公子嘛!”陸啟嘿嘿一笑,給王良瑜戴高帽,“有公子在,任何妖魔鬼怪都別想近身。”

虞信在一旁隨聲附和,非常熱情。

王良瑜一聽這話,頓時明白過來,他們這時一早就打好了算盤的,立刻冷嘲熱諷起來:“喲,這個時候,怎麼不嫌我招惹是非了?”

陸啟腆著笑臉,不斷討好。

最終,王良瑜禁不住陸啟等人的熱情和哀求,答應留下幫忙。

山下小鎮,眾人一邊準備進山尋地,一邊打探訊息,瞭解太室山的情況。

兩日後,一行人準備妥當,在嚮導的帶領下進山,直奔峻極峰。

峻極峰為太室山三十六峰最高峰,《詩經》有云:“崧高維嶽,峻極於天”,峻極峰因此得名。

就衝這名頭,不將它作為論道大會的舉辦地,都對不起它的名字。

在聽到峻極峰的名頭後,不管是王良瑜,還是陸啟,都將其作為第一選擇。

艱難跋涉大半日,王良瑜一行人終於抵達峻極峰下。

山下休整一夜,第二天開始登山。

峻極峰山勢險峻,怪石嶙峋,斷嶠重嶂,攀爬不易,又耗費大半日功夫,眾人才終於登上峻極峰頂。

站在峰頂的那一刻,王良瑜忍不住肆意歡呼起來。

其他人見狀,略作矜持,也紛紛跟著大叫大嚷起來,全無往日的正經做派,和後世那些旅遊者相差無幾。

發洩一通後,王良瑜極目遠眺,西有少室侍立,南有箕山面拱,前有潁水奔流,北望黃河如帶。

倚石俯瞰,腳下峰壑開綻,凌嶒參差,大有“一覽眾山小”之氣勢。

遙望山巒,雲嵐虛無縹緲,瞬息萬變,忽有“坐看雲起時”之自然。

如此美景,當真是美不勝收。

“這地不錯,視野開闊,氣象萬千,正適合論道!”王良瑜掃視一圈,立刻作出決定。

陸啟幾人紛紛附和,當即定下峻極峰作為論道之地。

按照王良瑜的設想中,論道大會每兩年舉辦一次,並且會一直舉辦下去。隨著影響力不斷增大,修行者會自發聚集在此,未來論道大會必將成為如稷下學宮一般的聖地。

如此一來,論道大會的建設就不能馬虎,必須做長遠、全盤的謀劃。雖不用建設學府,但一些必要的建築卻是少不得,比如論道的場地、休憩的房舍,還有更重要的收藏典籍的藏經閣等。

王良瑜提出了一些建議,然後便當起甩手掌櫃,具體事務皆由陸啟和虞信負責。

不過,王良瑜也沒有閒著,在陸啟的要求下,開始清剿峻極峰上的妖物。

對修為更上一層樓的王良瑜而言,小菜一碟。

這一路過來,王良瑜從未停止修行,一日都不曾懈怠。

不過因為丟了手機,王良瑜沒有辦法學習新的白猿劍法套招,只能在原有的劍招基礎上融會貫通,不過如此一來,王良瑜倒是有了些意外收穫,劍法中少了些刻意,多了些隨性。

兵家聚氣並未如預料中那般修行速度大大減緩,反倒是越發勇猛精進,因為這一路,王良瑜隔三岔五就要吃上一頓,皆是各種踏入修行的妖物,有高郵湖的大蟹,也有淮水裡的鯉魚,這些妖物蘊含豐富的精血,是兵家最好的進補之物。

每每這時,王良瑜都要嘆息不止,哀嘆失落在江水裡的蛟龍血肉。

清剿完峻極峰上的妖物後,王良瑜並未收手,開始擴大狩獵圈。

半個月後,峻極峰方圓十里,別說修行的妖物,就是體型稍大的猛獸,都看不到一隻,全都成了王良瑜一行人的腹中食物。

一個月後,峻極峰上的建設正是如火如荼的時候,王良瑜選擇離開。

“公子,待到論道大會開始之時,儒家自會前來,何必多跑這一趟呢?”陸啟一臉不解,想要將王良瑜留下,王良瑜在他便好似有了主心骨,做什麼都安心。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王良瑜自然不會說心裡話,明明是糊弄,嘴上卻說的言真意切:“論道大會,那是論道。我此去衛國,是為問道、求道,自當親身前去,方能顯出我之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