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的臘月,他們全家人都回村兒過年了。
準確的說,離當初江小小出生到現在已經過去足足兩年。
江小小已經兩歲。
現在不光走的穩當,而且說話也利索很多,比起同齡的孩子來說。
江小小說話不光清晰,而且吐字準確能說大段的長話。
在外面一年江小小,現在已經是很厲害的存在。
這孩子可是全家的主心骨,誰做生意遇到問題都會跑到省城來找江小小。
和江小小一商量就能有一個對策。
而且這小丫頭長得可挺快,這估計是得益於喝了不少靈泉水,沒事兒就泡在靈泉裡。
自從知道自己的靈泉是活水以後,江小小一點都不嫌棄自己的靈泉。
每一次都到靈泉的下游,在那裡泡澡,到上游去喝水。
劃分的非常明確。
家裡的生意現在越做越好,尤其是現在江小小空間裡的那些糧食和蔬菜水果全都供應了自家。
自家老孃開麻辣燙肯定是需要一些配菜之類的,全都是他的空間出品。
包括做的那些米線的大米,也是用空間種植出來的大米磨成粉做成的米線。
更不要說各類蔬菜。
而舅舅他們工地上食堂的那些供應也全都是江小小空間出品。
空間種出來的蔬菜,糧食雖然不一定功效有多大。
但是好處就是吃了的人都說味道非常的清甜。
準確的說,吃啥東西有啥味兒。
更重要的是,空間種出來的這些東西能讓人提高精氣神兒。
凡是在食堂吃過飯的人都知道,吃完了飯就覺得自己精力充沛。
這也讓工地上幹活兒的大家對於食堂大師傅的手藝是讚不絕口。
他們工地的活兒總比其他工地要提前一段日子完工,主要是他們工地的口碑非常好,工人們幹勁兒十足。
不像別的工地的工人幹完活兒累的就像一灘泥一樣,吃完了就癱倒在地。
早上幹活兒的時候拖拖拉拉。
反正他們工地的工人但凡是吃完早飯去幹活兒的,沒有一個不精神。
有這種好處自然是算自家人。
當然江友慶也沒有虧著自己外甥女兒。
凡是從外甥女兒這裡拿的蔬菜,糧食價格都比外面的要稍高一點。
而且現場結算錢。
絕對不能虧著自家人。
再加上自家姥爺的那個罐頭廠。
江大福的罐頭廠出品的水果罐頭需要的那幾種水果全都是江小小空間裡出品。
無論是蘋果,山楂,菠蘿,黃桃,還有隻要能想到的水果。
江小小空間裡全都能種出來。
當然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準確的說,這一年多,江小小已經躋身成為一個小富婆。
沒辦法,她空間出產雖然是半個月才能出產一次,但是就這速度也比外面的速度快得多。
產出的東西基本上供應一個小罐頭廠還沒啥關係。
再加上江大福也在外面,會收購一些別人的水果。
雖然混合在一起。
可能味道沒有江小小出產的水果好,但是絕對也不會差到哪兒。
所以這一次回村兒裡,他們家是開著車回去的。
兩年的時間已經從七八年直接跳到了80年。
80年代,別說農村,就是城裡人買汽車的,可也沒有倆。
那都是絕無僅有的。
而他們家買汽車了。
主要是家裡哥兒幾個都發財了。
江大福的罐頭廠經過這一年多的生產流水線一點兒問題都沒有。
再加上引進了先進的裝置和他們家的水果,與眾不同,口感非常受歡迎。
產量提高之後,他們廠子早就盈利的,不行不行,所有的外債不光還光了,而且江大福還準備明年擴大廠房。
光這一年的時間,他們廠子就賺了有五萬塊錢。
而江友成的魚塘,也迎來了大豐收。
要光靠江有成的魚塘,當然也不能掙多少錢,可是江友成會另闢蹊徑。
兩個在省城培訓回來的兒子,在農牧方面已經算是小有所成。
他們自己成立了研發小組,專門培育魚苗。
而且是那種耐病抗寒的種類。
他們自己研發魚苗,而且往外賣魚苗周圍但凡是養魚的都知道他們江家的漁場。
這裡買回去的魚苗死亡率很低。
產量高,出欄率也高。
自然大家都喜歡。
從這上面就能知道,江友成今年雖然比起其他人賺的少,但是也沒少賺多少。
他那魚塘裡的魚足足出產了5萬斤。
一斤至少賺一毛錢。
再加上這一年多賣出了不少的魚苗,加在一起,他可是賺了有1萬多塊錢。
要知道這事兒要是告給村裡人,村裡人都不會信。
不過大多數人都知道江友成的魚塘,那是掙錢,是真掙錢。
江老二江友慶就不用說了,他那個包工隊,今年的這樓房蓋完。
足足掙了有五萬塊錢 。
一共18萬的工程款,裡裡外外給大家發了工資,亂七八糟送完基本上也就差不多了。
這才是第一次的工程,他們後面接的工程已經是絡繹不絕,合同都等著跟他們籤。
主要是這一次名聲打出去,他們不光蓋的房子好,用料實打實,而且沒有任何的偷工減料。
光衝這個口碑,大家都願意用他們,重要的是現在除了國營單位的建築單位之外,像他們這種零散的成規模的包工隊還沒有那麼多。
而他們現在不光有規模,而且有口碑,還有人才。
放誰誰不願意用他們。
光是省城的那些各個單位想找他們蓋宿舍樓,都已經擠的快擠破頭。
江友慶已經接了第二個活兒,那過完年就可以去開工。
這個活兒又是個大活兒,估計得一年差不多下來的話,人家工程款是35萬。
也是幹一個宿舍區。
基本上難度並不高,就是要增加一些人數,估計要新招一些人。
掙了5萬塊錢的江友慶啥話也沒說,直接就買了一輛汽車。
買的不是那種小轎車,他們這種包工隊的,當然買的是那種卡車。
方便運輸東西拉人的話也能拉。
而老三就不用說了,老三這一年多發了,而且是非常發了。
一個月能賺差不多3000塊錢,這一年多父子三個那是累壞了,但是確實掙到了4萬塊錢。
而老四也不用說,這一年掙到了1萬多,雖然他掙的錢有點少。
但是總體來說他那個腳踏車的生意反而越來越做越大。
已經在省里弄了一個專門的供銷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