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騰叔對抄家有什麼特殊癖好?”

林朔只感覺莫名其妙,不過輕言幾句,騰叔怎麼像打了雞血似的?

算了,只要他能辦好事就成!

男人嘛,或多或少都會有些古怪的癖好。

這時,楊管家也快步上前,彙報出聲:

“少爺,調查清楚了,林氏商會之所以收到風聲,是因為林奇堯給他們傳遞了凌霄閣能賺取高額會費的資訊,所以林成濟才會帶著人過來……”

“林奇堯……這個叛徒亡我之心不死吶!”

“少爺,需不需要……”楊管家做出一個手指在脖頸上劃過的姿勢。

林朔失笑出聲:“你這老腰骨思想還挺冒進,咱們先護住自己再說吧!

林奇堯之所以能夠上躥下跳,不過是抱上了雪黨的大腿,當雪黨不需要他的時候,我倒要看看他還能蹦躂幾天!”

這時,門口的方向忽然多了幾道黑影,讓他眼角微挑。

楊管家解釋出聲:

“那是其他家族送來的賀禮,今日到現場觀戰的豪紳和士族不少,他們生怕自己成為第二個孫家,全都匆忙送來了禮物,那些賀禮和請帖應該如何處理?”

“禮物全收,其他請求都拒了!”

林朔眼神陰冷,低聲道:

“一旦今日凌霄閣勢弱,這群牆頭草絕對會群起分之,沒必要給他們好臉色!”

楊管家點頭應聲:“是。”

林朔忽地想起什麼,問道:

“對了,我讓你去找那些失蹤人口的家屬,為什麼你找來那麼多演員?”

楊管家面露疑惑,“沒有啊,我沒有花錢!”

“那為什麼這麼短的時間內,受害者家屬來得那麼快?”

楊管家也察覺到不對勁的地方,他一拍腦門,驚訝出聲:

“少爺,在你派我們去宣傳此事之前,似乎還有其他人在幫忙宣傳,所以很多其他街道的群眾也聞訊趕來!”

林朔瞳孔一縮,“還有這事?”

他總感覺當時莫名地順利,如今頓時發現到一些不起眼的疑點——

為什麼劉葒離開凌霄閣後,還特地回來一趟,難道僅僅是為了搶孩子?

瘸堂這個組織根深蒂固,與其有關聯的絕不僅僅是孫家,為什麼棍夫們只報出了孫家的名頭?

……

無形中,彷彿有隻大手在操控一切!

林朔強壓心頭震撼,寬聲道:

“或許,這只是暗中支援北焰王府的勢力,接下來必須萬分小心!”

楊管家點了點頭,好奇道:

“少爺,監理司那邊,你是怎麼擺平的?”

林朔笑了笑,表情有些奇怪:

“這事啊,主要靠兩首詩……我也沒想到會這麼順利!”

楊管家瞪大了眼睛,腦子轉不過彎。

兩首詩?

……

將時間撥回正午時分。

上京,聖駕回鑾,所有街道充盈著喜慶氣氛。

因為大夏連番戰鬥失利,此次六藝比鬥略佔上風,終於讓百姓們看到了希望。

雪黨在為武鬥一事厲兵秣馬,一眾好戰派枕戈待旦。

而梅黨之人也挺直了胸膛,昨夜北境傳來的一首《梅》,給他們帶來了極大的鼓舞和信心!

這些日子,兩派暗中較量,互不相讓。

而今天,卻是他們揚眉吐氣之際。

只要梅黨之人爭氣,能夠咋武鬥中勝過雪黨一籌,就可以打破僵局,扭轉乾坤!

一路從宮門到宣政殿,兩邊站滿了等候的官員,個個精神抖擻。

當聖駕出現後,所有人跪地叩拜。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

一聲龍袍加身的昌景帝威嚴地說道,目光掠過群臣。

“謝陛下……”百官紛紛起身。

昌景帝沉聲道:“近期朝內可有要事稟報?”

聞言,梅黨幾名大臣對視一眼。

然後,其中一位大理寺卿走出來,恭敬地說道:

“啟奏陛下,臣有一事要稟奏!”

聽罷,昌景帝眸底劃過寒芒,冷冷盯著那人,問道:“何事?”

“啟稟陛下,近來南越頻繁挑釁,臣等擔憂南越再起異動,故而商議如何應敵。”

“哦?區區南越,竟敢挑釁大夏?”

昌景帝眯著銳利的黑眸,陰測測地問道。

“啟奏陛下,南越國主自知不敵我大夏,才會想方設法地激怒您,試探大夏國力,而且南越素來以大楚為首,恐怕也是得到了大楚的某些指示……”

那人話未說完,便見昌景帝猛拍案臺,厲聲喝道:

“荒謬!南越乃小國,哪裡來的膽子?真以為北狄來侵,大夏便毫無還手之力嗎!”

“啟稟陛下,據探子回稟,南越國主早已病入膏肓,恐怕難以活太久。而南越國師野心勃勃,一旦南越國主死去,勢必會掀起腥風血雨,還請陛下三思啊!”

昌景帝深吸了口氣,強忍著心頭的憤懣與殺意,說道:“你繼續說——”

“南越不足為懼,臣懇請陛下立即調集精銳,在武鬥上打敗北狄,大夏自會奪回失守城池,徹底揚名,震懾南越!”

“為此,我特地推薦幾位合適的武鬥人選……”

雪黨等人見狀,終於明白梅黨的圖謀,紛紛插嘴,想搶先一步推薦武鬥名單。

“夠了!”

昌景帝冷喝一聲:

“這是宣政殿,可不是菜市場叫賣,朕不管什麼黨派鬥爭,如今北狄兵臨城下,有什麼小心思都給我好好憋著!”

“武鬥名額有限,若推薦之人是庸庸無為之輩,無論是推薦人還是被推薦人,統統給朕解甲歸田!”

此話道出,鎮住了一眾議論聲。

凌煙閣修書李鳳書拱手出聲:

“陛下息怒,昨夜北境傳來一首題名為《梅》的好詩。

臣認為這首詩切實符合大夏現狀,起到激勵人心的作用,作詩之人若有武力在身,或許不失為參選武鬥的一個好選擇!”

“好詩?”

昌景帝眉頭輕揚,凌煙閣可是先祖為表彰功臣而建的殿閣,上有大夏開國十二人的畫像,而且還會招募文學淵博之人修書列冊。

能夠被凌煙閣修書李鳳書認可的詩是什麼詩?

李鳳書郎朗讀出詩文內容: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這首詩語意剛強,無懼旁人的眼光,在惡劣的環境中,依舊屹立不倒,不懼嚴寒,傲然獨放,形容的不正是如今的大夏嗎?”

此詩念出,宣政殿內鴉雀無聲!

文武百官全都被震撼不已,就連挑剔講究的老儒生們都驚得雙目失神,喃喃自語。

梅黨中人紛紛摩拳擦掌,一副有榮與共的感覺。

而另外一派雪黨則臉色慘淡,沒想到李鳳書這個傢伙,居然在這時候出面搗亂!

但這首梅立意深遠,切合大夏現狀!

任誰也挑不出任何毛病!

擁有這麼一首驚世之詩,梅黨恐怕要囂張好長一段時間了!

李鳳書笑道:“陛下,臣懇求將這首詩傳出去,以振大夏恢宏之風!”

昌景帝點了點頭,帶著欣賞之意說道:

“準!”

“同時,尋作詩者,重賞!”

就在這時。

兵部給事站了出來:

“陛下,臣有奏要報,彈劾北焰王之子林朔,他涉嫌惡意坑殺鼓徵古城三營長葉濤,在如此重要關頭枉顧人命,殺害城防重要官職!”

昌景帝隨意地翻動奏章,回應道:

“禁衛軍已經上報詳情,葉濤父子屢次招惹北焰王府,甚至胡亂呼叫兵權,北焰王府在戰亂時期的確擁有暫代城務之責,此事不必再議!”

這句輕飄飄的回應令場上不少人面色微驚。

誰也猜不透聖上心中想法,在北狄來侵之際,不僅沒給百戰雄兵北焰軍下令,反而另起新軍。

壓根不知道他對北焰王以及北焰王府懷有什麼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