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丘與龍旻,白子珏,童翱四人,一同走進了客廳之中。

客廳裡,童氏一族的人正在擺弄酒席,待酒席擺好,童翱便請孔丘,龍旻,白子珏入座。

酒席之上,諸多山珍海味,靈果仙釀,奇珍異獸被做成佳餚。

這時候童翱開口對孔丘說道:“仲尼啊,你來的很巧。

今天老龍來找我,特地給我送來了一道珍稀的食材,讓我做成美味,一起共享,而你今天來得早不如來得巧,這道美味佳餚也確實是遇到適合的人了。

來人,將那道壓軸菜端上來。”

童翱說罷,幾位童氏族人一起端著一個大玉盤,步履沉重,彷彿在抬百萬斤重物一般。

當這玉盤放在桌子上時,童翱將蓋子開啟,顯出了一頭蛟龍,晶瑩剔透,美輪美奐,被廚師做的色香味俱全。

這時童翱對孔丘介紹道:“這道菜名字叫作水晶蛟龍,這主材料便是一頭先天境界的百丈孽蛟,不知死活,欲挾大河水氣,走水入海化為真龍,導致引發洪災,禍沿千里之地。

當時,老龍去勸它,讓它回去苦修,以渡天劫的方式化為真龍,偏偏不聽勸,還感應到了老龍體內的真龍純血,想吃了老龍,結果被老龍三招打死,拔了蛟鱗,抽了蛟筋,然後就來找我,讓我做成了這道水晶蛟龍。

孔丘,來嚐嚐我的手藝如何,看適不適合你的口味。”

童翱說罷,便讓孔丘動筷,夾一塊蛟龍肉嚐嚐。

孔丘見童翱如此說道,也不推辭,直接夾了一塊蛟龍肉,放入嘴中,咀嚼起來。

孔丘品嚐蛟龍肉,感覺勁道十足,味道鮮美,其中蘊含的天地精氣,也十分龐大。

待將這塊蛟龍肉,吞下去,便開口對童翱說道:“童族長廚藝非凡,這蛟龍肉很美味,不過其中的精氣太過龐大,不適合後天境界之人。”

童翱聽聞,也夾其一塊蛟龍肉,吃了起來,待吞下肚以後,開口說話道:“確實如此,此孽蛟生前已渡過風、火兩災,只差渡雷劫便可以化為真龍,偏偏要用走水入海化龍之法,合當它有此一劫。”

童翱待回答完孔丘的問話之後,又轉而向白子珏說道:“子珏小友,這蛟龍肉蘊含的精氣充足,不是你能吃的,其他的菜你倒是可以品嚐,你便委屈一下,吃其他的東西吧!”

孔丘也在這時對白子珏說道:“子珏,童族長所說的,確實沒錯,你便吃點其他的菜便好了,不然以你如今的武道境界,還不足以消化蛟龍肉中的精氣。”

白子珏聽後,回答道:“子珏明白。”

而後,孔丘與童翱,龍旻三人便將這一頭蛟龍分食殆盡,而白子珏便吃著其他的山珍海味,靈珍異獸。

待幾人吃完,口鼻之中溢位精氣,全身開始發光,而孔丘,童翱,龍旻三人則開始運轉功法,將這精氣煉化。

而一旁的僕人見狀便將殘羹剩飯收拾完,又為幾人泡上熱茶,便退了下來。

而白子珏因為吃的靈珍異獸之中也有龐大精氣,也運轉功法將之煉化,卻在這時以這精氣融入自身真氣,以此不斷將自身皮膜,血肉,骨骼,血髓,臟腑,穴竅,經脈強化,不過片刻便將自身境界突破凝氣鑄體,到達氣轉百竅的地步。

童翱見此對孔丘說道:“仲尼,你倒是收了一個天賦不錯的弟子,雖然肉身根基羸弱,但經此一遭,重鑄體魄,根基也開始紮實起來。”

孔丘笑道:“這是子珏,自己的努力,也是靠童族長所宴請這一桌好菜,才能突破境界。”

而後幾人,便等白子珏鞏固自身境界,在一旁閒聊起來。

不久,一人走入客廳,對童翱,龍旻說道:“天垣見過族長,見過龍老,不知族長將我叫來所謂何事?”

童翱說道:“我請天垣長老前來,是想請長老教導孔丘先生祭祀之禮,畢竟長老是我童氏一族之中,最瞭解祭祀之禮的人。”

天垣聽聞說道:“天垣遵命。”

又將目光看向孔丘,對其說道:“天垣見過孔丘先生,孔丘先生既要學習祭祀之禮便請隨我來。”

而後,天垣長老便帶著孔丘前往他之居所。

不久,天垣長老帶領孔丘到達自己的居所,請孔丘入座,便對孔丘說道:“孔丘先生既要學習祭祀之禮,那在下便開始講解。

國之大事,在戎在祀。

這祭祀之事,便為國之大事之一。

如今的周王朝,所有的祭祀之禮,分為五類,即“五禮”:吉禮、凶禮、軍禮、賓禮、嘉禮。

吉禮,是指有關祭祀的典禮,主要是祭宗廟、祭社稷、祭天地等。宗廟,又稱祖廟、太廟,是供奉祖先的場所。

社稷,是指土神和穀神。祭祀土社、穀神的地點一般稱為社稷。

禮制規定,“左宗廟,右社稷”,即社稷壇建在王宮前的右側,與太廟對稱。

祭祀天地,則十分隆重,這種祭祀的儀式又稱為“封禪”,祭天為“封”,祭地為“禪”,其實是兩次祭祀活動的合稱,不過經常一起進行,自從軒轅黃帝在泰山第一次舉行封禪大典飛昇之後,之後的歷代君王便將泰山封禪視為最高榮譽。

凶禮,是指有關喪葬哀悼的典禮,帶有生者對死者的顧戀悲哀之情。凶禮大致可分為復、殮、殯、葬、服喪五個階段。

人死後,首先要為他招魂,稱為“復”,給死者沐浴後,便進行“殮”的儀式,又稱入殮,先進行小殮,即給死者穿哀衣;大殮是指將屍體放入棺材。入殮之後,便是“殯”,即停棺待葬。

殯結束後,便要舉行“葬禮”,即將棺材埋入地下,所以又稱入葬、下葬、埋葬。

送葬之後,還要為死者服喪,即在一定時期內帶孝,表示對死者的懷念。

軍禮,指有關軍事活動的典禮,包括校閱、用兵、田獵等活動時的禮儀。

軍旗是軍禮的重要內容,軍旗在戰爭之中還起著釋出號令的作用,它往往成為軍隊的核心,代表著軍隊。除軍旗外,鼓、金也作為軍禮的組成部分,指揮行軍作戰。

各種軍禮幾乎都離不開鼓、金。“四時畋獵”也是軍禮的一項重要內容,也稱田獵、狩獵、圍獵,即打獵。

自周王朝初建開始,凡國內不發生戰爭、動亂、王位繼立及嚴重的自然災害等大事,帝王每年都要在四季進行畋獵活動,屆時也將動用軍隊參加,因此畋獵實際也起著訓練和檢閱軍隊的作用,列入軍禮範疇。“四時畋獵”即春搜、夏苗、秋獮、冬狩。

軍隊平時訓練的典禮稱為“行軍田役”,在鼓、金敲擊出的節奏下,兵士進行此基本功的訓練,諸如前進、後退、疏散、集中等。

賓禮,是指諸侯朝見天子,以及各諸侯國之間相互交往時的禮節,包括朝、聘、盟、會、遇、覲、問、視、誓、同、錫命等一系列的禮儀制度。

朝,是諸侯按規定的時間拜見天子的禮節。聘禮,是國與國之間遣使訪問的禮節。

盟,是指諸侯之間以語言為信約,即用口述的方式,提出某種作為自己或大家共同遵守的原則,即“信約為誓”。

錫命,又作賜命,賜,是上對下的給予,賜命則專指帝王賜予臣僚爵位、服飾、車仗等的賞命。

會、同,通常合在一起,即為“會同”,指諸侯朝見天子,也指諸侯會合。

遇,指諸侯或官吏不在規定的時間、地點突然相遇的禮節,通常較簡單。

嘉禮,是禮儀制度中,內容最為龐雜的一種禮儀,涉及到日常生活、王位承襲、宴請賓朋等多方面的內容,以婚禮、冠禮、射禮、饗禮、宴禮、賀慶禮最為重要。

婚禮,即男女結合為夫妻時的禮儀。

冠禮,是指男子年滿20歲時所行的一種典禮,即加冠以示成年(女子15歲時亦行笄禮,以示成年)。

饗禮,是設酒食款待賓客的一種禮儀。

宴禮,宴,也作燕,宴禮是君臣宴飲之禮。

養老禮,是對國內年老而又德高望重者按時贈以酒食時所行的一種禮節。

射禮,是男子進行射箭時的禮儀,以此體現習武、尚武的風尚。

而這些便是祭祀之禮中的主要內容,孔丘先生可已記住。”

天垣說罷,孔丘回答道:“孔丘已經全部記住,多謝天垣長老講解,孔丘感激不盡。”

天垣聽孔丘所說,笑著摸了一下自己的鬍鬚,說道:“孔丘先生確實天賦過人,可惜如今這個世道,人心多變諸侯混戰,禮這一物,已經不足以為用了,唯有刀兵之利,才會是諸侯的選擇。

孔丘先生縱有大願,恐怕在這個世道也不會得到重用,唯願先生,一路保重,終得明君,能讓先生一展才能,實現大願。”

孔丘回答道:“孔丘多謝天垣長老贈言,時候已經不早了,孔丘該告辭了,長老保重。”

隨後孔丘便走出天垣長老居所,來到客廳之中,見白子珏已經鞏固境界完成,便向童翱,龍旻二人請辭,回了自己的居所。

後面幾日,孔丘又去往各處,去學習禮,樂,射,御諸多知識。

待到空閒時間,便記起了與凌絕頂之約,便前往凌絕頂府邸,向他學習鑄術。

凌絕頂府邸,凌絕頂在這幾天時間裡,將諸多鑄材準備齊全,又講一口新的鑄劍爐重新塑造,便開始等待孔丘的來到。

一連數日,孔丘皆沒有來到,直到今天,府邸之外,響起了敲門聲,隨後凌絕頂便開啟府邸大門,見到了孔丘。

凌絕頂見孔丘來到,便將他領到了亭子裡,對其說道:“孔丘怎麼現在才來,可是去學習完了祭祀之禮,如此方想起你我之約,向我學習鑄術。”

孔丘回答道:“確實如軒龍先生所說的,孔丘先去了童氏一族,得童族長招待,順利的學習了祭祀之禮,如此才想起來了與軒龍先生之約,還望軒龍先生勿怪。”

凌絕頂見孔丘如此說道,也沒有再說什麼,只說了:“原來如此,那便隨我去鑄造間吧。”

而後,凌絕頂便帶著孔丘到了他新建好的鑄造間中。

開始了自己的教學。

凌絕頂對孔丘說道:“我之鑄術說起來,也沒有什麼特別之處,與一般的鑄術相差不大,只不過是我運使心與力,方才讓普通的鑄材,化腐朽為神奇,成為一件稀世的鑄劍。

孔丘,你且看好,我的鑄造方式。”

而後,凌絕頂拿起一塊鐵木巖,將之放入鑄劍爐中生火,待鐵木巖燃燒,又將一塊鐵礦放入其中,等其燒紅,便將之取出來。

取出來之後,便開始了鑄造,凌絕頂將心與力匯聚與鐵錘之上,敲打著鐵礦,使其改變形狀,逐漸拉長。

而後凌絕頂又將其對摺,錘打,又放入炭火之中,讓其再次燒紅,再取出錘打。

凌絕頂以此反覆數百次,直至鐵礦被敲打成形,成為一把劍,而在這過程中,凌絕頂也將自身心與力灌輸其中。

待其完全定形,凌絕頂將之淬火,而後打磨,使其完全成為一口神兵利器。

凌絕頂將劍淬火完成,打磨之後,便將之給予了孔丘,讓其用心神去感受劍身的鋒芒,與其內裡的內容。

孔丘接過凌絕頂新鑄之劍,將自己的心神融入劍中,感受凌絕頂所說的劍身之中的含義。

孔丘心神入劍,只覺心神化為一口神兵,威力可無堅不摧,無物不斬。

卻在此時,孔丘心神又彷彿化為一塊普通的礦石,被人拿起,而後經歷千錘百煉,鑄造成劍,又有其它東西進入劍身之中,是一分期盼,讓劍能成為所持之人的一部分,能讓其持之不斷進步,以此達到一流的境地。

不久,孔丘回過神來,心神收斂,對凌絕頂說道:“軒龍先生的鑄術,神乎其技,不同於孔丘以前見過的鑄術,此劍之中的內容,孔丘已然知曉,請先生看孔丘來做一次。”

隨後,孔丘取出一塊鐵礦,將之放入鑄劍爐中,等燒紅之後,開始鑄造,也是將自身心與力融入鑄造過程,而在這過程中,孔丘心神逐漸與天地大道相合,陷入悟道之境。

將自己過去所學,不斷提取,淬鍊,不斷融合,再經過錘鍊,使其更加純粹,狀大。

不久,孔丘自身大道從基礎層次不斷變化,再將天地大道融入其中,隨之,孔丘自身大道境界不斷提高,從原本的二十四重天,提升至二十八重天,足足提升了四重天,待孔丘鑄好自己的作品之後。

回過神來,發現自身所學又重新梳理了一遍,自身大道也更加完善,道境層次也有所提升。

而後孔丘對凌絕頂道:“多謝軒龍先生授藝,如此孔丘方能再進一步,自身境界得到提升。”

凌絕頂開口道:“這是你自身的積累與底蘊,並非我的功勞,你不過是在學習我的鑄術過程中,陷入悟道境界,才會突飛猛進,這是你自己的功勞。

你如今已經學會我的鑄術的,等有空閒時間,便來此鑄劍,好鍛鍊自己,你自去吧!

我要休息了。”

而後凌絕頂便起身回屋。

孔丘則對其行禮,之後便回了自己的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