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中,一名魁梧的西涼大漢拔劍怒視。

這時,人群中一位身姿挺拔、容貌英俊的男子站了出來。

“我劍也未嘗不利!”

男子不畏強權,怒目拔劍,對著西涼大漢怒道。

...

我背景雄厚讓人仰望,我才華橫溢讓人敬佩,我玉樹臨風讓人羨慕,我名震四海讓人臣服。

沒錯,我叫袁紹,是漢末最精品的男人。

我出生在一個很牛逼的家庭裡,只可惜我的母親地位低賤。

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下,我逢年過節吃飯不能上桌,我看到漂亮妹妹不能調戲。

我很不服,為什麼,我的命天生就比別人賤。

結果還沒等我發問,我就被過繼給了沒有子嗣的伯父袁成。

從一個庶出子弟,搖身一變成了袁家長子。

地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也讓我享受到了曾經永遠無法想象的資源。

但我並沒有飄,由此可見我是一個多麼精品的男人。

由於從小我長的帥、從小儀態好、從小就很叼,很多人都開始爭相模仿我。

你說,我是不是一個精品的男人。

作為一個世家子弟,我從小被灌輸的思想就是忠君愛國、政治職場、匡扶正義,成為下一個三公。

這也導致我入編之後,開始各種搞事。

給尿不出尿的太監疏通尿管,給被欺負的黨人出謀劃策,給那些不願意嫁給別人的小媳婦主持公道。

很快,我的名氣就吸引了很多人的追隨。

在這個時代,背靠大樹好乘涼,沒有背景還想入編,開什麼玩笑。

出來混,拼的是背景,拼的是勢力。

而我,恰恰就是那棵即將長成參天大樹的大樹。

黃巾起義爆發後,我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積極參與國家的評判,積極平定一個又一個起義的州郡。

很快,我就成了大將軍何進的親信。

何進是個屠戶,腦子不是很靈光,因此無論大事小事都喜歡跟我商議。

恰逢狗皇帝想要中和朝中的權力,我便成了皇帝拉攏世家制衡外戚的首選,成了掌管西園軍之一的中軍校尉。

但是,我並沒有脫離何進,依舊在暗地裡和他打好關係,順便給他出出餿主意。

突然有一天,皇帝把自已給玩死了。

也對,這樣一個每天在後宮開數千人趴體的牲口,累死也不是很讓人意外。

而這時,我覺得我的機會來了。

我們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佈天下,無論是在朝堂上還是朝堂外,都有著讓人羨慕的名望。

新繼位的皇帝年幼,如果我能夠把持朝政,當一個權臣,那真是小母牛上天了。

但後宮的十二個沒卵的東西讓人很是不爽,想要當一個如霍光一樣的權臣,就必須得弄死他們。

我知道,我必須要幹他們了。

為了能夠消滅這群見到女人都沒武器拔槍的傢伙,我苦思良久,最終制定了一個一石二鳥的計劃。

沒錯,那個殺豬的外戚也得死。

於是,我在何進找我談話的時候,唆使他弄死沒卵宦官,教唆他擁護年幼少帝,挑撥他與太后的關係。

結果這傻缺竟然長腦子了,說是那是他親妹妹。

我去,我頭次發現這殺豬的竟然長得不是豬頭肉,而是人的腦子。

終究是我想錯了,這人的腦子還是豬頭肉。

在一天夜裡,這傻缺竟然相信了宦官的鬼話,在進宮的時候被剁成了肉泥。

我知道,我的機會來了。

一石二鳥之計雖然有些意外,但結果確是好的。

於是,我帶著一幫小老弟進攻皇宮,斬殺宦官,成功的清除了宦官與外戚兩大勢力。

眾所周知,整個大漢朝堂只有三股勢力,一個世家、一個外戚以及一個宦官。

如今兩個都沒了,我還不小母牛上天了?

但是讓我沒想到的是,正當我準備收割票房的時候,一個西涼大漢奪走了我的勝利果實。

焯!

憤怒之下,我就怒了一下,然後就跑了。

雖然漢末崩塌這部電影的爛尾了,但是我並不氣餒。

因為我在河北還有另一部戲要指導。

作為一個大漢名導,這一次一定要我自已收割票房,絕不能再讓一頭豬把我票房給搶了。

我是一個十分牛逼的導演+編劇。

這一次,我用心的挑選劇本,最終決定參考光武帝劉秀為原型,模擬出打殘河北、進取天下這部大戲。

劉秀是個牛逼的人,我模仿他,那還不小母牛上天了?

來到河北後,我開始了拍戲前的準備工作。

想要天下進入諸侯混戰,那就需要讓天下亂起來。

人人都有忌憚,那還戰個屁。

同時,窩在渤海也不符合我精品男人的身份。

於是,諸侯討董的計劃在我心裡出現。

這個胖比收割了我的票房,我忍了這麼久終於可以報仇了。

我唆使一個憨批發起討董事宜,這樣我也可以擺脫出頭鳥這個頭銜。

京裡那個憨批就算生氣,也不會拿我下手。

結果討董是發起來了,但由於我的名氣太大,還是當了盟主這個職務。

算了,盟主就盟主吧,聽起來也很高階,不會降了我精品男人的逼格。

結果京裡那個胖比聽到我當了盟主,竟然把我叔父全都給砍了。

焯!

收割了我的票房,還砍我了全家。

必須要幹他了。

但我終究還是年輕了,正當我準備幹董卓的時候,才發現這幫諸侯各懷鬼胎。

整日裡不是在營裡蹦迪,就是在營裡喝酒,要麼就是在營裡泡妞。

但如果僅是這樣的話,那也還好。

可是這幫王八蛋竟然打著盟軍的名號,在各地攻伐擴張領土。

焯!

這幫人不是在壞我的名聲嗎?

不行,我不能忍。

於是,打不過的我決定加入進去。

可是我妥協之後,我的小老弟加腦殘粉卻不高興了。

罵了我們一頓後,竟然自已帶著傾家蕩產換來的部曲去打董卓。

最後的結局並不讓人意外,全軍覆沒不說,還差點被一個叫徐榮的給弄死。

討董聯盟就是一個一大群人撈名聲的東西,如今已經名存實亡。

但我的目的已經達到,諸侯混戰已經開啟,各方勢力都開始為了接下來的逐鹿天下而擴張勢力。

而我,也開始了新片的拍攝。

第一步,就是奪取冀州。

公孫瓚是一個帥比,從小打架鬥毆,靠著入贅走向了人生巔峰。

他也是個有理想、有抱負、有雄心的有為青年。

於是,我準備利用他來完成奪取冀州的第一幕。

我唆使公孫瓚南下進入冀州,而我也帶著從盟軍撤回的兵馬返回冀州。

這時,我的第一幕準備已經就緒,是時候開始拍戲了。

我有個外甥,叫高幹,他和一個叫荀諶的人組成了一個大忽悠團伙。

張口閉口你不如我,閉口張口我比你強。

在一通忽悠嘴炮之下,冀州韓馥竟然被忽悠得把冀州拱手相讓。

呵,這下真是小母牛上天了。

於是,我開開心心的執掌了韓馥的公司。

但是總有一些奇葩想要在公司換老闆的時候反對。

對於那些反對我的人,我毫不手軟的送他們去見他們的太奶。

見我奪了冀州,被我忽悠的公孫瓚忍不了了。

他受不了被我利用的如同一顆棋子一樣,最後還什麼都撈不著。

這個人長期和邊關胡人SOLO,說實話,我有點慫他。

決定給他點甜頭,讓他就這麼算了。

我把渤海郡割讓給公孫瓚,尋思這麼一個超級大郡給他,已經夠表現我的誠意了。

結果這廝太過貪婪,竟然想要我的整個冀州。

開什麼玩笑,必須要幹他了。

冀州有個牛逼的人,他叫麴義,雖然人品有瑕疵,腦子不好使,但是打仗有一手。

在他的幫助下,我成功的做掉了白馬義從,連同那些馬,一起送他們去見了太奶。

儘管如此,但公孫瓚還是強的有點離譜,我很難一次性消滅這個名為戰狼的幽州諸侯。

原定計劃是三年打殘河北,坐上河北王的寶座。

但是因為這個孫子太吊,我和他只能打拉鋸戰。

公孫瓚除了能打之外,還算有點腦子。

竟然和我那愚蠢的阿豆豆結成了盟友。

自古諸侯爭霸都要有盟友的,我也不能落後於人。

這時,我的小老弟在兗州撐不住了,於是,我決定幫他一把。

小老弟很感激我的幫助,決定跟著我混,繼續我們當年雞飛狗跳二人組的榮光。

我信了,畢竟,誰會拒絕一個發小呢?

何況,收了這個小弟,對我來說也是有好處的。

兗州夾在豫州、冀州、徐州、青州的中間。

除了兗州之外,其餘三州都和公孫瓚這孫子成了盟友。

於是,兗州就成了重中之重,讓他在南面幫我抵擋袁術、陶謙,對我而言絕對是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

當然,只有這麼一個盟友可不行,畢竟他太弱了。

荊州劉表,是個很牛逼的人物,雖然很多人罵他是個自守之賊,但其實這筆比很多人都能打。

怎麼跟你形容呢,北揍袁術、南平荊南、東虐江東,完了還能夠騰出手來噁心一下益州。

你就說牛不牛逼吧。

好了,盟友都湊齊了,接下來就是真刀真槍的和公孫瓚拼刺刀了。

原定計劃三年平河北,結果硬生生被這混蛋拖了八年。

中間我都想和他言和,然後向南方擴張,畢竟拖得太久,對我來說不是一件好事。

但這筆說什麼都要和我死磕到底,於是我只能和他繼續拼刺刀。

最後還是這傻逼殺了劉虞,我才能夠徹底形成碾壓。

看著公孫瓚兵敗自焚,我知道,我終於可以開始下一步計劃了。

但讓我萬萬沒想到的是,我曾經的小老弟,竟然因為奉迎皇帝走向人生巔峰。

他如今的實力已經不是我反手可滅的了。

這波屬實是養寇為患了。

但和曹操打,我還是有優勢的。

於是,我問了好幾個謀士,有的人讓我和他打,有的人不讓我和他打。

其中有個叫田豐的,動不動就罵我,時不時還人身攻擊。

我一氣之下就把他丟進了監獄反省。

我帶著大軍開啟了官渡之戰,準備好好的教訓一下不聽話的小弟。

一開始的時候戰爭十分順利,曹操只能夠不斷地往後退。

就在我軍渡過黃河的時候,一個大紅臉把我的先鋒大將顏良給捅死了。

導致了此戰的第一次失敗。

雖然有一點噁心,但其實對這場戰爭沒什麼影響。

畢竟實力在那擺著,巨無霸掉了根腿毛,難道會影響他的強壯嘛?

在接下來的戰爭中,文丑這個二路先鋒竟然也在亂軍之中被人做掉。

各位,我不是嘴硬啊,他的死還是沒有影響的。

我的大軍渡過黃河,我們雙方不斷地燒燬各自的糧草。

這種影響對我而言九牛一毛,但是曹操快堅持不住了。

這廝好像不受老天待見,自從掌控兗州開始,一年一次自然災害,根本拿不出多少糧食來。

戰事只要繼續拖下去,都不用我動手,他就得嗝屁。

可是就在我以為,一切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時,許攸這個二五仔竟然背叛我,說出了我糧草囤積的地方。

曹操這個王八蛋總算是等到了虐我的機會。

一把火就把我數十萬石糧草付之一炬。

於是,我做出了一個這輩子都十分後悔的決定。

和他互換大營。

但是打不下來啊!

糧草被毀,軍心潰散,根本打不動這座大營。

等到曹操燒完糧食回來,我特麼還是敗了。

在撤回鄴城後,我一怒之下就把自已給氣死了。

沒想到啊,人生這部戲竟然如此爛尾。

以史為鑑雖然可以讓人明確目標,但是過程中的變化卻不受人所掌控。

我叫袁紹,雖然我的劇情爛尾了。

但我還是想對許攸說一聲。

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