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醫說什麼,春日裡花粉多,你不知道哪一陣吹來了什麼風,就覺得不舒坦了。

至於之前沒這症狀,為何現在突然出現。

可能是因為人年歲漸長,毛病也會突然長出來了,再加上蘇大人這幾日睡覺不好,就更容易出現這般狀況。

這些都是在醫書上可查的,連個疑難雜症都不算。

所以,沈大人也就打消了這個心思。

等著鬱方處理差不多的時候,廣廷也回來了。

事情的真相自也查清楚了,這些差事是從蘇大人那裡領來的,雷大人分給魏伊人的。後來,魏伊人曾求見雷大人,雷大人卻避而不見,這些事翰林院的許多人都能作證。

現在,吏部的文書就在雷大人桌案上放著,而魏伊人寫的規格,跟之前老版的鎖在案宗室裡面的一摸一樣。

廣廷的話,不用說透了,在場的人都能明白。

魏伊人新去的,肯定是要安排人帶著的,馬大人調走了,雷大人作為老人自然是要擔著的。現在,就是翰林院沒人管,全靠魏伊人一個人自學。

也就是今個,碰巧遇見了大理寺的人心情不好在這撒氣,不然等著私下裡說的,估摸就得魏伊人背鍋了。

鬱方聽了這話,抬頭終於直視蘇大人,“所以,你怎麼跟本官解釋?”

排新這種事,說實話哪個地方都有,可是直接排在明面上的,還真是並不多見。

再來,這已經不是單純的排新,而是陷害了。

雷大人作為翰林學士,也就這些本事了。

蘇大人抿了抿嘴,這些都是鬱方查的,他現在還沒回去,尚且不知道具體真相如何,“回鬱大人話,若真是雷大人所為,下官定然嚴懲不貸!”

好一個若真雷大人所為,分明就是留口子。

鬱方身子往後靠了靠,“所以,雷大人能不能做出這般的事,你心中沒數?”

也就是說,雷大人平時表現的很好,現在突然被告知,幹出這種事來,蘇大人在這一時難以接受?

可是廣廷已經去了翰林院走了一趟,雷大人跟魏伊人不對付的事,已然不是什麼秘密。

看鬱方一句句逼問,有條不紊,蘇大人懷疑,是不是鬱方本就知情?

可知情又如何?鬱方人家就沒單獨提過這事,包括干涉翰林院的內事,都是因為蘇大人左顧而言其他,鬱方一生氣才讓自己的人去查的。

就算你猜測鬱方有私心,可人家面上做的極好。

偏生,鬱方這話蘇大人都不知道如何回答。回答確實不知,就是睜著眼說瞎話。你若回答知曉,就是明知道雷大人會欺負魏伊人,他卻故意縱容。

“說!”偏偏在思量的時候,鬱方突然抬高了聲音。

一再告訴在場的眾人,最讓鬱方生氣的是蘇大人的態度。

蘇大人堂堂翰林掌院,今日是格外的丟臉,被鬱方當著這麼多人的面,訓的灰頭土臉的。

“下官,待回去後調查清楚,一定給國公一個滿意的答覆。”一咬牙,只能正面表明態度。

所謂的答覆,若是真有此事,那肯定要嚴懲重罰雷大人的,至於鬱方問的,等查出真相,他一定將此事說清楚了。

聽了他的許諾,鬱方這才收回視線,“科舉在即,新官員很快就能與諸位共事,本官不想看到新上來的官員,入了官場頭一件事,就是學會勾心鬥角!”

所有官員首要任務,是為了百姓安居樂業,為了江山千秋萬代。

而不是隻盯著眼前的,一畝三分的權力。

鬱方該發脾氣也發,該收也就收了。若是糾著這等小事,沒完沒了的讓翰林掌院難看,本來佔理也讓人厭煩了。

好像,以後朝堂就是你夫妻倆的就行了。

在規矩之內,最大程度的去完成魏伊人想要完成的一切。

等著人走了後,鬱方拿著魏伊人寫的冊子看了又看,他嘖嘖兩聲,瞧瞧這字,瞧瞧這文筆用詞,誰人不得誇一句優秀?

鬱方讓大家都看看,其實並不是因為生氣,只是顯擺,這是我家夫人寫的。

讓大家不得不承認,魏伊人是有能力的。

在眾人跟前,又露了一次臉。

廣廷看著鬱方的動作,嘴角都快撇到下巴上了,至於嗎?又不是沒見過夫人寫的字,何至於當寶貝一樣?

“夫人忙嗎?”鬱方將冊子收起來,不忘問一句。

廣廷點了點頭,應該是忙的吧,昨個都那個時辰回府了,今日他過去的時候,瞧著魏伊人桌案上放了一堆冊子。

鬱方聽了忍不住嘆氣,將剛剛收起來的摺子又拿出來端詳。

人說見字如見其人,看魏伊人寫的字,自是秀外惠中的能幹人。鬱方一直想著,讓魏伊人給自己提字等著裱起來掛在書房內,可是魏伊人忙的厲害,鬱方又不捨得給他加差事。

“主子,主子。”看鬱方拿著冊子盯的入迷,廣廷忍不住開口喊了幾聲,“您今個還得接夫人呢。”

本來自個的差事一堆,在加上太后娘娘額外交代的這些,今個為了處理魏伊人的事也拖延了時間,現在還在這發呆,今晚上不用睡覺了。

鬱方緊緊的抿著唇,看著桌案上的冊子,在心裡抱怨,一天天的怎麼那麼多事,下頭的人就不能獨立點嗎?朝廷養著他們,怎麼就一點不自覺,大事小事都往上報等著旁人拿主意!

抱怨歸抱怨,事情該做還是要做的。

銀子難賺,官難當,那個難吃。

蘇大人從吏部出來,有幾個官員還安慰蘇大人,說是沒什麼大事,讓他放寬心。

沈大人也湊了過去,“就是,該處理誰就處理誰,又不是自家親戚不好開口。”

沈大人也不知道,姜大人打聽出來的事,別的官員知不知道,反正呢說出來也沒壞處。

可是蘇大人自個心裡有數,總覺得沈大人這是話裡有話。

這還沒說什麼呢,大理寺的官員大概是心虛,吆喝著大家快點走,他急著回去辦差,等旁人給讓出路來,小跑著上了馬,趕緊騎馬溜了。

本來以為是小事,沒想到捅了簍子了。

“蘇大人莫要往裡去,大理寺的那邊就是這般風風火火的。”沈大人笑著寬慰蘇大人一句,“該日,我做東請諸位大人吃酒。”

本來這事鬧的就聽尷尬的,沈大人一說完,人家旁人立馬接了句,說是知道哪裡的鋪子做的好吃,這就將話題揭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