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主場來了!
和離後與前夫活成對照組免費閱讀零點看書 沉歡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魏伊人說完,眾人鬨堂大笑,“哪有魏大人說的這般誇張?”
隨即有人應了一聲,怎還當著要去上戰場了?
有一人起頭,旁人自然也會跟上。
而後將魏伊人圍城一個圈,似乎以她為中心。
你在翰林院總要賣弄一下文采的,上次跟鬱潤爭辯,大家都選擇避開倆人,而今都知道鬱方在朝堂上可以說是大殺四方。
莫要說文人清高,進了名利場少不得起了名利的心思。
不需要多,只需要一個人釋放出對魏伊人的善意,自也有人跟風的。
而這個人,便是馬大人。
魏伊人故意主動過來搶著說話,馬大人這個人一定會玩笑幾句。
一切,皆如魏伊人所料想的那般。
跟翰林院的人說話,魏伊人多是沒有懼怕的,他們能感興趣的多是詩詞歌賦,這不巧了,有魏白那樣的爹,就沒魏伊人拿不下的文人。
更何況,魏伊人本身也有本事,不然不會被人戲稱一句魏易安。
看著魏伊人跟同僚們談笑風生,風光無兩,鬱潤在旁邊氣的咬牙。
你要是沒有得意過也就算了,明明早晨來了還高興的很,到了中午他成了陰溝裡的人了?這種落差讓鬱潤抓心撓肝的疼。
他甚至都懷疑,魏伊人就是故意看他得意,在他最高興的時候,而後毀了他。
毒婦,真真是毒婦!
大家聊著,在蘇大人來了後,這才散開,各回了各人的馬車。
從翰林院到禮部的時間,並不算太長,至少魏伊人感覺的,似是很快就到了禮部。
劉大人已經安排人接他們了,直接將一眾人領到正廳。
劉大人正站在正廳中央,先跟蘇大人打了招呼,而後在一種見禮的官員中,只衝著魏伊人抬了抬手,“有些日子沒見魏大人了。”
魏伊人笑著應了一聲,“這兩天正念叨,尋個日子,叨擾劉大人。”
因為這樣的場合,大家也沒多說,簡單的打了一句招呼,自就算完了。
因著自家尚書的態度,禮部的人對魏伊人幾乎都點頭示意了。
倒是真有一種,翰林禮部一家親的感覺。
今日過來,大家就是商量印冊的事,兩處都要選一選合適的人,一旦參與了這事,在科考之前就不能跟外界打交道了。
選的話,一來是要處事穩重,二來家裡面也要簡單。
你家中妻臨盆在即的,肯定不能去,萬一出個什麼事,說不定母子都不見不到一面。父母體弱的自也不能要,別剛進去,父母不在了,不能給父母送終,便是不孝。
其實這些人選還是好選的。
本來蘇大人是想著將鬱潤安排進來。
劉大人看見鬱潤的名字,微微的皺眉,“本官聽聞,鬱大人內宅已經有孕。”
所以,鬱潤未必就合適。
魏伊人眼睛微微的一睜,這事還是她跟周氏送訊息的時候提了一嘴,不想劉大人竟也知道了。
鬱潤本來想著,趕緊去那邊也挺好,至少能躲著不用去做那些摞成山的冊子了。
不想劉大人竟會點這麼一句。
應上蘇大人詢問的目光,鬱潤只能憋紅著臉,而後在眾人的注視下點頭。
蘇大人隨即點了旁人的名字。
鬱潤成親也有幾年了,一直沒有身孕,既然懷了,自要金貴些的。
鬱潤回去坐著的時候,不忘瞪魏伊人一眼。
其實他家都喜歡做這個差事,因為簡單。你都在裡面關著,大家都出不了門,自也不可能出披露。
除了有倆月不能歸家,別的都是頂好的。
主要是到時候結算功勞,人家又不少拿。
斷人前程,猶如要人性命!
只是,兩位主事都已經定下來了。
說完這些,還要確定一下到時候貢院當值的幾位官員,主考官自是兩位大人親自出馬,可貢院那麼大,旁處還有要供職的。
對於劉大人在禮部這邊挑的人,蘇大人倒沒什麼意見,只是到了蘇大人這邊,他本來心中有人選,現在稍有變故,就思量了一下,想著將鬱潤給加上。
因為最後一個說的鬱潤的名字,劉大人只是皺眉了一下,而後才疑惑的問了句,“剩下的裡頭,數鬱大人的官品最高?”
官品高,或許不代表這個人的能力一定強,可卻說明他是有經驗的。
蘇大人側頭看向了魏伊人,“自然不是,本官想著,今年不若多加一位官員。”
因著這兩年年頭不好,考生從下面上來很不容易,更要保證其公平公正。
魏伊人算是蘇大人已經定在心中的人,而鬱潤成了那個後加的了。
對此,劉大人沒有任何意義。
既翰林院多出一個人,那禮部自也要多出。
兩位大人,面上自是談的不錯。
剩下的,就是兩位大人在屋子裡在商量一下細節的事。
剛一進屋子,蘇大人便攏了袖子在一旁笑,“早就聽聞劉大人跟魏大人有些交情,沒想到竟會這麼照拂她。”
劉大人倒也不避諱,“恩人,大恩人。”
翰林院的水要比京兆府的深的多,不然劉大人也不會親自出面。
蘇大人笑著搖頭,“下頭來這麼一尊大神,本官也為難的很。”
“公事公辦即可。”劉大人說著,領著蘇大人坐下。
反正看著是私下商量事,其實就是倆人閒聊一會兒。
蘇大人嘖嘖兩聲,“公事公辦不了,你說我要是重用她,等她生孩子撂挑子不幹了,我不這不是白費心血了?”
你說晾著吧,好像自己是惡人一樣。
劉大人一聽這話笑了,“蘇大人的意思是,是本官讓蘇大人為難了?”還不等他說話,劉大人嘖嘖兩聲,“蘇大人莫要忘了,魏大人曾是我家幕僚,她有多少本事我心裡也是有數的。”
那絕對不是一盞省油的燈。
蘇大人故意這麼說,是想讓劉大人給傳給話罷了。
鬱方現在能騰出手來了,萬一哪日問起,蘇大人又當如何回答?
蘇大人被劉大人說透了,也不惱,“丁閣老定然還不會妥協,翰林院扛上如何?”
就像上次一樣,願意寫自己名字的官員,大多都是出自翰林院。
聽了這話,劉大人輕笑一聲,“本官記得,蘇大人是丁閣老提起來的吧?”
蘇大人由著丁閣老胡鬧一次,不過是害怕旁人說他,忘恩負義罷了。
看劉大人見招拆招,蘇大人隨即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