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差不多了,安姨便將祝知鳶帶到書房授課,她另去準備茶點。

“娘,您身子不好就歇著。”

尹犁見安姨忙前忙後。

“沒事兒沒事兒,我現在渾身力氣呢!”安姨健步如飛。

她哪還有病?

她現在能吃三大碗飯!

祝知鳶自是看出安姨並不是真的生病,她可不像是尹犁以為的那麼嬌弱。

拿起尹犁和鶴兒的作業掃了掃。

“今後你們一起上課。”

祝知鳶道。

“什麼?我不要!”

聞言二人同時道。

“哼!”

又同時別過頭。

“距離考試沒多少時間了,我們需要加快進度。”

尹犁:“這話倒是不錯。”

“再說,以你們的悟性,分開上課太浪費時間了。”

祝知鳶又道。

顧鶴:“這話聽著倒是不錯。”

二人相視一眼,不再說話。

見二人沒有異議,祝知鳶背起手開始講起課來。

尹犁有些期待。

他準備看看旁邊這小傢伙目瞪口呆的樣子。

自已昨日見祝知鳶講課著實詫異了一番。

就像所有書卷註釋延伸知識點全都刻在她腦子裡一樣。

精準到每一行每一句每個字。

他著實震驚了一番。

可一轉頭只見這小傢伙絲毫不驚訝,還淡定瞥了自已一眼。

一副我姐就是很厲害,你自已大驚小怪的樣子。

......

“今日上到這裡。”

“知鳶小姐,您說的事兒,一有訊息我便通知您。”

安姨靜靜候在門口。

“避免奔波,明兒裡,你們在棲梧軒上課吧,這是鑰匙,已經打點妥當了,每日裡有專人清掃,不會打擾到你們的。”

祝知鳶接過鑰匙。

祝家族學旁邊的棲梧軒?一座二層樓的小茶樓。

短短兩個時辰,就打點妥當了。

想到族學裡關於尹犁的傳聞。

看著面前的婦人和少年。

有意思。

祝知鳶珉嘴一笑。

梨渦淺笑,驚到了剛在沉思的尹犁,少年半天回不過神來。

族學外圍。

二人果然如尹犁所說找到了破損的矮牆。

有樹木的遮掩,不仔細看看不出來有一人透過的縫隙。

教室門口祝知淇正四處張望呢。

見祝知鳶顧鶴二人出現眼睛一亮迎上來。

“淇兒,沒事兒吧?”祝知鳶問道。

“沒問題,姐你放心吧。顧淮文連眼神都沒給咱們一個。虧我還死活拉著祝虹蓮坐我旁邊呢。”祝知淇大笑。

祝虹蓮跟她一樣愛睡覺,趴下誰能分得清楚誰是誰啊。

“走,咱回家吃飯去。鶴兒,你在哪遇見姐姐了?”祝知淇問道。

“鶴兒跟我一起出去,幫我跑跑腿。以後也跟我們一起回家吃飯。”祝知鳶回答。

顧鶴乖巧的點點頭。

以往他食慾欠佳,厭食,為了避免祝家人擔心,都是在學堂食堂裡吃飯的。

自從聽祝知鳶的取下香囊後,雖還是食量不大,但是比以往好多了。

\"哇,鶴兒,你也能出去啊?好羨慕啊。”

“你早該跟我們回家吃了,大伯母叫你多少回了,食堂裡哪有什麼好吃的。”祝知淇連連道。

“好,淇姐姐,以後我都回家吃飯。”

顧鶴拉住祝知鳶的手往前走。

祝知淇絲毫不奇怪顧鶴怎麼突然跟祝知鳶關係這麼好了。

她姐可是人見人愛,誰不喜歡?

也對,自已大了不方便,鶴兒這個小孩子在,就算姐姐姐夫約會被發現了,也有個打掩護的,她姐真周全!

想到他跟自已是有同一個秘密的人兒了,祝知淇對顧鶴更親熱了。

中午譚氏柳氏見三個孩子吃的噴噴香,還互相夾菜,氣氛一片其樂融融,心裡極其欣慰。

“遊兒過幾日也回來了,到時候更熱鬧了。”顧氏笑道。

祝知鳶好了的第二日,臨州有急事,祝遊就跟著祝青舟去跑生意了。

“太好了!不知道這次給我們帶什麼好玩的。”

祝知淇興奮起來。

“哪次少了你的~”

柳氏無奈點點祝知淇。

“是在我們休沐那日回來嗎?”祝知鳶也問道。

過幾日便是休沐了。

“休沐之前吧,休沐那日能趕上和你們一起去探望姑姑去。你們這些娃娃,齊齊整整的好好讓你姑姑看看,她最喜歡孩子了。”

顧氏回道。

“真的?”

三個娃娃眼睛齊齊亮晶晶的。

“真的真的,你們祖父已經同意了。”

顧氏和柳氏一陣好笑。

孩子們這麼高興,也不枉費她倆一番功夫。

“大伯母,那大哥這次回來了還要去學堂嗎?”祝知淇問道。

能跟著出去談生意,就是脫離族學這個苦海不遠了。

“不去了,你祖父特意批准的,撥了一個鋪子,約莫下個月就能開起來了。”

她這個兒子,隨了自已,見著書本就打瞌睡。

祝青巖打斷了腿也沒讓他堅持下來上族學。

只好放棄這條路乖乖經營鋪子了。

祝知淇一陣哀嚎,為什麼大家都自由了啊。

“什麼鋪子?賣什麼的?”

祝知鳶好奇。

“藥鋪。你祖父調了臨州有經驗的掌櫃來協助,做不做的好再說,讓你弟弟先歷練歷練。”

譚氏道。

“遊兒肯定能行,咱們家孩子個個機靈。雖然都不愛讀書,但是做生意可是一把好手。”柳氏讚道。

“我倒是不在意鋪子,橫豎咱們家不缺吃不缺喝的。只是感嘆孩子長大了。”

譚氏輕鬆道。

接手鋪子只是個開始。

等熟稔了就意味著祝遊要像他父親和兩個叔叔一樣常年在外。

當年祝家的生意是祝行一個人跑出來的。

祝家人口簡單,想要將生意延續下去,絲毫鬆懈不得。

是以,雖然現在祝青巖接手了生意。

兄弟三人各司其職。

但大多時間還是在外的。

特別是祝青嵐,遠赴邊關甚至海外。

一年到頭也回不了祝家一回。

夫妻倆到現在也還只有祝知淇一個。

他們每個人都為祝家付出了許多。

譚氏看了眼柳氏,心裡嘆了口氣,嚥下了接下來擔憂的話。

下一輩裡只有祝遊一個男孩子。

他自然要多承擔一些,早早的成長起來。

日後才能為祝知鳶和祝知淇遮風擋雨。

成為祝家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