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槍打出頭鳥
慶戍兇惡道:“蕭元乾,你能用輿論傷人,我就不能了嗎?”
大太監王喜在一旁,也是心驚肉跳,蕭元乾是真敢寫啊,他這妥妥就是往他們東吳王室的胸口捅刀子。
之前,蕭元乾寫的的還比較隱晦,這回的小報他幾乎是明寫吳虎威背後的人了。
甚至連吳虎威一年上供給十王子多少銀錢,土地都寫的一清二楚,有理有據。
要不是他們王宮足夠乾淨,王喜都覺得他們身邊混進細作了,不然蕭元乾怎麼會對每一筆錢都這麼清楚?
而這信鴿上解下來的話,更讓慶戍臉色難看。
“殿下,除此之外,大夏的小報現在也免費送了,咱們兩家的小報都免費送,原本來白拿咱們小報的百姓,又全部去看大夏的小報了……”
“什麼?他也白送?”慶戍怒道:“這個混蛋是拿錢打水漂嗎?怎麼不賠死他!”
王喜在一旁小心翼翼的打量著慶戍的臉色,忍不住道:“殿下,要不咱們再想想辦法……”
“還能想什麼辦法?咱們已經白送了,難道還要我倒搭錢給他們嗎!”慶戍怒道。
他可以白送,但要是倒搭那就可笑了,別人非但不會珍惜他們的小報,反而還會認為他們東吳是做賊心虛。
一旁的周洛陽看到大夏小報上,對自己的諷刺,也是鼻子都要氣歪了。
蕭元乾竟然夾帶私貨,在上面說明了他周洛陽是逃兵,是叛國賊,說周家之前就是叛國來到大夏的,現在又背叛大夏,站到東吳的陣營,如此人品,天人可誅!
周洛陽簡直要氣的嘔血三升,蕭元乾你沒完了是吧?
別人報仇是十年不晚,你蕭元乾報仇是從早到晚!
下面的大太監王喜忍不住道:“殿下,要不咱們想辦法讓慶王陛下把蕭元乾那邊的小報封了吧?”
慶戍冷靜之後,皺緊眉心搖頭道:“現在沒用了,且不說咱們東吳的手能不能伸那麼長,就算咱們真能封殺了蕭元乾的小報,他的重要資訊也早就賣出去了。”
他揉著發疼的太陽穴,眼前發黑,第一次如此絕望。
慶家掌管東吳數百載,難道真要毀在一個小兒手中?
之前就算遇到再大的危機,慶戍也總能找出一條生路,但眼下他卻感覺自己的路都被蕭元乾堵死了。
大太監見此,也是面上一陣蒼白。
毫無疑問,蕭元乾的報紙再度引起熱議,而且他這小報傳播的範圍也是越來越廣,很快在梁國和李國也傳開了。
現在所有百姓都知道,那個左將軍吳虎威背後可有‘大人物’給他撐腰。
不僅如此,小報上還揭露了這位‘大人物’的一系列操作。
東吳小報瞬間就成了所有人眼中的笑話,剛嶄露頭角一日,就銷聲匿跡。
百姓們都在笑東吳是不打自招。
一時之間,東吳王室也被萬人唾罵。
而一向很得梁皇心的五皇子,只不過是進宮為東吳說了幾句話,就被梁皇怒斥。
原本誰都知道東吳抱著梁國的大腿,但如今一看,眾人都猜測,梁皇是要棄了他們。
東吳王室這屹立數百年的大樓,竟然在短短七日內,徹底傾塌。
任誰都想不到,這背後主事的人竟然大夏那個紈絝的太子蕭元乾。
宋大智掰著手指頭,數著日子,也是徹底傻眼。
他兄弟說七日之內,必定讓東吳王室傾軋,算算時間今天還剛好是第七日!
宋大智跑去東宮,不可置信的看著蕭元乾道:“兄弟,你和我說實話,你是不是被人奪舍了?你這腦力簡直是妖怪一樣了!”
蕭元乾沒好氣的提扇,往宋大智的腦袋上一砸:“你才被奪舍了呢,有你這麼夸人的嗎?”
“但……”
宋大智指了指東吳的方向,又看了看蕭元乾,半天都沒說出話來。
因為他真是不知道該用什麼詞語去形容他兄弟的頭腦了。
他終於知道什麼叫智商若妖了!
就連自己的將軍老爹都未必能有蕭元乾能算吧。
蕭元乾就像是在暗處,不疾不徐的織著一張巨網,只等對方來跳。
而且這網多一筆少一筆,都不能成事。
宋大智就更加詫異了。
“兄弟,你是怎麼算的這麼絕呢?”
蕭元乾笑道:“說了你也聽不懂了,行了胖子,你是不是忘了點什麼?”
說罷,他笑眯眯的伸出手。
宋大智一張胖臉不甘不願的皺成一團,最後還對身後的小廝道:“給他吧給他吧,願賭服輸,蕭元乾我算是服你了!”
說著,他忍痛割愛自己的琺琅瓷瓶。
蕭元乾大笑著接過這瓷瓶,在自己手中擺弄,不錯,不愧是將軍之子的愛物,果然是好!
哈哈哈,現在歸我了!
他看著一旁滿面好奇的宋大智,笑著搖了搖頭。
不是自己不願意告訴宋大智這些,但很多時候對於宋大智這樣的人來說,知道的越少,就越安全。
蕭元乾清楚打倒東吳,並不是一切就結束了,只要梁皇還盯著他們大夏,大夏就沒有安生日子。
不過很快,他就眉目舒展,不再糾結,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自己還怕他不成?
他既已經穿越到大夏來,成為了大夏的皇太子,那就再沒有人能動得了大夏!
……
隨後幾日,三國國君親自下旨,命令三國法司去調查東吳王室。
整個天下的人都被此事驚動了,誰也沒有想到屹立數百年的慶家竟然說倒就倒。
不少人都暗道三國法司狠厲,但更多人還是覺得東吳罪有應得。
畢竟慶家父子投毒一事,已經踩了大多數人的雷。
今天他們能給大夏投毒,明天安知他們會不會給自己投毒?
天下有如此狠辣之人,誰還能睡得著覺?
很快,三國法司共同審理的結果是慶天鍪梟首示眾,慶家嫡系流放西南三千里。
而東吳國暫時由三國共同打理。
慶天鍪要被斬首的訊息,傳到大夏時,蕭元乾正準備去書院的事宜。
吳夫子自從掌管國庫後,蕭皇就請胡道雲下山。
只是胡道雲天生不愛拘束,不願入宮,便直接下山去了青山書院。
青山書院位於三國交接處,也是三國最大的書院,很多國家的勳貴子弟都在此處讀書。
而從前皇室子弟也有在此處讀書的先例,所以蕭元乾過去讀書,並沒有引起書院多大的轟動。
還有人曾說,走在這青山書院一板磚拍下去,十個人裡有八個是朝中大員之子,有兩個是皇族勳貴。
而且此處處於三國交界,裡面的各國勳貴也是魚龍混雜,所以想在這裡立住腳,也不是易事。
蕭元乾讓芸角給自己準備書箱。
這邊蕭皇卻走了過來,原本今天是慶王被斬首的好日子,可是蕭皇的臉上卻並沒有喜色,反而滿是憂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