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考官看向宋大智,趙宣德二人道:“兩位可都看清楚題目了?”

趙宣德搶先一步道:“已經看清,多謝考官。”

而宋大智已經迫不及待,埋頭開寫了,他生怕自己忘了答案。

蕭元乾見狀,也知道穩了,但他還是無語,宋大智你個肥宅好歹裝裝樣子,構思個半個時辰再寫啊。

一看見題目,你就下筆如有神了?

你是啥選手你心裡沒點數嗎?

慶王見此,也在心中暗暗諷笑,題目才剛下,宋大智就開始胡寫?

看來大夏真是江郎才盡啊,竟然讓這個廢材上。

他可是完全沒有構思,就開始寫。

這代表了什麼?

這就相當於在考試的時候,學霸都是把題從頭到尾看一遍,心中有數才開始答題。

但學渣是不用看,也不用構思的,反正構不構思都不會做。

拿起筆亂寫就是了。

還有些‘人才’甚至出現奮筆疾書一個小時,一張卷子寫的滿滿的,最後勇奪零分的情況。

所有題目,一道都沒蒙對。

而在其他人眼中,宋大智就是這種學渣。

下面圍觀的眾貴族見此,也是紛紛搖頭,看宋大智這德行大夏是輸定了。

可宋大智卻絲毫不在意眾人的目光,繼續落筆如飛。

肌肉記憶讓他根本停不下來,他也很怕停下來。

宋大智生怕一個停頓就把後面的內容忘了。

一盞茶的時間不到,宋大智就寫完了論策。

啊不,應該說他抄完了,他抄的是名丞相晏殊的論策。

晏殊是什麼人?

那可是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學家,三朝拜相,是大師中的大師,他所寫的文章和政治綱要,影響了幾十代人。

他的論策隨便寫寫,都甩趙宣德一百條街。

而為嚮往太平的詩,蕭元乾則選擇的是蘇軾大神的《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首詩雖然沒有直譯,但嚮往天下太平的意思已經非常明顯,而且不帶任何政治色彩,蕭元乾可以保證,就算梁皇想要找茬,都找不出一點毛病。

文試的時間一共兩個時辰,而宋大智不到半個時辰就已經全抄完了。

抄的工工整整,字跡秀氣極了。

答完之後,宋大智抓耳撓腮,接下來還有一個半時辰呢,該怎麼過啊?

要不我……現在就交卷?

不行不行,蕭元乾會打死他的。

要不然,我還是繼續抄書吧。

然後,肥宅宋大智就繼續抄書了,這一次,他像是繡花一樣,壓制自己的速度一個字一個字精心雕琢。

這樣等結束之前,他就能交上去一份寫的最漂亮的答卷了!

哎!

人生真是了無生趣,還是抄書有意思。

與此同時,趙宣德在裝了一個時辰的逼後,終於開始落筆答題。

他昂著頭彷彿胸有成竹,然後瀟灑至極的研磨,仔細挑去筆上的浮毛。

用極為優美的姿態,將毛筆沾飽了墨水,再擠去幾分。

隨後——

下筆如有神!

看起來很裝逼是吧?

我趙宣德是東吳國的殿試前三,我的人生註定就要光芒萬丈,你們覺得我在裝逼,但這只是我生活中最平常的片段而已。

不是我針對誰,在我的眼中,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就算他現在的成就還不如下面某些人,那也一定是因為自己太年輕。

日後自己一定能登朝拜相,超過所有人!

趙宣德越寫,越覺得自己的文章真是妙不可言啊!

好,實在是太好了!

這麼好的文字,這麼深刻的立意,自己是怎麼想出來的?

我簡直太優秀了,我都佩服自己啊!

寫著寫著,他都覺得自己飄了,沒辦法,自己真是太優秀了,他和宋大智的區別,那就是人和狗的區別啊!

不,宋大智還不如狗!

殿試的時候,我要是這種狀態,何止是探花啊,狀元都手到擒來!

看來殿試那次,是我發揮失常了啊!

趙宣德筆下生風,真是文思如泉湧,文采如尿崩!

根本停不下來!

一首精妙絕倫的論策躍然於紙上。

真是太好了,我自己看了都覺得震撼啊!

只可惜這樣精妙的文章,竟然是用來和宋大智那樣的廢材一較高下。

恥辱,這簡直就是我最大的恥辱!

這樣的好詩,一定能流傳千古,再不會有人能寫出這麼好的詩了!

寫完之後,趙宣德直接起身向上面幾位裁判,恭敬行禮,隨後轉身離去。

從始至終,他都沒有看宋大智一眼。

一個人走路時踩死只螞蟻,難道還會抬起腳,看螞蟻的屍體嗎?

而宋大智這邊依舊在一個字一個字的繡花。

他好像發現了新世界的大門,這樣一個字一個字雕琢真是好有意思啊!

有意思到我都忘了我在考試了!

臺上的太師玄清見宋大智還在一筆一劃的寫,速度慢到了極致。

這不是手殘,這是腦殘啊。

他不禁為大夏一嘆,他們怎麼就找了這麼個傻缺上場呢?

終於宋大智在仔仔細細抄了數十遍後,終於挑出最滿意的答卷,小心翼翼交上去。

他一抬頭才發現,趙宣德已經走了。

趙宣德走了,自己應該也能走了吧?

他向上面的太師和五皇子行了一禮後,跑下場來。

同時,太師玄清命考官把這兩人的答案抄錄下來,這麼做是怕最後判卷的人靠認字跡,幫考生作弊。

由同一個人撰抄兩人的答卷,再顛倒順序,最後就是親媽也認不出來了。

這考官先是抄寫趙宣德的論策和詩詞。

面不改色。

然後他再去抄宋大智的論策和詩詞。

面色微微一變,隨後繼續面無表情的抄寫。

下面眾人瞬間就捕捉到了這個細節,考官看到宋大智的文章時,臉上的表情竟然都變了。

眾人嗤笑一聲,這寫的得是多麼不堪入目啊,讓撰抄人的臉色都變了。

看來,東吳這一局是穩了!

他們就等著加時賽吧!

兩人的答卷很快就被撰抄完畢,在當眾密封,交到太師玄清和五皇子梁寅手中。

眾人翹首以盼,等待著這二人揭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