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
“很簡單。”雲南王直接道:“太師若是不同意,慶王您直接不小心損毀箱上的封條不就行了?”
“封條一旦損毀,太師就是不想換題,也不得不換了!”
“你……”
慶王詫異的看著雲南王,真是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啊。
他沒想到雲南王為了贏得這文試,竟會如此……無恥。
但這也確實是個好辦法。
自己是梁皇這邊的人,就算不小心破壞了試題盒子上的封條,最多也就是被訓斥幾句,不可能會怪罪的。
密封盒子的封條一旦被破壞,就算試題沒有洩露也不能用了,這是規矩。
畢竟誰能保證你沒開啟過啊?
慶王道:“林兄,你確定要如此?”
“為保萬無一失!”雲南王道。
“好,那我就豁出我這張老臉!”慶王攥了攥拳頭,大步走向太師的休息室。
他藉著敬酒的名義,打溼了試題盒子上的封條。
太師玄清看著被損毀的封條,眉頭一皺道:“慶王這是做什麼?”
“太師,實在抱歉,是本王一時失手……”慶王連忙道。
玄清皺緊眉頭道:“慶王這是信不過我等,怕我透題?”
“不,不敢!”慶王忙抱拳道:“實在是本王老眼昏花,一時失手,太師乃是天下最為公正之人,我怎會不信呢……”
玄清氣的發抖,冷道:“封條的事,你自己向梁皇陛下請罪吧!”
“是。”慶王連連告罪,這才終於鬆了口氣。
太師,我不是不相信你,我是不相信蕭元乾啊。
玄清雖然憤怒,但這封條損壞了,他也只能換上備用的新題目。
片刻之後,下屬拿上來一隻新的箱子,這箱子除了沒有雙龍奪珠的花紋外,其他的和原來的箱子一模一樣。
“這下慶王滿意了?”玄清譏諷道。
很快,文試拉開序幕,這也是嶽川三戰之中的最後一戰。
也是決勝局。
要是宋大智慧贏了這一局,那東吳就可以直接宣告失敗,不過這種可能性幾乎小到可以忽略。
為了不影響宋大智和趙宣德,能在場觀戰的人並不多,而且入場前他們就保證在考試這兩個時辰內,不發出任何聲音。
太師玄清命人把存封考題的箱子,放在眾人眼前。
“諸位可以檢查一下,這封條蠟印沒有任何問題吧?”
封條蠟印沒有任何問題,但是蕭元乾臉色驟變。
箱子換了!
這不是當初那隻雙龍搶珠的箱子,難道他們換了備選題?
想到這裡,蕭元乾下意識看向雲南王,雲南王這時的目光也正好射向蕭元乾,他拿起茶杯,向蕭元乾瑤瑤一敬,眼神中滿是挑釁。
蕭元乾眉頭一緊,立刻向上看去。
玄清向眾人展示了箱子沒有問題後,便撕下封條,隨後將這箱子交給下面的考官。
自始至終,玄清都沒有看到考題。
這也為了保證本場文試,絕對的公正性。
宋大智和趙宣德一起接過題目。
第一條論策的題目,是講忠心的。
第二題作詩的題目,就更可笑了,是以對天下太平的嚮往為題寫詩。
趙宣德看到這題目,當即就露出笑臉。
這兩道題他非常擅長啊,就算讓他先讓宋大智一個時辰,宋大智也不可能贏他。
哎,人生真是寂寞如雪啊!
自己隨便拔一根汗毛,都夠秒殺宋大智一千次了。
宋大智一向很信任蕭元乾。
昨天蕭元乾告訴他今天要考什麼題目,並給他一片論策和一首詩讓他背。
宋大智立即就信了。
然後他就抄了一個晚上,一字不差的背下來。
因為他就是太信任蕭元乾了,他兄弟說考什麼,就一定會考什麼。
所以宋大智覺得,今天的考題一定是昨天蕭元乾告訴自己的那兩道。
甚至在進場的時候,他都一直心中默背。
他一邊背,一邊對趙宣德咬牙切齒。
哼,讓你看不起你胖爺,你胖爺馬上就要一飛沖天,把你碾成渣!
但他看到題目的一刻,瞬間傻眼了。
不對啊!
老天爺,這不是昨天他兄弟告訴他的那兩道啊!
怎麼回事?
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他兄弟不可能押錯啊?
宋大智看著這題目,一身的肥膘都嚇涼了。
完了完了,不是這兩道題,那我還怎麼碾壓趙宣德啊?
我肯定要被他碾成渣渣了!
論真才實學,趙宣德拔根毛都能秒殺我啊!
宋大智像個沒頭蒼蠅一樣急了起來,完了完了,大夏的嶽川要被自己輸進去了,他爹知道了非要扒他的皮不可啊!
肥宅這一刻幾乎要嚇哭了。
緊接著,他突然發現這題有點熟悉啊。
他趕緊回憶,這兩道題他怎麼好像很有印象?
隨後肥宅想起來,這不是他兄弟蕭元乾之前給他押的一百道題裡的題目嗎?
換句話說,蕭元乾其實全都押中了,尤其是那首詩,那可是一首絕世好詩,他兄弟當初特意叮囑一個字都不能差!
“呼!”
宋大智長出口氣,有種劫後餘生之感。
他一屁股坐下,拿起筆就開始狂抄,生怕自己一轉眼給忘了。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啊。
宋大智覺得自己全身衣服都溼透了,剛才差一點點他就要嚇尿了。
好在肌肉記憶是很可怕的,宋大智剛才大腦還一片空白,現在筆揮的就像風火輪一樣。
蕭元乾你太可惡了,這麼重要的考試也來耍我,差點把我的小心臟嚇跳出來!
哈哈哈!
我胖爺爺要逆天了,趙宣德你給我等著,胖爺我要把你碾成渣!
宋大智邊寫邊狂笑起來,他幾乎壓抑不住自己興奮的心情。
肥宅的春天要來了!
蕭元乾為了押對題目,將梁皇平時寫的詩詞全都看了一遍。
從這些詩集詞集中,他看出梁皇是一個極度聰明,也極度好戰且刻薄寡恩之人。
不過歷史上的皇帝多數如此,越是刻薄好戰,越是想讓大家覺得他愛好和平,風輕雲淡。
就像梁皇,明明他發起的戰爭最多,可是他還不想讓人說他好戰,所以他就讓人以對天下太平的嚮往為題寫詩。
這就像是在對天下人說,你們看啊,朕其實也是嚮往太平的,朕就算發起戰爭,也必定有朕的深意。
還有忠心這個題目,其實就是敲打其他小國的國主,你們國力不如我,就要忠於朕,不然你們就是砧板上的魚肉,朕想怎麼砍就怎麼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