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無事獻殷勤
劉言正開口道:“太子爺,你的那出戏我聽了,老實講,確實很有水平裡面也是金句頻出。”
“比如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比如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雖然是在寫景,卻在借景抒情。”
“但我最喜歡的還是那句,生當為人傑,死亦為鬼雄,真是氣勢磅礴,讓人讀之震撼!”
“而且在選角上,太子殿下也是慧眼識珠,選的這個戲子和角色十分貼切,讓人覺得他就像是從戲本中跳出來的一樣!”
說著說著,劉言正竟然開始吹捧起蕭元乾來了。
但下一刻,他猛地甩袖道:“可是,就是這樣一出好戲,其中卻藏著對我大梁的謀逆之意啊!”
劉言正聲音突然拔高,讓眾人都不禁翹首看去。
蕭元乾心道這些誇讚之話,果然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果然,劉言正下一刻就道:“如今三國鼎立,四海昇平,眾人作詩也多以讚頌我們三國千秋萬代為題,可是太子殿下……”
他話鋒一轉道:“您卻寫出了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種詩。”
下面眾人聽後,都是滿面茫然,這首詩有什麼問題嗎?
他們當初聽到這首詩時,就被這詩句中大氣磅礴的氣勢打動,可這就是一首憂國憂民的詩,哪裡能和謀逆掛上關係?
劉言正冷笑道:“你這首詩是在譏諷統治者連年征戰,大興土木而無視百姓的疾苦,可是三國之中只有我們大梁的國君有築長城,開宮道,收復邊境的行為。”
“你看似是為百姓鳴冤,其實是藉機表示對我們大梁的不滿吧?還是你們大夏不滿於我大梁日漸強盛,早就有了反意呢?”
蕭元乾聽到這裡,簡直想要給劉言正鼓掌了。
真不愧是狀元出身,太會摳字眼了。
這明明就是一首再平常不過的詩,劉言正卻能分析出花來,說到最後蕭元乾都忍不住要信了。
可是如今這個時代文風開放,很少有人因為文字獄獲罪的,所以劉言正想拿這首詩給蕭元乾扣帽子可以,但是想要憑藉這一首詩給蕭元乾定罪是絕對不可能的。
因為這樣的詩,不光蕭元乾寫過,在場的人十有八
九都寫過。
要是這麼容易定罪,那監獄裡就要住滿文人了。
劉言正道:“太子殿下,你是覺得這首詩根本定不了你的罪是嗎?那你看這個人呢!”
說罷,他大手一擺,下面的護衛就立刻押上來一個身穿粗布麻衣,嚇的瑟瑟發抖的戲子。
這人被護衛猛地推倒在地,跪下不敢抬頭。
眾人向那人看去,隨後有些詫異,這不是蕭元乾戲中的主角嗎?
劉大人怎麼把他給找來了?
這和蕭元乾對大梁不滿有什麼關係嗎?
劉言正繼續道:“諸位對這個人應該不陌生吧,他就是太子殿下戲中的主角,名叫趙二。”
“但大家知道趙二還有第二重身份嗎?”
眾人好奇道:“劉大人,他不就是個戲子嗎,還能有什麼身份呢?”
“他可不是普通的戲子,他的父親是當年彈劾我大梁駙馬的趙謙呈!”劉言正道。
嘶!
聽到這裡,眾人都不禁倒吸口涼氣,這個小戲子的父親竟然是趙謙呈?
這樣看來蕭元乾乃至整個大夏,都對大梁很不滿啊!
“誰不知道駙馬是梁皇心尖上的人,而他也提出過樑皇要警惕大夏,蕭元乾你立刻就用這戲子羞辱駙馬,這不是打擊報復是什麼?”
劉言正也是繼續道:“是啊,太子殿下,之前那首詩你確實可以說是偶然,那這個戲子呢?這世上戲子千千萬,你為何非要找趙二來唱你這出戏?”
“你明知道我們大梁國君最愛重駙馬,你卻故意讓趙二唱這出戏,你這不是對大梁不滿是什麼?”
天下誰人不知,大梁的駙馬是國君妹妹的兒子,也是大梁國君最愛重之人,國君對他甚至比對皇子還好。
所以駙馬剛成年,國君就來了個親上加親,把自己最喜歡的嫡出公主賜給他。
大梁的朝廷甚至流傳著這句話,那就是寧可得罪皇子,也別得罪駙馬。
甚至駙馬提出打壓大夏,大梁國君也是想都不想就同意了。
而且這駙馬在大梁也頗有賢名,他性格溫和又才高八斗,深得民心,所以在劉言正得知了蕭元乾讓趙二唱戲,當即欣喜若狂。
這是個大好機會啊!
除去他還雲南王府這個人情,最重要的是他如今剛上任,急需用政績穩固自己,而蕭元乾是他最好的成績,也是他的墊腳石。
畢竟大梁國君想要打壓大夏也不是一日兩日了,所以劉言正的目標不光是蕭元乾,還要讓整個大夏傷筋動骨。
想到這裡,劉言正更是言之鑿鑿道:“太子殿下,我們大梁的駙馬爺只不過閒話幾句大夏,你就拿罪臣之子侮辱他,你這不就是有意對抗駙馬,有意對抗大梁嗎?”
“我身為大梁的御史,怎麼能容你?”
劉言正大手一揮道:“來人,立刻把蕭元乾捆了,誰也不許求情!”
他這話囂張嗎?確實很囂張,可是人家是三國之首大梁的人,就是能夠如此囂張。
現在下面眾人覺得蕭元乾完了,人證物證俱在,大梁國君是不會放過他的。
劉言正和林殊對了個眼神,林殊滿意的點點頭。
很快,下面就有兩個護衛要上來捆了蕭元乾。
就在此時,蘇誠拿劍上前,老將的威壓猛然爆發。
他雖然沒有說話,但是這動作就無聲的代表了他的意志。
劉言正冷道:“鎮南王,您這是想做什麼?”
“你們都說完了,也該容我大夏的太子辯一辯吧?”蘇誠冷言道:“你真當我們大夏無人了嗎?”
說到這裡,他那冰冷的眼神猶如刀刃一般射向劉言正。
瞬間,冷汗就打溼了劉言正的後背。